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吕布齐名的马超归蜀后为何变得默默无闻?

   2020-03-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曾与吕布齐名的马超归蜀后为何变得默默无闻他曾与吕布齐名,被称“汉末双绝”;他凭自己的勇猛,带兵反曹,曾直捣曹营,差点了了曹操之命。说起三国中的英雄人物,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马超最骄人的战绩是

曾与吕布齐名的马超归蜀后为何变得默默无闻

他曾与吕布齐名,被称“汉末双绝”;

他凭自己的勇猛,带兵反曹,曾直捣曹营,差点了了曹操之命。

说起三国中的英雄人物,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马超最骄人的战绩是在公元211年,起兵十万反对曹操,最后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狼狈逃跑。后来,马超被曹操以离间计打败后,辗转投奔刘备,但他的整个家族都被诛杀了。

马超算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其祖先为汉之名将马援。演义里讲马超生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坐下白马,手中长枪,狮盔兽带,金甲锦袍,其俊美仪表、英雄气概可称直追三国第一名将,人称“汉末双绝”的温侯吕布,归汉后在刘备帐下与关、张、赵、黄一起,位列于“五虎大将”之四,有着“锦马超”的美誉。

马超出世,在三国中可谓早矣,十七岁即随父马腾,参加了征讨李、郭乱党的战争,在阵前刺王方擒李蒙,一战而名扬天下,成为前三国中有名的少年英雄,从而奏响虎将扬威的序曲。

真正使马超猛将风威显露得淋漓尽至的则是其为父雪恨、挂孝出征的”渭桥六战“,其时,其父马腾为曹操赚入京城,不屈而死。马超为报杀父之仇,起西凉大军二十万杀奔中原,首战逐钟繇走马取长安,再战败曹洪徐晃直下潼关,直杀得曹军丧胆。特别是渭桥之战,可称惊天地而泣鬼神!西凉猛将扬威于阵前,尽败曹营名将:于禁上阵即败,张合不敌而走,李通做枪下亡魂,与虎痴许楮大战,单枪匹马追得曹操弃袍割须,可称“英风天下射,威猛谁与争”?

然而,如此英雄的马超,归蜀后其所作所为却只有极少的描写,与前三国中的马超相比,可称天壤之别,其事其人少得可怜!本来君臣相逢,应是龙虎风云,恰遇际会,是甚么原因使本该大展风威的马超变得如此寂寞无闻?我想,该是出于以下的原因——

马超归降,已是刘备图蜀即将完成,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就要形成之时。此刻,孔明、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荆州英杰与法正、颜严、李严、吴懿、雷同等川中豪士风云际会齐聚于一堂,刘备的复汉事业达到了其一生最辉煌的境界,其势恰似日之中天。

而此刻的马超、马岱兄弟则是迭逢潼关、冀城大败,西凉猛将落得飘零无所,只得暂时寄身于汉中张鲁帐下。刘备进军成都,马超兄弟奉命进川助刘璋以拒荆州之兵。锦马超勇虽勇矣,然而面对诸葛亮、法正之智,面对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之勇,欲败荆州之兵谈何容易?加之杨松杨柏兄弟掣肘于后,累加刁难,止落得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故,李恢的一席话就使马超归于刘备帐下,所谓:“今见主公,如拨云而见青天也”。

马超兄弟归降刘备后,为前锋兵临锦官城下,迫使刘璋开城而降。此后,在取汉中、定东川的过程中,刘备帐下众猛将意气风发,奇功迭立:猛张飞智取瓦口关,老黄忠威震定军山,赵子龙汉水寡胜众等等,而马超做为孔明的一支偏师奇兵在取战阳平一战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此,刘备位进汉中王之时,马超才得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一起,名列“五虎大将”。

然而,此后的马超在三国中出场则大大减少,几读“三国演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四:

其一,马超被封为“五虎大将”后不久,蜀国就面临了第一次巨变,即关、张陨命引起的刘备雪弟恨大举伐吴。然而,此刻蜀国的强敌是仍然是北面的曹魏,所以,诸葛亮特意派马超与大将魏延一起,共守战略要地汉中。由于故事到此,重笔落于伐吴,故使读者不易看到马超的做为。

其二,刘备死后,曹丕听从司马懿之计,五路伐蜀。此时,蜀国面临空前的危机。幸有孔明妙计,安居平五路,而退掉羌王柯比能十万西羌兵的,正是世居西凉素来被其敬为“飞将军”的马超。特别是在后来的平定南方的征战中,马超更是担负了守卫汉中、兼镇西羌的重任,只是这些都不在演义的中心线索里罢了。

