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中道教和佛教斗争激烈 佛教优势越滚越大

   2020-11-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西游也疯狂”山川文社说西游第一季第3期电视剧作品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将原著小说中所暗讽的内容或者潜藏的事情,不着痕迹的演绎出来,使得观众虽然能够投身其中,但是基本感受不到其中的真谛所在,当然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这或者又是一种劣处,因为他们将无法

“西游也疯狂”山川文社说西游第一季第3期

电视剧作品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将原著小说中所暗讽的内容或者潜藏的事情,不着痕迹的演绎出来,使得观众虽然能够投身其中,但是基本感受不到其中的真谛所在,当然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这或者又是一种劣处,因为他们将无法看到一些真实但却阴暗丑陋的现实景象。

例如《西游记》,相信绝大多数人,或者说是基本上全部的人在看完这部电视剧后,脑海中剩下的只有孙悟空的厉害以及神话世界的美好(但孙猴子到底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笔者《孙悟空到底厉不厉害?真相真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一文,欢迎共同探讨。)但要知道当初作者在写就这本书的时候,并非只是娱乐大众而已,通过小说情节、人物的叙写,让人明白他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心照不宣”。

事实上电视剧对于这些重要情节,并没有删改,但很少有观众能够发现。例如,小说中佛教与道教之间的激烈斗争,估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玉帝、菩萨俩人就是一伙的,都属于“上面的”,但其实他们隶属完全不同的两个教派,一个传自东方,另一个却是在西方开创。表面上,他们看似和和睦睦,貌似是道教佛教一家亲,但实际上两教都有自己的利益底线,背地里少不了勾心斗角。

小说中曾浓墨重彩写过的,就是车迟国、灭法国这两件事,但由于是底层的信徒,所以很多人都没有重视,只当是个乐子看看,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才是佛道之间的真实关系。当然,两派虽然是素有嫌隙,但也仅限于道不同这一层面上,并没有发展到为了纠正道统而正式宣战的地步。简单来说,就像是两个老学究,都是同行谁也不服谁,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自然少不了要打嘴炮,但还不至于为了让对方承认自己是对的而发展到动刀杀人的地步。

小说中虽然有道士灭佛的情节,但也是为了剧情需要,要是光打嘴炮的话,那碍得着唐僧一行人什么事,那后来自然也就没有了车迟国的故事了。

不得不说,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佛道两派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起来。无论何时何地,自然是强者为尊,大慈大悲说得好听,但一旦牵扯到教派利益,谁也不会手软。以前的时候,如来碍于中原道教势大,只能老老实实待在他的天竺,犹如宗主国的一位诸侯,虽然觊觎宗主国的地位,但很清楚两者实力相差悬殊,这种想法也就想想罢了。但是经历过大闹天宫一事之后,如来惊讶的发现道教已然出现了问题,他发现道教的整体实力虽然没什么变化,但是彼此之间关系松散,算计他们佛教还是小的,实际上他们更加擅长算计自己人。

谈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小说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道教出身的,无论境界高低,都多少有些法力,而佛教的就算是金蝉子这种境界的,在真正成佛之前也就与凡人无异,甚至就算是成了佛也没什么实力。就比如说文殊菩萨,被一介凡人困住还扔到了河里,再说观音,虽然看似她颇有些手段,但实际上真正行事的时候,还需要旁人帮忙,就连对付个黑熊精这样的小角色,都离不开孙悟空,而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她这种段位的,不应该动动小手就把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黑瞎子办了吗?

其实这里是作者故意设置的一个点,你可以翻一翻古代的其他神话小说,这么写的可以说绝无仅有,大家最熟悉的法海,就是个寺庙里的老和尚,却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那么作者这么设置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这里用一句话是说不清楚的,再举个例子吧,关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相信稍微熟悉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党出身差,即没有一流的装备,也没有多少专业的指挥人才,就像是小说中手无缚鸡之力的佛教。而国民党却是一水的美式装备,底下的官员们大多都出身自黄埔,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在这里可以看做是是人都会法术的道教,那么最后道教为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佛教在中原广招信徒,相信大家都不难理解了吧。

道教虽然强势,但一直处于一种自由散漫的状态,彼此之间力量不够凝结,基本上就是各自为教,甚至让人有一种将他们笼统的归入道教的有些牵强的感觉,而佛教的权利却非常集中,虽然他们也有那么些个罗汉菩萨,但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如此一来佛教的优势越滚越大,以至于道教最后也只剩下了看的份,却再也无力改变什么。

 
标签: 佛教 道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佛教宝物 舍利子出土经过
    佛教的舍利子,一直以来就是个谜。有人说是神话,也有人说是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在南京博物馆,就有一个出了土的舍利子!佛舍利出土经过梁白泉,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如今已85岁高龄。昨天,梁白泉的500多件档案被收入南京市档案馆
    12-31 佛教
  • 佛教信徒为何一天到晚都在念阿弥陀佛呢
    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在寺庙里遇到僧人第一句就是“阿弥陀佛”,但对于那些不信佛教的人还是不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面要说阿弥陀佛呢?其实阿弥陀佛是一句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用我们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光寿
    12-30 佛教
  •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谁?
    我国佛教中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
    12-30 菩萨佛教
  • 法显大师 可以媲美玄奘西行的佛教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
    12-27 玄奘佛教
  •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
    鉴真的生平行迹鉴真(688-763),日语又称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他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鉴真生活在古代
    12-16 鉴真佛教
  •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5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大
  • 一代女皇武则天推崇佛教 强制百姓不许杀生吃肉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
  • 天宫勾结佛教与老子里应外合而打败了元始天尊
    如果单从故事内容看的话,从《封神演义》到《西游记》,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神魔体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妖魔系统的成熟、神的壮大、佛的发展和仙的没落。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已经跟大家透露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神的壮大和仙的没落间有着一段隐藏的历史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
  • 佛教传说中法藏比丘是如何成为阿弥陀佛的
    在法藏比丘简介中提到,法藏比丘出生在世自在王佛所,在开始是个国王后来专心研究佛教成为一个出家人,这个名字就是出家之后得到的。接下来就是法藏比丘的简介。根据佛教的一些历史书上的记载,曾经有个王国叫做妙喜国,他的国王是世饶王,在世饶王担任国王期
    12-14 佛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