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在刘备心中曾比赵云高 分道扬镳后他被淹没

   2020-12-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时期,刘备在世道大乱时,要和群雄一起逐鹿天下,难度是相当的大。因此,刘备非常重视人才,达到了饥渴的程度。刘备对人才的态度,让人叹服,但即使如此,也有人和他擦肩而过,比如今天要说的田豫。前期,跟随刘备开创事业的将领很少,我们从史书中能够找

三国时期,刘备在世道大乱时,要和群雄一起逐鹿天下,难度是相当的大。因此,刘备非常重视人才,达到了饥渴的程度。刘备对人才的态度,让人叹服,但即使如此,也有人和他擦肩而过,比如今天要说的田豫。

前期,跟随刘备开创事业的将领很少,我们从史书中能够找到的除了关张外,还有就是赵云,田豫聊聊几个。这里面,赵云当时还不能完全算是刘备的人,只是因战事需要,借用到刘备军中,为先主主骑。当然,刘备对赵云表现的相当的热情,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刘备知道赵云要离开公孙瓒,相当不舍,那是握着赵云的手,久久不想让他离去。

综合刘备一生的相人之术,赵云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可见,他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将领。然而,当时,在刘备的心目中,有一员将领的地位,确实是高过赵云的。他的名字叫做田豫,字国让。刘备之奔公孙瓚也,豫时年少,自讬於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田豫和赵云大概是在同时期离开刘备的。赵云是捉手而别,而田豫却是涕泣而别。临别时,刘备还说了很肉麻的话:恨不能和你共成大事啊!

这里,我们对比了刘备在赵云和田豫离开时的态度就发现,当时,在刘备的心目中,田豫的地位比赵云高。当然,赵云当时毕竟还是直接向公孙瓒汇报的,再舍不得也没用;而田豫,则是真真正正的刘备的下属。

这时,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赵云和田豫几乎在同时期离开了刘备?

是不是刘备在那时候,品德上出现了问题,才让田豫和赵云同时离开刘备?

事实是,当时,品德出现问题的是公孙瓒,而不是刘备,赵云是因为公孙瓒的变质,而离开了公孙瓒。同时期,离开公孙瓒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刘备。

那田豫为什么离开刘备呢?史料上是说,豫以母老求归,当然,这也可以成为理由,因为,田豫是幽州人,而刘备当时已经决定离开公孙瓒,“去楷归谦”。

陶谦在徐州,离幽州路程很远,自然不方便照顾家人。汉朝很看重孝,所以,田豫的母老求归,理由相当充分,刘备没有任何拒绝的方法。然而,深层次的原由,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田豫和刘备在理念上发生了冲突。刘备认为公孙瓒已经变质,担不起匡扶天下的重任。田豫却认为,你刘备反复,背叛了公孙瓒,所以,田豫的离开和赵云的离开,完全是两个概念。

田豫的离开,其实代表着他和刘备的分道扬镳,而赵云的离开,其实却是他和刘备的进一步心意相通。田豫回到公孙瓒身旁为他效力,但是公孙瓒并不重用他。公孙瓒这个人,在后期蜕化的比较厉害,最后,公孙瓒玩火自焚,田豫力劝鲜于辅效力曹操,加入曹魏阵营后,田豫破乌桓,败鲜卑,定代郡;然后在边塞击杀胡人,斩乌丸王骨进,杀高艾,威名远播。

可见,当年田豫要离开刘备时,刘备之所以涕泣而下,不是没有理由的。那就是这样一个被刘备和曹操赏识的人,为何在历史上,寂寂无名,如流星在三国的天空中一划而过,绚烂片刻就不复有光彩?

这里,我们还是要先分析一下,田豫离开刘备的真正原因。小编趋向于认为母老求归只是一个借口,主要原因是田豫当时认为刘备太反复,陶谦给了你一点小恩小惠,你刘备就背叛公孙瓒,投入陶谦的怀抱。

但他没有考虑明白的是,刘备为什么要离开公孙瓒,如果公孙瓒是一个明君,刘备无故离开,确实不对,但是,如果公孙瓒已渐渐忘记自己的使命,堕落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军阀,那刘备离开他,何错之有?

