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也有“金字塔” 里面竟藏着无数死尸

   2020-09-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读古书,常常能够遇到这么一个词——“坑杀”,比如“坑杀降卒三万”、“尽坑之”等等。“坑杀”到底是怎样一个杀法?很多人将其理解为“挖坑将人活埋”,但再细想,似乎又有点不对。战国长平之战,赵国40万人向秦国投降,最后除了240个没有成年的赵国兵

读古书,常常能够遇到这么一个词——“坑杀”,比如“坑杀降卒三万”、“尽坑之”等等。“坑杀”到底是怎样一个杀法?很多人将其理解为“挖坑将人活埋”,但再细想,似乎又有点不对。

战国长平之战,赵国40万人向秦国投降,最后除了240个没有成年的赵国兵(叫他们回赵国报信,传播恐怖),其余全部被白起“坑杀”。有人要问了,这得挖多大的坑,才能埋下这么多人?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累累尸骨。

“坑杀”在《史记》、《汉书》等正史中屡见不鲜,这到底是怎样的杀人方法,实在有搞清楚的必要。

有专家考证,坑杀,其实并不是挖坑活埋人,而是将敌军杀死后,将尸体在大路旁边堆积起来,用覆土夯实,形成金字塔一般的大土堆。

这种“金字塔”,一般称为“京观”、“京丘”或者“武军”。其目的是为了震慑敌人,向世人炫耀自己的赫赫战功。

可以想象,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万人,堆出了一个个的“金字塔”,那场景实在是恐怖极了。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尸体“堆积如山”的说法?如果不搞这种“京观”,战场上必定是尸体枕藉,堆得乱七八糟,不会形成“山”的效果。笔者怀疑,形容尸体堆积如山,正是古代“京观”的反映。

史料中的最早“京观”记载,出自《左传》。公元前597年,楚军在邲(今河南武陟东南)战胜了晋军,杀死了大量的敌人。战后,大臣潘党建议楚庄王,可以修筑京观,来威慑敌人,同时向子孙后代展示祖先武功。

楚庄王却不同意,他说:这不是你能够懂得的。“武”这个字是由“止”、“戈”二字组成的,真正的“武功”是禁除残暴、消灭战争、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而不是堆积敌人的尸体,炫耀自己的武力。晋军士兵是为了忠诚执行他们国君的命令战死的,我又怎么来建造“京观”呢?

楚庄王命人妥善埋葬了晋军士兵的尸体,使死者不暴尸野外,然后祭拜祖先,班师回国了。

这个故事,后来还被冯梦龙写进了《东周列国志》,广为人知。

楚庄王不同意建造“京观”这个事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不过,从历史上看,这种例子太少了。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坑杀”敌人,建造京观,炫耀武力的做法非常流行,相关记载史不绝书,

前面提到的长平之战,白起坑杀降卒20万人。到了秦朝,秦始皇灭掉赵国后,曾坑杀曾经侮辱过自己的邯郸人。有学者考证,秦始皇焚书坑儒,处死儒生,用的也是这种堆积尸体的方法。

另一位牛人项羽,在率军推翻秦朝时,一次性“坑杀”秦军战俘20多万人。

三国时代的官渡之战,曹操一下子“坑杀”投降的袁绍军队八万多人。魏景初二年,司马懿征讨辽东公孙渊,一次性“坑杀”对方的军民七千多人。《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记载:景元三年冬十月,邓艾破蜀,在绵竹用蜀军的尸体筑造“京观”。

南北朝时期,大小政权征伐不断,“京观”的记载更多,而且还玩出了新的“花样”。公元418年,生性残暴的夏王赫连勃勃,率军攻克被东晋北伐军占领的长安。赫连勃勃将斩首的东晋士兵人头堆成“京观”(注意,是人头,而不是尸体),并称之为“骷髅台”。

赫连勃勃

南京本地也出现过“京观”。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三年,竟陵王刘诞在广陵造反,孝武帝派兵镇压,然后屠城。孝武帝本来准备将俘虏中的男人全部杀光,经名将沈庆之请求,五尺以下的男子获免,但最终还是杀了三千多人。残忍的孝武帝,将杀掉的三千人的首级,堆积在石头城的南岸,做了一个类似于“骷髅台”的“京观”。

