一代仁君艰难登上帝位 仅数月又因何暴病而亡

   2020-12-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朱高炽,太宗文皇帝(朱棣)嫡长子,徐皇后(开国将军徐达之女)所生,即明仁宗。朱高炽还有两个亲弟弟,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朱高炽心地善良,为人仁慈,体型肥胖,腿有残疾,走路不方便,喜欢读经史,深受大臣喜欢。朱高煦善于骑射,英勇善战,桀骜不羁

朱高炽,太宗文皇帝(朱棣)嫡长子,徐皇后(开国将军徐达之女)所生,即明仁宗。朱高炽还有两个亲弟弟,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朱高炽心地善良,为人仁慈,体型肥胖,腿有残疾,走路不方便,喜欢读经史,深受大臣喜欢。朱高煦善于骑射,英勇善战,桀骜不羁,诡计多端,很是看不起朱高炽。三个儿子当中,朱棣最喜欢的是朱高煦,每次北征都把他带在身边,有一次甚至对他说世子(朱高炽)体弱多病,让他努力。在立太子的事情上朱棣考虑了很久。朱棣问解缙的意见,解缙说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即明宣宗)是“好圣孙”,意思就是说朱瞻基会是一位圣君,朱高炽继承大统就可以传位给朱瞻基。后来朱棣又问黄淮,黄淮说应该立嫡长子,这是每朝遵循的传统(长嫡承统,万世正法)。朱棣这才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立太子一事在明朝关系到国本,因为一旦被立为太子,便被视为储君,如果没有什么变故,一定是下一任的继承者。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在这件事情上皇帝也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那时候不像清朝那样可以立贤不立长,也不能自己喜欢谁就立谁。因为朝中的大臣绝对不会同意,这件事情必须遵循祖制,遵循传统,也就是立嫡长子(与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为太子,皇帝总不可能把大臣们都给杀了吧?比如后来的万历因为立太子一事,与大臣们经历长达十五年的拉锯战,扯皮战,但最终万历还是妥协了。

朱高炽当上太子并不是一帆风顺,一是朱棣犹豫不决,二是朱高煦对太子之位觊觎很久,处处使坏,经常令亲信大臣向朱棣说朱高炽的坏话。即使太子之位已经确立了,朱高煦也没有放弃对朱高炽的诽谤,一直在找机会撺掇太子之位。有一次太子监国,朱棣听人说太子坏话(人言东宫多失),对太子产生怀疑,便派胡濙秘密观察太子是否有不当之举(试观何如,密奏来),但是胡濙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太子并没有什么不当的举措,于是如实禀报给了朱棣,朱棣便也再没有对他产生过怀疑。即使朱高煦这样诽谤他,他也没有和他去计较,甚至为他求情。朱高煦被封为汉王的时候把他封到了云南,朱高煦不肯去,反而对朱棣说他没犯什么错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朱棣很不高兴,后来太子为他求情朱棣才让他留了下来。

另一方面朱高炽也没有犯下重大的错误,使得朱高煦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早在靖难之役时,世子镇守北平,曾以几万人的军队抵挡住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后来当上太子后,朱棣几次北征,让朱高炽监理国家大事,各方面事务都处理得妥善的当、有条不紊,也能体察民情,深得人心。有一次太子经过邹县,看到有百姓拿着箩筐在捡草,便停下来问他们捡草做什么用,百姓说收成不好,草是捡来吃的(岁荒以为食)。太子很是震惊,又到百姓的家里去看,发现很是简陋不堪。于是召集乡亲问他们的难处,当面责骂了地方官,给了百姓钱和粮食,还免了当年的赋税。由此看来朱高炽确实是一位好皇帝,庙号不愧为仁宗,仁慈善良。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九月七日他正式登基,年号洪熙(第二年启用)。登基后他赦免了很多建文旧臣,废除了许多苛政,提倡节俭(禁止下西洋),停止大规模用兵,后来的宣宗一定程度上沿用了仁宗的政治政策,使得百姓享受太平,生产得到发展。

可是这位仁慈的皇帝,在位时间很短,洪熙元年(1425)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终年47岁,在位时间只有仅仅十个月(明朝还有一位在位时间比他更短的)。

因为仁宗是突然死亡,没人知道切确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两个比较靠谱的观点,一是纵欲过度,导致身体虚弱,在他死前几天,李时勉上奏批评他纵欲过度(其中一条是他在服朱棣之丧时与其妃子有性关系),皇帝一人坐享后宫佳丽无数,每晚临幸一个一年也许都不会有重复,可能这也和大部分皇帝比较短命有点关系。还有一个观点说他是突发心脏病而死,这点也比较靠谱,因为仁宗体型比较肥胖,说不定有三高,再加上平时不爱动,这是有可能的。也有人说是宣宗急于登基,仁宗是被他毒死的,我觉得这个最荒谬,因为朱瞻基早被立为太子,而且当年解缙对朱棣说好圣孙的时候,相信很多大臣都有同样的观点,在朝中有一个共识,就是仁宗后必然是朱瞻基继承大统,以宣宗的聪明没有必要因为着急即位去害死自己的父亲而搭上千古骂名的风险。

 
标签: 明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