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猛将关羽之死 一段看似美好的千年义气

   2020-08-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元二二零年初,绝伦逸群的一代豪杰关羽被东吴擒获并杀死在了临沮,一同被杀的还有其子关平。当这颗曾傲视群雄的头颅落地时,一段千年义气的佳话就此开展。历史上记载关羽死后第二年大哥刘备伐吴,后兵败猇亭,郁郁而终。民间更有传说关云长千里魂奔。这位

“公元二二零年初,绝伦逸群的一代豪杰关羽被东吴擒获并杀死在了临沮,一同被杀的还有其子关平。当这颗曾傲视群雄的头颅落地时,一段千年义气的佳话就此开展。历史上记载关羽死后第二年大哥刘备伐吴,后兵败猇亭,郁郁而终。民间更有传说关云长千里魂奔。这位中国第一的武圣人顶着义气千秋的名气,却也许死于结义兄弟之手。”

(图)桃园结义

关羽,蜀汉资格最老的将领。年轻时杀了人流亡,最后到涿郡遇见后来追随一生的主公刘备与同僚张飞,《三国演义》描绘桃园三结义,关羽义气的神话也就在这片桃园中开始。历史上记载刘备与关羽张飞恩若兄弟,睡在一个床上,平时关羽张飞则侍立在刘备左右。不管是哪一种,人们都会把刘关张更多地看成是兄弟关系,而非君主关系,也许在身丧临沮以前关羽自己也这么认为,或是那时他还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刘封孟达的见死不救,而和大哥无关。不愿意相信这个自己过五关斩六将,挂印封金追寻的刘备,兵败长坂,率江夏水军去救的大哥会见死不救。而他也许忽略了刘备入川,留关羽镇守荆州开始,这段千年义气就已经陷入了一个亘古诅咒中。

其实刘备留关羽镇守荆州当年也是无奈之举,刚刚在赤壁战胜曹操的刘备虽然获得了喘息之机,但问题依旧严峻,曹操留下宗族大将曹仁镇守樊城,东边孙吴又步步进逼,使得入蜀成为一个必须而急切的战略方针。但川蜀天堑纵横,又经历刘焉、刘璋父子两代经营,所以要取蜀地,刘备需要倾力一击,多数的谋士武将要投入到入川的计划中去,部队也多数要带走。但荆州依旧又是刘备的根据地和退路,一定要留最信得过的大将与谋士,所以诸葛亮与关羽便留在了荆州,至于部队也多数应该是由关羽自己招募的。

当蜀地得手后,擅长内政的诸葛亮不可避免的被调入蜀中去整理杂乱的内政,而刘备集团经营多时的荆州就全归于了关羽掌握。直到这一刻刘备还是信得过关羽的,但大将在外,兵权在握给刘备的心里埋下了一颗不安的种子,在汉中的刘备战胜曹操成为汉中王后,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要问鼎皇帝的宝座,这也是为什么关羽死了荆州丢了之后刘备依旧很快称帝的原因,这次失败也许也在算计之中。在刘备当上汉中王时,关羽却接连在政治上犯错,演义中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五虎上将,但当使者见到关羽时,关羽却明白地表现出不满。虽然是演义之说,但至少可以看出此时的关羽表现出的对于刘备中央的态度,这些举动作为君主的刘备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忌惮。

《三国志》里记载了一则小故事,马超归降刘备以后,身在荆州的关羽写信给诸葛亮要入川比试,后来还是诸葛亮回复:“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意思是马超虽然英雄但只能和张飞比肩,最终还是比不过关老爷你的武艺绝伦。写下这些话,大概之前在荆州与关羽共事的诸葛亮知道怎么捋关羽的顺毛,但诸葛亮必然不会真喜欢关羽,关羽轻视文人是出了名的,诸葛亮会委曲求全一时但不会委屈一辈子,就像日后击倒李严一样,只是这时还不到击倒关羽的时候,也没有能力击倒关羽,因为主公刘备对关羽的想法还没有动摇。这个故事的结局,关羽拿着诸葛亮吹捧自己的信到处炫耀给宾客看,以此为荣。这件事情既然记在了史书里,那必然也记在了刘备心里,不管诸葛亮有没有就此煽风点火,至少没有一个领导喜欢自己的手下这么肆无忌惮的提高自己的声望而挑战中央的权威。

