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原意是用活人陪葬为何后来换成兵马俑?

   2020-12-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西安很老很老了。这恐怕是兵马俑给我造成的印像,兵马俑很老很老了。同样,两千多岁的秦始皇,也很老很老了。西安又是很年轻很年轻的。我去西安,没找到秦始皇,却被他那些永远年轻的卫兵给拦住了。两千多岁的兵马俑,并没有真的变成老人,依然保持着二十多岁

西安很老很老了。这恐怕是兵马俑给我造成的印像,兵马俑很老很老了。同样,两千多岁的秦始皇,也很老很老了。

西安又是很年轻很年轻的。我去西安,没找到秦始皇,却被他那些永远年轻的卫兵给拦住了。两千多岁的兵马俑,并没有真的变成老人,依然保持着二十多岁的面容与体型,像一个战胜了时间的奇迹。难怪兵马俑出土后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两千多岁的西安,也像兵马俑那样,拥有二十多岁的青春。当我看见兵马俑,就看见了二十多岁的西安,目视前方,沉默寡言,健壮而又自信。

你想知道二十多岁的西安长什么样子吗?那就去看看兵马俑吧。你想知道两千多岁的西安长什么样子吗?那就去看看兵马俑吧。

西方美术史上的大卫、掷铁饼者等雕塑,让人记住了古希腊乃至古罗马的男人们长什么样子。幸好,我们有兵马俑。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男人长什么样子,知道自己的祖先长什么样子。兵马俑是大秦帝国男人们的自画像。我们见不到秦始皇了,却能大致地想像出他的模样。夸张点说,他才是兵马俑真正的父亲。他老了,他死了,却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永远活在二十多岁。作为他的那个时代不老的象征。

兵马俑是1973年被几位二十多岁的农民打井时发现。在此之前,人们去西安,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在此之后,又多了一个愿望:看兵马俑。就像探访一处神秘的远房亲戚。连远道而来的日本学者都赞叹:不到西安,就不算到中国,不见兵马俑,就不算到西安。最老的兵马俑,成了西安最新的形象代言人。西安的奇迹太多,兵马俑是奇迹中的奇迹。

兵马俑在两千多年后被挖掘出来,相当于他的复活,他的第二次诞生。在他出土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如今都已经三十多岁了。而发现兵马俑的那几位青年农民,如今该六十多岁了吧。但我仍能想像出他们撞上时惊讶的神情。他们原本打井的,想不到却打通了一条时光隧道,二十多岁的西安人,看见了两千多年前的西安人。我从他身上看见了老西安的青春,大秦帝国的青春。

秦始皇召集江湖术士炼丹,委派五百童男童女出海远航蓬莱,据说都为了寻访长生不老药。怕死的秦始皇直到死了也没找到。可他那些不怕死的士兵,却像吃了长生不老药似的,通过雕塑而获得了永生。

我相信兵马俑确是以那些不怕死的士兵为模特儿的。否则,不可能把眉宇之间的英气与勇气延续两千多年。兵马俑的原型会老、会死,可精神还活着。仍像在随时待命,唉,给他们下命令的人已经死了。他们因为永褒青春而无法退役。

这群并没走上战场的士兵,其实每时每刻都在战斗,跟黑暗搏斗,跟寂寞搏斗,跟虚无搏斗……这一仗足足打了两千多年。最终,他们战胜了时间。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浮出地面。完好无损的兵马俑,本身就是自己的战果。还有什么能把他们打垮呢?他们坚持着,坚持着证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一支勇敢的部队,在阵地上坚守了两千多年,也没有被打乱队列。朝代更替,也无法取消他们的番号。

西安人应该以兵马俑为骄傲,倒不是说靠他每年拉来多少游客,带动多少消费,而是向全世界展览了古老的西安人,其实也是古老的中国人,那种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两千多年前的大阅兵,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还没有解散。兵马俑也算中国人的根啊,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形象。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中惟一延续到今天的,正如兵马俑不倒。兵马俑明明是易碎品,却就是没有垮掉。

我看兵马俑,就像看见两千多年前的西安人。他们是两千多年前西安人的替身。

同样,我在北京遇见西安人,也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兵马俑,他们来自兵马俑的故乡。包括看见张艺谋,我都觉得:他跟兵马俑长得真有点像啊。

西安人外表粗犷,憨厚,骨子里还是很细腻的。张艺谋就是一个证明。我把他的电影当作兵马俑的梦想。兵马俑要是做起梦来,也是很超人的。譬如能把一个梦,一做就是两千多年。直到现在,浮出地面了,还没完全醒呢。兵马俑把西安,把秦始皇陵当成自己永久的梦乡了。没有一个逃兵。

贾平凹对兵马俑最有感情:“陕西人的好武真是有传统,而善武者沉默又是陕西人善武的一大特点。兵俑的面部表情都平和,甚至近于木讷,这多半是古书上讲的愚,但忍无可忍了,六国如何被扫平,陕西人的爆发力即所说的刚,就可想而知了。”贾平凹还认为陕西作为中国历史的缩影,陕西人也最能代表中国人:“俑的发生,发展至衰落,是陕西人的幸与不幸,也是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幸与不幸。”

秦始皇陵坐落在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北临渭河,南依骊山,原高166米,据说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最大的一个。西安正因有了永远年轻的兵马俑而在我眼中不是一座老掉牙的城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靠强大的武力兼并了割据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正是对那支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已发现的四个俑坑坐西向东,呈直逼中原之气势,一号坑是右军,二号坑是左军,四号坑是中军,三号坑是统帅三军的指挥部。

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为14220平方米,深5米。坑东部为南北向长廊,排列每列有70个战袍俑共三列的横队,是前锋。其后东西向排列38路纵队。作为军阵的主体坑的南北两端和西端各有一列武士俑,分别面向外,作为侧翼和后卫。

