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也用“香皂” 以澡豆当去污护肤用品?

   2020-05-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禹锡是连州历史文化的一张金字招牌,读多了刘禹锡的诗文,能读出好多种不同的味道。对政治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政治家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宫廷争斗的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对文辞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文学家刘禹锡的激扬文采;教育家推崇他奖掖后进;医家记得

刘禹锡是连州历史文化的一张金字招牌,读多了刘禹锡的诗文,能读出好多种不同的味道。对政治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政治家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宫廷争斗的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对文辞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文学家刘禹锡的激扬文采;教育家推崇他奖掖后进;医家记得他的《传信方》;好弈者记得他棋品上乘。诸如此类,说不完道不尽,仿佛刘禹锡是一位非同一般的多面人。

身在体制内要端稳饭碗,善舞文能弄墨之人,代上司起草文稿,应该是一段逃不过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事,自古已然。比如说刘禹锡为杜佑、韦夏卿、李实和武元衡代笔的文章就有50多篇,大多还是呈奏皇帝的表章。不要以为这些看似重要奏章很难写,其实有的篇目不过是几行字;也不要以为需要别人代笔的人都是不学无术之徒,杜佑、武元衡后来官居宰相,是史学家、诗人,韦夏卿、李实位居京兆尹,即京城的行政长官,均不是泛泛之辈。所以,刘禹锡的代笔,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刘禹锡的父亲刘绪,晚年的官职是浙西观察使属下盐铁副使,即管理地方盐务税赋的官员,所以称刘禹锡是“官二代”,也不算勉强,他的人生起点还是较高的。只是世事变幻,参与“永贞革新”之后,刘禹锡被曾经的上司武元衡压制了十年;那个京兆尹李实也算不上好官,曾因瞒报天灾,被韩愈弹劾。刘禹锡晚年把些代笔之作编入自己的文集,可见即使是为人作嫁衣,作者还是不以为羞,反以为荣,乐意让后人一觅其人生轨迹,说明他并不忌讳年轻时与这些前辈的友好关系。人生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怎么说士大夫们也都属于维护皇权体制的同一阵营,我们今天也不必非得用非此即彼的两分法,把一千二百年前官场关系泛政治化、简单化。

当然,读刘禹锡,有兴趣欣赏其文采之余,有时也能在字里行间读出增长知识的乐趣来。例如,他的代笔之作《为李中丞谢赐紫雪面脂等表》,文不长,才120多字,内言“中使某乙至,奉宣圣旨,赐臣紫雪、红雪、面脂、口脂各一盒,澡豆一袋”云云。此文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冬,刘禹锡初任监察御史为上司御史中丞李汶作,说的是皇上对大臣关怀备至,新年将至,除了恩赐上等的护肤用品外,还有洗涤用的“澡豆”。

澡豆是古人用多种药物香料磨制而成的去污润肤用品,说白了就像今天大众所用的“香皂”。《世说新语·纰漏》记载:“王敦初尚主,如厕。既还,婢擎金澡盘励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至水中而饮之,谓之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王敦是东晋权臣,出身门第不低,按理说这位“初尚主”的驸马爷不会这样没见识,把澡豆当干饭,但他是路人皆知司马昭的孙女婿,干过不少坏事,后人不齿他的德行,才编了这样的笑话开涮他。

我记得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40多年前,在中国版图的好多地方,“香皂”也还算是奢侈品,特别在农村,梳洗用的是茶麸,有时也用皂角粉。山区群众还用一种天然的多泡植物,学名叫无患子,类似荔枝、龙眼的肉质果皮,乡下有的地方叫退油仔,有的地方称油罗树。其实这些最最环保的天然产品,在现代工业里也扮演着角色——皂角粉用于电镀清洗,无患子油是万能清洁剂。吊诡的是,老祖宗几千年前就用的这么多好东西,现在很多人闻所未闻,见所不见,说起来好像很新鲜。

前不久去川陕甘边的四川省广元,在武则天故乡女皇庙前,见到了好几株硕大的皂角树。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写过皂角树,但现在浙江省绍兴百草园里野鸡导游指证的那株皂角,其实是一棵合欢。虽然同是豆科植物,叶子有点相似,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却是不同属不同种,皂角树身有硬刺,合欢树光滑无刺。而无患子呢,与荔枝、龙眼一样,都属无患子科,但它们却不是同一种植物。