(图)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

同时关羽的性格也让刘备产生了危机,关羽是出了名的轻视士大夫,但这些士大夫们可能很多是刘备中央派遣的文官们,所以这些文官们也没有最后为关羽拼死而战,就像马良在关羽兵败后逃回了蜀汉,不论怎么说,看起来关羽在有意地排挤他们,把他们踢出荆州的决策圈。

而关羽在荆州明显是有一个自己的团队的,关平、赵累、周仓这些人都誓死追随关羽,在最后走麦城时也无一例外的为关羽而死,可以说在他们心里,关羽比刘备更有分量。而这些人又是荆州军的领袖,所以大部分的荆州军牢牢被关羽掌握,而且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唯独糜芳与关羽不对付,而后来的出击樊城也没有带上糜芳的部队,很可能是关羽认为糜芳用起来不顺手。但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子,关羽这么对待糜芳必然会让刘备的心病更加重一层。这样一个大将在外,让刘备有了藩镇割据的不安,即使关羽是忠于自己的,以关羽的资历和骄矜,就像老祖宗刘邦信不过异姓诸侯王那样,刘备没法保证自己儿子镇得住关羽。但关羽资历太老,忠义的名声又传于天下,刘备即使是再不舒服也不能主动去动关羽,只能等着关羽自己犯错。

在拿下汉中之后,事业迎来顶峰期的刘备收到了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解决关羽问题的最后机会。最精锐的荆州军在没有任何中央指示的情况下,被关羽私自率领北上攻魏。对于这件事情,我想关羽也许只是觉得自己蜀汉第一的位子有被后人超过的可能,毕竟马超、张飞、黄忠在汉中争夺中功勋卓著。另外可能关羽想借曹魏新败乘机建功,毕竟当时的荆州军操练已久又没有什么损伤,获胜的可能是很大的,曹操当时都在考虑迁都避祸,所以关羽也应该自以为会摧枯拉朽。

其实关羽的充其量最多不过是想要做一个蜀汉旗帜下的第二王国,但还是忠于蜀汉的。可刘备此时内心应该是十分复杂的。

一方面此时出击对于战略战术上无法批评关羽,因为曹魏多数的精兵在汉中之战中损失殆尽,即使是留存的也急需修养,如果遇到攻击,樊城的曹仁也许会被曹魏放弃,因为也没有能力救。

但另一方面,这支强大的荆州军竟然可以被关羽说带走就带走,刘备一定感到深深的无力感,蜀汉中央没有办法节制这支军队,再锋利的刀如果用得不顺手,也只好毁掉。

(图)关羽败走麦城

此时的刘备多半只能与诸葛亮参谋,因为称为蜀汉之翼的法正也步入了生命的最后。那么结合诸葛亮对关羽的种种忍耐,在不危害蜀汉政权的基础上,政治嗅觉灵敏的诸葛亮很有可能建议刘备做两手准备,如果关羽真的打下了樊城北上,中央可以就地接手荆州,接着让关羽明升暗降,夺去兵权或是至少削弱兵权。如果关羽失败,也至少不会危害到荆州,但会大大削弱关羽荆州集团,也可以对骄傲的关羽做出有理有据的惩罚以免尾大不掉,而且当时作战关羽是有可能阵亡的,就像后来中了毒箭,如果这样正好就借敌人之手除掉心病,而后还可以以复仇之名名正言顺的攻击敌对。不管怎么样关羽都成为了一枚弃子,注定被扔出去用尽最后一点力量。而这时,不起眼的糜芳才是刘备诸葛亮计划中的关键,关羽没有带上糜芳北上,刘备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大舅子会忠实的替自己接手荆州。

不论那一种结果,刘备都应该坐视关羽的成败,因为相信强悍的荆州军不论胜败都会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决定下一步的路。并且中央军如果为荆州军打了后援,那会不会更加的造成政治舆论上对于中央的不利,显出中央实力不如地方。而且事实上,经历汉中大战的蜀汉中央军也确实需要修养和加固已经到手的地盘。

于是在荆州军出兵几月,关羽水淹七军后,突然遭到曹魏的绝地反击,徐晃与曹仁合击使顺利的战事遭遇挫折,而后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军后方,一代名将与他精锐的荆州军以极快的速度土崩瓦解。只是这速度快到蜀汉的中央政府来不及做出反应。对于荆州,刘备、诸葛亮也不会料到这个大舅子竟然把荆州接手给了东吴。而最近的中央军,在上庸的刘封、孟达得知了蜀汉中央上层战前对关羽的态度必然要对关羽见死不救。

于是一代名将最后死在了自己人的阴谋之下。

 
标签: 三国 关羽 猛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