二号坑面积6000米,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弩兵组成的多兵种混合部队。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前端有统帅乘坐的四马战车一乘。从这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共出土7000余件,身高1.8米的陶俑,100余乘战车,400余匹身高1.5米长2米的陶马,以及数十万件兵器。

据西安作家朱鸿讲述:“那是将士都是拿着兵器的。那些金钩和铜戈,那些戟和铍,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年之久,竟都没有生锈。那把长长的青铜剑一直压在一堆倒伏的兵马俑之下,它当然是被压弯了,然而搬走这些兵马俑,它却居然能一下反弹过来。恢复其直。我相信,秦军的兵器是精良的兵器……兵马俑以秦始皇的将士及其所骑之马作模仿,捏造以泥,烧烤以火,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品。非常明显,我感到的兵马俑之气,是混合着一种秦始皇时代的特殊之气……”

而根据《旧汉仪》记载,布置地下卫队更像是秦始皇本人的主意。当时李斯向秦始皇汇报工作进展:“臣所将徒隶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即是说陵墓的深度与广度都已达标,工程似乎可以结束了。

秦始皇听后下令继续挖:“其穷行三百丈,乃止。”为什么要再拓宽三百丈,《旧汉仪》书里没有详述。直到兵马俑被发掘后,考古学者丈量出俑坑恰恰在陵墓的“三百丈”之内,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秦始皇要再安排三百丈的空间,来排兵布阵,让一支模拟的军队给自己守陵。据说《旧汉仪》上这一段指的含煳的文字,是中国浩若烟海的古籍中惟一一处有关兵马俑的记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秦始皇为何用兵马俑陪葬而不是用活人?
    西安很老很老了。这恐怕是兵马俑给我造成的印像,兵马俑很老很老了。同样,两千多岁的秦始皇,也很老很老了。西安又是很年轻很年轻的。我去西安,没找到秦始皇,却被他那些永远年轻的卫兵给拦住了。两千多岁的兵马俑,并没有真的变成老人,依然保持着二十多岁
  • 陪葬品多过秦始皇 墓中还有件超神奇宝贝!
    古代皇帝,喜欢在生前就开始大规模建造陵墓。汉武帝刘彻也不例外。他在16岁继位作皇帝的第二年,就有意识寻找陵墓的地址。说起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据说,汉武帝刘彻一次打猎,来到了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茂乡一带,发现一只麒麟状的动物和一棵长生果
  • 成吉思汗的陪葬品 披着神秘面纱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始于公元1038年,在经过两代的党项人的谋划下,景宗李元昊(党项族领袖原姓拓跋,后祖上得两个中原皇帝两次赐名“李”,而逐渐延续下来)称帝,党项一族彻底脱离中原(从唐初依附唐朝到宋朝时夹缝生存)的控制,在宣化府、夏州、定州、怀州、永州
  • 揭秘古代皇帝死后都有哪些做陪葬品?
    古代每一朝的皇帝死后,在安葬之前都会随葬很多陪葬品,皇帝认为这样才能显示墓的主人地位身份的高贵。从历史记载来看,清代的随葬品比较简单,明代的随葬品比较繁复。明代的随葬品是非常多的,都留在棺椁内,大都是他们生前喜爱的一些金银珠宝,还有衣服、饰
    12-27 陪葬
  • 千古一帝的始皇帝 下葬时也要数万人陪葬
    秦始皇(前259-前210),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自称皇帝的领袖,其一生实在是充满了太多的传奇。他创立皇帝制度,并成功的统一了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废分封,设郡县,修驿道”,这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誉为“千古一帝”。大
    12-27 陪葬
  • 朱棣与权妃的爱情故事 朱棣杀害宫女为权妃陪葬
    朱棣的权妃是怎死的?关于明成祖朱棣,他创造的永乐盛世、靖难之役带来的苦难为大家所知,却少有人知他的一场跨国之恋。朱棣权妃是北韩国家工曹典书权永钧的女儿,名门望族的闺秀,书香世家的千金,出落得自然是兰心慧质,知书达理。加上她容貌秀丽,风姿绰约
  • 雍正死后为何让“仇人”的妹妹陪葬?
    雍正皇帝和年羹尧之间的恩恩怨怨,相信熟悉清史的看官应该都比较了解,老年很早就跟随四爷,他的妹子还是四爷的小老婆!大舅哥帮妹夫,理所应当嘛!协助夺嫡,四爷永远都记得这份情,平定西北叛乱,四爷更是一度称之为自己的“恩人”,二人曾有过一段非常令人
    12-27 雍正陪葬
  • 风流皇帝康熙死后竟让48个貌美妃子陪葬
    康熙墓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据说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成宽仅50公尺的谷口,俗称龙门口。康熙皇帝死后葬于
  • 顺治陵为何只陪葬17位格格 揭顺治陵寝里的秘密
    孝东陵内还葬有十七位格格。她们是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赛宝格格、迈及呢格格、厄音珠格格、额伦珠格格、梅格格、兰格格、明珠格格、芦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母巴偏五格格,阿几偏五格格、丹姐格格、秋格格、瑞格格和朱乃格格。她们号称格格,实际上都是顺
  • 揭秘:谁是古代历史上陪葬女人最多的帝王?
    据文献记载推测,中国历史上殉葬美女最多的帝王,是秦始皇嬴政。秦始皇的后宫是古代帝王中人数最为壮观的,他在灭了六国后,将六国后宫里的美女,也一并“接收”了。秦始皇后宫内可谓是真正的“美女如云”,因为美女太多,住的地方都没有,秦始皇还专门为这些
    12-25 陪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