退一步,古人重视节操,田豫认为刘备离开公孙瓒,有失节操,那你田豫呢,在公孙瓒破灭后,马上急冲冲的去寻觅新主,这似乎更有违节操。其实你田豫大可以学学文聘,文聘一番自责,反让太祖为之怆然曰:“仲业,卿真忠臣也。”文聘走了自责的流程,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还是不错的;相反,田豫急于寻找新东家的做法,反而让自己掉价了。

我们再看看同时期的赵云,赵云说是辞瓒暂归,其实,史书也说了,刘备知其不反,知道他不会再回到公孙瓒阵营。事实也证明了,赵云从193-199年,一直处于隐居状态,没有任何的事迹见诸于史料。这说明了什么?赵云,才是真正有节操的人!

他投公孙瓒,铸成一错,然而,他看清楚公孙瓒的为人后,没有二话,毅然离开,同时,为免刘备背上挖墙角的恶名,也没有选择转入刘备阵营。宁可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公孙瓒败亡,刘备惶惶如丧家之犬,避难袁绍处时,赵云才赶来投奔。

刘备在逆境时,又认识了赵云这样的一个朋友。所以,当阳长坂坡,那个打小报告的人,才会被刘备一顿怒斥。另外一个让赵云名声大震的事情,就是身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

相比赵云的保护妇孺,脱于危难,同时期的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却得到了欺负孤儿寡母的响亮名声。有这么一组旗帜鲜明的对比,赵云想不出名,也就难喽!

这是从个人节操上的对比!赵云要胜过田豫。可塑性赵云要强过田豫很多!

另外一个,从各自所处的阵营情况来看。曹魏阵营,已经是人才济济了,他曹氏和夏侯氏已经占了许多位置,再加上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等等等等,你田豫算是一个后来者(比张合早一点),虽然功劳很大,也很快被淹没在璀璨的群星中。

整部三国志,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田豫既无法和诸曹夏侯抗衡,又比不过诸多良将,但又是曹魏忠臣,名气又比不上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等叛将。

因此,寂寂无名看来也是最终的归宿。“豫位止小州,招终於郡守,未尽其用也。”陈寿都为他们俩人鸣不平啊!

这有点像诸葛亮叹息: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感慨徐庶和石韬在魏国不受重用。

最后一点,田豫的对手。

有时候,你的对手很重要。太史慈因为孙策,一战成名,黄忠阵斩夏侯渊,进位后将军,赵云也是两次和曹操照面,名流青史,吕蒙陆逊借关羽刘备,水涨船高。

相反,我们看和田豫打交道的,都是些什么名字:鲜于辅,轲比能,素利,步度根,骨进,郁筑鞬,弥加,阙机,牵招,解俊。。。。。。

诸位看到这些名字,有什么感觉,读起来都很费力有木有!

当然,牵招也算和田豫齐名的边关大将,手上还有一支特种骑兵:乌丸突骑。史书称其,治边之称,次于田豫。田豫和牵招,有点类似蜀汉的赵云和陈到啊!可惜,陈到现在名气渐渐传开,牵招却和田豫一样,还是寂寂无名啊!常言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田豫常年跟这种“我夷狄不知礼义”的胡人打交道,自然而然也就进入了冷门行列。

俗语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田豫如果铁了一条心跟着刘皇叔打天下,以他的才能和资历,他在蜀汉武将排行榜应该在前五之列!可惜了在曹魏阵营中,才能被埋没了大半啊!

只是因为他的寿命特长,活了八十多岁,是个寿星,才在正史上留下一席之地,否则,他在史书中的地位,估计就如高览,一句话带过。(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标签: 三国 刘备 赵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