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简介 徐悲鸿对于中国画坛影响有多深

   2020-07-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生平简介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学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兼职于孔德学院。

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

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着名人士。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着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

2003年,为了纪念和弘扬徐悲鸿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巨大贡献,设立了全国书画院系统最高美术奖项“徐悲鸿美术奖”。陈玉先、姚思敏、蔡超等十人为首届获奖的书画家。

名字由来

绘画艺术大师徐悲鸿,原名徐寿康,6岁时便跟着父亲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学绘画。17岁就先后在家乡三所学校担任图画教师。有一次,徐悲鸿到一个亲友家去吃喜酒,许多有钱的子弟都穿着绸缎,徐悲鸿却穿了一件布大褂,因而遭到别人的奚落。从此他愤世嫉俗,立志不穿绸衣。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他向别人借钱,可是谁也看不起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此后他一直以哀鸿自诩,并发奋绘画,终于成了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去世

1949年,徐静斐作为南京军管会的派出干部来到安徽。和黎洪模结婚后,她就一直在安徽工作。徐静斐没有料到父亲的病情又会加重。1953年9月19日晚,徐静斐生了第二个孩子。而这时候,徐悲鸿已是生命垂危,北京的电报和信件不断地飞到安徽,但徐静斐一点儿也不知道。她本来身体就不好,生过孩子后,身体更加虚弱,连饭也吃不进去。因此,她丈夫就和领导商量,对徐静斐封锁消息,生怕她知道这不幸的消息会发生什么意外。

出院后,组织上把她安排在另一个房间里,不许她出门,为她的孩子请了一个奶妈,也顺便照顾她。待到满月后她看到电报和信时,徐悲鸿已在9月26日不幸去世了,而且追悼会也已开过了。

代表作品

《奔马图》

《群马》

《珍妮小姐画像》

《九方皋》

《田横五百士》

《负伤之狮》

《愚公移山图》

 
标签: 徐悲鸿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多慈 让徐悲鸿不惜与老婆离婚的一个民国美女
    很快,接吻、绘画、打戒指的事情就传到了蒋碧薇的耳中,她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她当众羞辱孙多慈,并向她发出离开徐悲鸿的最后通牒——作为我国早期屈指可数的女油画家之一,孙多慈在艺术上的成就曾令世人瞩目,加上当年她与徐悲鸿的特殊关系,这位才女的
  • 国画大师徐悲鸿劈腿代价惨重:日夜作画还情债
    从国外参加画展归来后,徐悲鸿的名气又一次得到了提升,可以说,画展办得相当成功,蒋碧薇作为徐悲鸿的夫人,社交礼仪做得恰到好处,她和徐悲鸿在一起,人们都说是一对璧人。1934年8月,蒋碧薇和徐悲鸿回到了国内,蒋碧薇没想到的是,徐悲鸿仍旧对孙韵君
  • 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励志学画故事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
    10-24 徐悲鸿
  • 徐悲鸿几个老婆 揭秘徐悲鸿一生中的两个女人
    徐悲鸿几个老婆?国画大师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的一生中有两位妻子,那么她们和徐悲鸿之间又有多少的故事呢?第一位妻子蒋碧薇徐悲鸿的第一位妻子名叫蒋碧薇,江苏宜兴人,十二岁由父母做主与人订亲,十七岁那年到
    10-11 徐悲鸿
  • 徐悲鸿妻子蒋碧微生平简介 蒋碧微怎么死的?
    蒋碧微(1899-1978)女,江苏宜兴人,一作碧薇,原名堂珍,字书楣,早年随父蒋梅笙到上海,1917年冲破封建礼教,与徐悲鸿结合后赴日,又去法国,在法国结识张道藩。后与徐悲鸿离异,1946年回南,得张道藩助选为“国大代表”,并获蒋介石颁发
    10-10 徐悲鸿
  • 大慈大悲的爱情 徐悲鸿与多慈为何没在一起
    孙多慈是我国早期屈指可数的女油画家之一,孙多慈在艺术上的成就曾令世人瞩目,加上当年她与徐悲鸿的恋爱关系,这位才女的人生际遇,总使人们缅想而生轻叹。孙多慈油画孙多慈,本名孙韵君,出生于书香门第,祖居寿县城关东大街钟楼巷。其父孙传瑗原是五省联军
    10-07 徐悲鸿
  • 徐悲鸿与孙多慈师生恋 刚刚燃放就戛然而止
    具有艺术天赋的人很敏感,也容易寂寞孤独。徐悲鸿结婚多年,妻子蒋碧微则在他的疏忽中沉醉于交际,两人情感正处于疲倦期。而孙多慈远离家人,独自在学校,于是在传授和习艺,倾诉与聆听中很自然地熟识与接近了。孙多慈喜欢这样的日子,去老师的画室学画,或者
    10-03 徐悲鸿
  • 揭秘徐悲鸿与蒋碧薇的婚变 曾经佳话终成恨
    摘自《往日庭院南京老公馆》,贾梦玮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民国首都南京,除了国民党军政要员和外国驻华使节外,只有极少数人有自己的公馆,大画家徐悲鸿是其中之一。徐悲鸿在南京的时间不长,他在南京傅厚岗6号的公馆“无枫堂”称得上是他的伤心之地。因
    10-02 徐悲鸿
  • 徐悲鸿是怎么死的 现代画家徐悲鸿的隐死因揭秘
    徐悲鸿怎样死的:徐悲鸿,生卒于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人,是著名的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
  • 国画大师徐悲鸿为何英年早逝?为妻子还情债
    从国外参加画展归来后,徐悲鸿的名气又一次得到了提升,可以说,画展办得相当成功,蒋碧薇作为徐悲鸿的夫人,社交礼仪做得恰到好处,她和徐悲鸿在一起,人们都说是一对璧人。1934年8月,蒋碧薇和徐悲鸿回到了国内,蒋碧薇没想到的是,徐悲鸿仍旧对孙韵君
    07-14 徐悲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