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也曾经对苏轼挖坑 差点让苏大学士扑街

   2020-11-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自从范仲淹死后得到谥号“文正”,之后宋朝官员以谥号“文正”为人臣的最高荣誉。每次看到宋代官制总是一个头两个大。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判吏

自从范仲淹死后得到谥号“文正”,之后宋朝官员以谥号“文正”为人臣的最高荣誉。

每次看到宋代官制总是一个头两个大。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判吏部东铨是差遣,才是实际职责。

号称“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沈括曾经参与针对苏轼的挖坑行动(乌台诗案),差点让苏大学士扑街(沈括属于新党)。之后又因为在永乐城战役中惨败,负领导责任,被贬官,政治生涯完结。不过对于后人来说,这次贬官实在是贬的好,之后创作出了《梦溪笔谈》。

还是关于沈括的轶闻。沈括的第二任老婆张氏是个母老虎,经常一言不合就殴打沈括,甚至有时将胡子连肉一起扯下来,还驱逐了原配之子(这还是封建男权社会?)。更为奇葩的是,张氏死后,沈括居然郁郁寡欢,一度想跳江自杀。这种重度受虐患者估计是没得治了...

在宋代有着非常严重的地域歧视,北方人歧视南方人,尤其歧视福建人。寇准就极力反对南人做状元,也曾经打压晏殊,理由是““南方下国人,不宜冠多士”。到神宗朝,司马光直接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以此为据反对王安石当政。(今日地域黑的前辈)

宋仁宗去世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就连讣告送到辽国时,竟“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史载其“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

宋仁宗因为无子,将侄子赵宗实(后来的宋英宗)接到宫中抚养,曹皇后也将自己的外甥女高滔滔(后来的高皇后)接到宫中。两者年龄相仿,宫中上下都习惯将宗实称为官家儿,而把滔滔称为皇后女。之后,仁宗与曹皇后作主将高滔滔嫁给赵宗实为妻,宫中称此事为“天子娶儿媳,皇后嫁闺女”,一时传为佳话。

元朝西藏藏传僧人杨琏真迦盗掘南宋六陵,见宋理宗尸身保存完好,将尸体倒挂在树上三天,结果流出水银,又以理宗头盖骨奉给帝师八思巴为饮器,是为骷髅碗。明太祖得知此事,“叹息久之”,派人找回理宗的头颅,重新安置。(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

缠足兴起于北宋,最终成为迫害女性的封建象征之一。

宋哲宗之孟皇后一生极具传奇色彩,3次被立、2次被废、2次垂帘听政。其生涯的波动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有着亲密的联系,靖康之耻后,孟皇后竭力保障南宋的半壁江山安稳过度。

《宋史》奸臣称号获得者之一章惇曾经以“端王(宋徽宗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宋史》作者叹息的写到“使二人(章惇,赵良嗣)之计行,宋不立徽宗,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宋史.本纪二十二》)

 
标签: 苏轼 沈括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苏轼什么朝代 苏轼的简介
    苏轼什么朝代 苏轼的简介
    1、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人。2、苏轼的生卒年为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3、苏轼的词作属于豪放一派,对后
  • 苏轼是什么朝代的 苏轼的简介
    苏轼是什么朝代的 苏轼的简介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
  • 苏轼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苏轼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苏轼是北宋的诗人。 2、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3、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
  • 苏轼为什么不支持王安石变法?
    苏东坡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是政见不同。  苏轼与王安石的主要分歧是在财税政策改革上,王安石搞租税、差役、兵役等货币化改革,同时给农民提供小额贷款,而苏轼则主要保留出劳力代役等传统形式,认为政府不应当与小民争利。
    05-17
  • 白提苏提和白居易苏轼他们有什么关系?
    白提苏提是为了纪念这两位诗人来命名的。白堤原名白沙堤,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今日人们所知的白
    02-23
  • 古代公务员都是无房户 苏轼的宿舍曾是“楼歪歪
    自古以来,住房问题就是一个让百姓苦恼的社会热点。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古代的各级政府部门也想了不少法子。至于这些法子到底管不管用,那又另当别论。下面来聊聊古代公务员的住房问题。古代公务员都是无房户说起中国古代的住房制度,当属官员的住房问题。在人
    12-29 苏轼
  • 苏轼曾是“京漂租房族” 借友人房给儿子办喜事
    房地产开发商,是一个现代名称。但古人也有居住的问题,也需要“不动产”。汉唐首都长安和北宋都城开封,房地产业曾经很发达。宋人编著的《太平广记》里,记载有唐代人窦?(yi)成功开发“房地产”的事。窦?是陕西扶风县人,家世显赫,其伯父和舅父都是唐
    12-29 苏轼租房
  • 苏轼度过流放岁月 将人生比作手肘 学会能屈能伸
    身为一个“地师级”领导,情愿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跟那里的百姓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他,就是宋代著名大诗人、曾经做过密州知州的苏轼。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今诸城,宋时辖胶西、高密、安丘、诸城、莒县
    12-29 苏轼流放
  • “东坡居士”苏轼与苏东坡是不是一同个人?
    苏东坡与苏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我少年时代就因为无知而这样误判。而这几年“读”苏东坡,读着读着就觉得他们真不是一个人。那个宰相坯子,志大才疏的苏轼,他的生命的起点是眉州。而这个文坛巨匠,光彩照人的苏东坡,他的生命的起点却是在黄州。当然,苏轼
  • 其实才女苏小妹是苏轼的姐姐并没有嫁秦观
    历史上关于苏小妹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大多出自野史和小说,正规史书上记载并不多,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苏小妹并不存在。近读苏洵《自尤》诗,发现苏小妹不但真有其人,而且非常有才,只是命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没有嫁给秦观,而是嫁给了苏洵妻子的娘家侄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