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怎么死的?天下第一美男子的悲催结局

   2020-04-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河南郑州中牟人,(公元247年~公元300年),自从诗句“惟愿生得潘安貌,胜过子建八斗才”一出,遂被称作“潘安”。审视美男子的标准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转换更新的。现如今,判断美男子的标准,有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河南郑州中牟人,(公元247年~公元300年),自从诗句“惟愿生得潘安貌,胜过子建八斗才”一出,遂被称作“潘安”。

审视美男子的标准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转换更新的。现如今,判断美男子的标准,有的认为应该是:满脸扎人胡须,声如洪钟,浑身充满阳刚之气的猛男。也有的认为应该是:细皮嫩肉,声音温柔,五官标致的英俊小生。反正政出多门,标准一时也无法统一,那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但,有一个人,经过千百年岁月洗礼,始终被誉为古今美男子的标准;他就是西晋时期的潘安-千古美男子的代言人。成语“貌似潘安”就是从古至今用来夸赞一个男子貌美的。

潘安的貌美,在西晋是出了名的。史书上形容就三个字:“美姿仪”。《晋书.列传.潘岳》记载:“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用现代的话说,潘安不但貌美,且气质甚佳。他的文章诗赋词藻华丽,尤其善写哀悼之文。年轻时出去游玩,途遇女子,总有大批的女子追着他,并牵手环绕着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果。那种架势绝不亚于现代的“粉丝”追星族追逐明星的阵势。要知道,这可是在封建礼教严格的古代;如此疯狂的“粉丝”追星行为在中国古代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潘安每次游后回家时,总是满载鲜花水果而归。这就有了成语“掷果盈车”。(注:潘岳即潘安。潘岳,字安仁,后因投靠贾氏集团,死后,被去掉仁字,故称潘安。)

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比潘安家门第高。因为潘安是美男子加才子,她倒是愿意嫁给他。婚后夫妻感情很好,潘安对妻子很痴情。可是好景不长,妻子早逝,此后潘安始终没有再娶。在妻子去世一年后,他写了三首怀念亡妻,情深意切的《悼亡诗》。众所周知,在潘安之前,中国历朝几乎没有怀念妻子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加之其文章极好,故称其为:“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这使得潘安的文章更易于流传。也可以说,潘安是一个忧郁型的花样美男作家兼感情专一的好丈夫。

但是,潘安的人生道路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而是充满悲剧色彩。他早年不受重用,后来随石崇投靠了以贾南风(贾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时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而立自己的儿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阴谋集团就安排身为黄门侍郎的潘安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早己醉得神智不清的太子,照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抄写的文章后,再勾勒几笔,一篇祭神的文章就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从而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生母被处死。《晋书》中形容潘安:“性轻躁,趋世利”。在这场阴谋中,潘安虽不是策划者,但在其中显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废太子的奸计虽然得逞,但潘安最终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遂抓捕潘安,并灭了他的三族。一个好端端,文才俱佳的美男子,由于“性轻躁,趋世利”而卷入一场夺权阴谋中;不但自己丢了性命,还连累三族被诛。岂不痛哉!怜哉!惜哉!

纵观潘安的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与政治上的趋利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生命个体。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把他简单化了。《晋书》记载:“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正是由于潘安的“美姿仪”、“才名冠世”,才使得他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子当中,能够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仍然作为美男子的符号为大众所熟知。也正是由于潘安的“名才冠世,为众所疾”,使得他仕途不顺,再加上他性格中的“趋世利”,而投靠了贾氏阴谋集团,走上了一条不得善终的不归路。

无论如何,“貌似潘安”仍是我们形容美男子的首选之词。潘安之所以千百年后能流传下来,我们抛除政治因素外,是他英俊的外貌加上横溢的才华所至,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花样美男想不做昙花一现,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标签: 晋朝 潘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怎么对曹操后人 晋朝司马家族如何
    1、享国45年的曹魏政权,虽然被司马家所取代。但是,曹家的剩余后代,却并没有遭到司马家的大肆屠戮,反倒是得到了优待。2、曹奂退位之后,被封为陈留王。司马家对待曹奂,保留了对待外国君主的礼节,允许曹奂使用天子的礼仪,上书不称臣,受诏不下拜。3
  • 葛洪简介 东晋时期者著名炼丹家关内侯葛洪生平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
    12-31 晋朝东晋
  •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事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
  • 西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
    12-29 晋朝西晋
  • 冯跋简介 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冯跋生平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安东徙龙城(今辽宁朝阳),居于长谷。慕容宝时,署中卫将军,慕容熙继位后,提升冯跋为殿中左监,后又升为卫中郎将。
    12-28 晋朝冯跋
  • 晋朝文字介绍 两晋时期文字书法的流行与发展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这是因为:魏晋的儒家精神衰微、才能重于德行,士大夫虚无荒诞
    12-28 晋朝
  • 阮籍嵇康 晋朝的韩寒与郭敬明阮籍猖狂嵇康打铁
    “美少男”作家郭敬明的最新小说《小期间》一出街就成贩卖榜第一,去豆瓣网,任意一搜,只有大把对该书的恶毒诅咒,以及对郭敬明同窗的人身攻击。郭敬明本人,踩着足以踏平一座都会的尖叫和诅咒腾云驾雾,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这个中的悬疑是,同样是偶像
    12-27 晋朝嵇康
  •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 解析西晋荀灌一个女孩子是如何突围救父的
    荀灌是西晋时期大将荀崧的女儿,虽然是女儿身,但是荀灌却从小就有着男孩子的性格,小时候又总是跟随父亲四处奔波,而且对武艺十分地感兴趣,所以尽管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但是却能够做出带领士兵突围救父的事情来,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
    12-27 晋朝西晋
  • 鄢陵之战简介 晋国巩固了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晋国乘楚背弃秦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