残暴的刘宋孝武帝。

隋唐直至宋代,“京观”依然能时常见到。唐太宗征高句丽时,“坑杀”靺鞨三千三百人;

784年,唐朝将领李皋率部镇守蕲春,打败军阀李希烈进攻,“斩首万级,封尸为京观”。

936年,契丹帮助石敬瑭消灭后晋政权,将后晋皇室成员以及后晋将士尸体都埋在汾河岸边,筑造成京观;

986年,辽军在莫州打败宋军,辽军将领耶律休哥(这个人在《杨家将》里出现过)将杀死的宋军尸体筑为“京观”;

北宋名将狄青打败少数民族政权侬智高后,在邕州(南宁)用敌人的尸体五千多具筑造京观;

1141年,南宋将领胡世,一下子俘虏金兵4000多人。他将其中的450名女真人杀死在嘉陵江边,筑成“京观”,又将其他人的脸涂黑,在边界上放回,大大打击了敌人的士气。

狄青这样的名将,也筑造过“京观”。

古代对外作战,同样常常使用筑造京观的方式,这一招还被对方学到手。隋炀帝在位时,三次征讨高句丽,均遭到失败。高句丽的统治者将杀死的隋军尸体筑成“京观”,宣扬战功。

隋朝亡国后,唐太宗听说了这个事情,派使者与高句丽交涉,对方才同意拆除京观,妥善安葬隋军士兵尸骨。

隋炀帝。

从史料里看,至少到明朝,还有“筑京观”的习惯。常遇春征讨北元,就有“坑杀”俘虏的记载。1410年,明朝大将张辅进攻安南,俘虏了2000多人,全部杀死,“筑京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时候这些血腥的“京观”大多已经没有多少遗迹了,笔者查了一下,在广西鹿寨还保存着一处刻于明代万历三年的巨型“京观”摩崖。当时,鹿寨壮族瑶族起义,被明军镇压,斩首级“五百一十余头”,筑造“京观”,在此留下摩崖记录此事。

广西鹿寨“京观”摩崖。

“京观”虽然残忍,但还有一处“京观”遗址却值得后人参观、纪念,给予肯定的评价,这就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南郊城山路旁的“倭子坟”,这里面堆积着明代嘉靖年间进犯通州(南通)被歼灭的倭寇的尸体。

1919年,南通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整修倭子坟,建亭于其上,名字就叫做“京观亭”。

南通倭子坟(此图来自网络)

张謇建造的“京观亭”。

说完“京观”,再说一个类似的东西——耳冢,与之相关的,是一段沉重的历史。在日本京都东山区丰国神社门前,有一座坟墓,里面埋葬的不是尸体,而是两万多只耳朵和鼻子。

明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明朝万历帝发兵支援朝鲜。在战场上,日军的记功手段是这样的,杀敌对方的普通士兵后,将其鼻子或者耳朵割下来,用盐腌制后献给主将请功。最终,被带回日本的朝鲜军和明军的耳朵和鼻子共有两万多只,一起埋葬于此。

日本“耳冢"。

“耳冢”最初叫做“鼻冢”,后改名为“耳冢”。1968年,日本政府将耳冢指定为国家史迹。

早在16世纪,日本就侵略朝鲜,并妄图借朝鲜进攻中国。“耳冢”是日本屠杀中朝士兵的铁证,这段惨烈的历史,虽然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但同样不能被我们忘却。

“壬辰倭乱”中的海战图

 
标签: 战国 金字塔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划分的
    1、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
  •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战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到底是啥朝代
    1、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
  •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屈原的一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一生
    1、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
  • 战国时期的商於郡在今哪里?
    商於为古代地名,辖区主要为现在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春秋战国时期,商於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於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商於被秦国占领而成为秦地,该地后来还成为了商鞅的封邑。秦国占领商於之后,在接近秦
    04-23
  •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哪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1、“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2、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
  •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 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资
    1、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
  •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国
    1、秦国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2、齐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3、楚国: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
  •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春秋战国楚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
    1、熊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2、熊艾,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君主。3、熊黵,熊艾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的第三任君王。4、熊胜,熊黵之子,楚国的第四任君王。5、熊杨,楚国的第五任君王,在位期间,主要活动范围,仍限于荆山及古沮、漳河上
  •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本质区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
  •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眉的
    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 古代女子最早使用什么画
    1、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古代汉族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