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简介 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将领韩浩生平

   2020-08-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将领。字元嗣,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人。汉末大乱,浩聚徒众护县。太守王匡辟浩为从事,领兵拒董卓于盟津。卓执其舅招浩,不从,因而知名。袁术任浩为骑都尉。后夏侯惇奇其才,使浩领兵从征伐。时荒乱乏粮,浩议急农救荒,曹操遂兴屯田

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将领。字元嗣,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人。汉末大乱,浩聚徒众护县。太守王匡辟浩为从事,领兵拒董卓于盟津。卓执其舅招浩,不从,因而知名。袁术任浩为骑都尉。后夏侯惇奇其才,使浩领兵从征伐。时荒乱乏粮,浩议急农救荒,曹操遂兴屯田,迁浩护军。从破柳城,改任中护军,置长史、司马,拜为万岁亭侯。从破张鲁,议者欲留浩镇汉中,都督诸军。曹操不舍浩,与俱还,后卒。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因韩浩的乡县周围多山,所以贼寇特别多,韩浩便聚起群众保卫乡县。后河内太守王匡辟他为从事,关东群雄发兵讨伐董卓,其与王匡领兵到盟津抵御董卓。当时他的舅父杜阳为河阴令,董卓要胁韩浩投靠,韩浩不从。之后,袁术知为人壮烈,任作骑都尉。曹操将领夏侯惇闻得其名,与他相见,大感惊奇,便让韩浩作为自己的部将领兵跟随征战。

194年,吕布偷袭兖州,夏侯惇与吕布交战。吕布派人到夏侯惇营中诈降,趁机劫持了夏侯惇。主帅被劫,军中大乱。韩浩率兵到营中,先平定混乱,再到夏侯惇帐篷立,大骂诈降军:“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再流着泪对夏侯惇说:“当奈国法何!”,遂领兵杀入,诈降军叩头谢罪,韩浩不受,反而大骂诈降军,然后斩杀了他们。事后曹操称他处理得当,规定以后凡是发生劫持事件都不用顾及人质,全力攻击劫持者,而后劫持事件没有再发生了。

韩浩是屯田制的发起人之一,为曹操势力积蓄力量做出的极大的贡献。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被迫而来的。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曹操因韩浩的功劳,升迁他为护军

官渡之战后,袁绍势力被曹操一步步消灭。当时曹操追杀袁尚、袁熙至柳城,史涣认为深入远道非万全之计,想与韩浩一同谏阻,韩浩反过来劝他说:“今兵势强盛,威加四海,战胜攻取,无不如志,不以此时遂除天下之患,将为后忧。且公神武,举无遗策,吾与君为中军主,不宜沮众。”最后果然攻破柳城,韩浩改升为中护军,置长史、司马,与中领军史涣共同负责掌管禁军。

215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张鲁投降。众人认为韩浩的智略足以防守边疆,可以留镇汉中,统率诸军。曹操不舍得,说:“吾安可以无护军?”于是带他回到都城。韩浩死后,曹操甚觉可惜。韩浩无子,以养子韩荣继嗣。

韩浩之忠勇而为人所知,而且能冷静分析事件。如夏侯惇劫持事件、柳城征伐对史涣的解释都显示其冷静分析的头脑。故曹操对其重用有加。

 
标签: 汉朝 东汉 曹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