其三,马超归蜀后,虽因其武勇、声望、家世等列为“五虎大将”,但其对刘备事业的贡献远不如关羽、张飞、赵云和黄忠。关羽、张飞为刘备数十年患难与共的桃园兄弟,其亲密程度无人可比;赵云于刘备穷困潦落之时忠心相随,且有两番护幼主的大功;黄忠自长沙归于刘备帐下之后,取东西两川屡立奇勋,而这一切都是马超所不具备的。因此,重任都有关羽、张飞、魏延担上,他用武之地不多。

其四,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马超在经历了潼关、冀城大败的教训之后,想必是深有心得,在刘备帐下深知自身地位、贡献与关、张、赵、黄无法相比,加之其为人恃武自傲而又忧谗畏讥,所以,当川中名士彭恙因对刘备不满,来说反马超之时,马超立即将其言论上报刘备以求解脱嫌疑,由此可见其小心而自保的心理。

等到初次北伐,马超这位三国名将已经是盍然而逝于沔阳,享年只有47岁。所以,马超的一生的命运,在我看来颇具悲剧色彩,因此,每当想起锦马超,内心常有惋惜不平之气…… 作者:卢虹

 
标签: 吕布 马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吕布是哪个朝代的人 吕布是什么朝代的人
    吕布是哪个朝代的人 吕布是什么朝代的人
    1、吕布是东汉末年的人,吕布,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2、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 三国演义中马超厉害还是吕布厉害 三国演义中马超和吕布介绍
    三国演义中马超厉害还是吕布厉害 三国演义中马
    1、从个人武力来看,吕布是要强过马超的。虎牢关前先是张飞独战吕布五十回合,后关羽恐飞有失拍马赶上,虽然此时的关羽尚未骑上赤兔,但是情同手足、配合默契的关张二人却久战吕布不下,最后在刘备的调配之下才堪堪战成平手,而且吕布的弓箭之术也是二人之上
  • 三国中的吕布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三国中的吕布历史上真的有吗
    三国中的吕布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三国中的吕布历
    1、历史上真实有吕布其人。 2、生年未知,卒于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
  • 三国中唯一能与吕布一战的人是谁 三国中谁是唯一能与吕布一战的人
    三国中唯一能与吕布一战的人是谁 三国中谁是唯
    1、三国唯一打败吕布的人是李进,是吕布的老乡。史书资治通鉴和三国志上都有记载这样一句话,秋九月,曹操退还鄄城,吕布进军乘氏县,被县人李进打败,吕布只好撤退到山阳。2、据说李进还不是正规的将领,只是乘氏县地方的一个武装首领,当时的李进还是单骑
  • 三国历史中吕布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怎样死的呢
    三国历史中吕布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怎
    1、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与袁术结盟,派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攻打沛城,击败刘备。曹操派夏侯惇援救刘备,也被高顺等人打败,九月,高顺等人攻破沛城,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败投曹操。2、曹操围攻三个月,决
  • 三国中是谁替董卓说服了吕布 三国中谁替董卓说服了吕布的呢
    三国中是谁替董卓说服了吕布 三国中谁替董卓说
    1、李肃在三国中替董卓说服了吕布,是董卓帐下武将,任虎贲中郎将,吕布的同乡,主动请命为董卓说服吕布来降,诸侯联军伐董卓之际,李肃协同华雄镇守汜水关,为华雄出谋划策,击败缺粮的孙坚军,后王允、吕布策划诛杀董卓,拉拢李肃同谋,李肃因久不升迁,心
  • 吕布头上戴的是什么冠?
    《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是吕布头上戴的是三叉束发紫金冠,其实就是传统戏曲中的翎子。翎子,也叫雉尾,尺寸很长,一般一米三四的样子。在传统戏剧表演中,两根大野鸡(白冠长尾雉)翎子,插在头上,作为头上的装饰品。凡是头上戴雉尾的小生,一般都是雄健,英武
    02-23
  • 吕布英雄气短走不出温柔乡 死得窝囊只为了貂蝉
    生与死是自然法则,人不能选择生,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选择死。生都一样,死可各异。死有多种,有平静的、痛苦的、悲壮的、英勇的死,还有无奈窝囊的死。近期看《三国》,看到吕布的死法,我觉得太窝囊——被“缢死,然后枭首”。按理在群雄争锋时,被杀死理
  • 三国五大猛将 吕布徒有虚名 赵云只能跑龙套
    三国猛将排名,如果按《三国演义》说,最权威的莫过于“毛批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有个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锈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按这个排名,三国猛
  • 吕布被追的如丧家之犬为何总能一次次翻盘?
    吕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军阀,以反复无常,有勇无谋著称。说起来,吕布算是军阀割据初期的佼佼者,起家早,势力大,但经历坎坷,多次丢了地盘,被追的如丧家之犬,但又一次次的翻盘,也算是打不死的小强。吕布名声不好,又没有头脑,为何却能一次次翻盘?第一
    12-28 吕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