 
标签: 护肤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代时候的妇女是如何保养自己的肌肤的?
    现在的女子保养皮肤大都是一些护肤品面膜之类的,效果也是不错的。那么在古代没有面膜没有护肤品,古代的美女又是如何保养自己的皮肤的呢?武则天独门养颜秘方益母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除了在政治上谋略过人,在个人容颜修饰上更是不惜余力。
    11-23 女士护肤
  • 明代士大夫流行风尚 张居正爱化妆早晚用护肤品
    先说说宋朝的王安石,这位史上一流的文学家、政治家,据说生活很邋遢,经常蓬头垢脸,脸都懒得洗,吃饭也很古怪,只知道埋头吃眼前的那碗菜,如果抽开那碗菜,基本上就只吃白饭了。当然,传闻居多,不可考据。跟王安石差不多历史地位的张居正则不然,对穿着很
  • 慈禧到底有何美容奇招 让肌肤始终少女般白嫩?
    提到慈禧太后,似乎大家没有多少好印象。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在她的手里走向最后的没落,两个少年天子,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形同虚设。嗜权如命的慈禧,何以能够在男人统治的世界里纵横捭阖,掌控大清王朝近半个世纪?慈禧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如今到颐和园参
  • 后宫女人们的生活照 用宫粉玫瑰露护肤美颜
    千百年来,宫廷妃嫔们的生活被一堵高高的宫墙所隔离着,深严而神秘。历朝历代的后宫女人们究竟是怎样生活的?撩开历史的面纱,拿清朝的后宫为例,来窥探一下她们的生活,看看究竟有着何等的神秘。久居如同一个大鸟笼般的深宫,后宫女子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寂寞
  • 明朝张居正每天都要美容装扮 尤其喜欢用护肤品
    古代士大夫仪表如何?大众一般从评书和通俗小说上获知相关信息,书上讲到男主人公时,颜值都比较高,出场便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一个个貌比潘安,才高八斗,是高颜值和高智商的结合。尤其是状元,没有一个不是美男子。但那都是戏曲小说,事实上是“理想
  • 明朝张居正每天都要美容装扮 喜欢用护肤品
    古代士大夫仪表如何?大众一般从评书和通俗小说上获知相关信息,书上讲到男主人公时,颜值都比较高,出场便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一个个貌比潘安,才高八斗,是高颜值和高智商的结合。尤其是状元,没有一个不是美男子。但那都是戏曲小说,事实上是“理想
  • 古代的美女是如何保养自己的皮肤的?
    现在的女子保养皮肤大都是一些护肤品面膜之类的,效果也是不错的。那么在古代没有面膜没有护肤品,古代的美女又是如何保养自己的皮肤的呢?盛唐时期,女子已经开始知道用花粉来保养肌肤了。武则天独门养颜秘方益母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除了在
  • 明代浇浆古墓530年前男尸不腐 皮肤仍有弹性
    经历了530年,泰兴一座浇浆墓中出土的明代中期的男尸,竟然连指甲都一片不少,干瘪的皮肤虽然已呈棕黑色,但仍略有弹性,唇边和下颌的胡须虽然变得灰黄卷曲,却没有脱落。几天前,当这具古尸从棺木中取出时,其完整程度令考古人员倍感惊叹。为什么这具明代
  • 古代人护肤 看看他们都用了什么
    刘禹锡诗云:“中使某乙至,奉宣圣旨,赐臣紫雪、红雪、面脂、口脂各一盒,澡豆一袋”云云。这首诗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冬,刘禹锡刚刚上任监察御史为上司御史中丞李汶作,说的是皇上对大臣关怀备至,新年将至,发了福利,其中福利有护肤品,其中就有
    08-12
  • 首辅张居正趣闻 美容护肤品生活必需品
    在说张居正如何爱美使用护肤品之前,来个鲜明的对比。先说说宋朝的王安石,这位史上一流的文学家、政治家。据说生活很邋遢,经常蓬头垢脸,脸都懒得洗,吃饭也很古怪,只知道埋头吃眼前的那碗菜。如果抽开那碗菜,基本上就只吃白饭了。当然,传闻居多,不可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