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济足智多谋却被司马懿当猴耍 最后活活气死

   2020-07-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蒋济,字子通,曹魏四朝重臣,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睿直到曹芳。蒋济作为与程昱、郭嘉等著名谋士齐名的人物,其谋略和智慧绝对超过常人。他曾智欺孙权,镇守扬州,又助曹操抵挡关羽。曹丕建立魏朝,蒋济做了尚书。直到魏明帝曹睿去世,蒋济都是魏国重臣,屡

蒋济,字子通,曹魏四朝重臣,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睿直到曹芳。

蒋济作为与程昱、郭嘉等著名谋士齐名的人物,其谋略和智慧绝对超过常人。

他曾智欺孙权,镇守扬州,又助曹操抵挡关羽。曹丕建立魏朝,蒋济做了尚书。直到魏明帝曹睿去世,蒋济都是魏国重臣,屡次献出奇策。

曹睿赞赏他说:“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蒋)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骨鲠就是鱼骨头,意思是刚直之人,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君王依赖那些刚正不阿的忠臣,蒋济文武全才,任职勤劳,尽忠职守,每次遇到军国大事,他总能提出有效的建议,忠诚而有活力,我非常欣赏他。

但是,人们却没有想到,正是这位“骨鲠之臣”竟然帮助司马懿篡夺了曹魏实权,并直接导致曹爽满门被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曹魏正始十年,曹爽与司马懿的权力斗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司马懿用装病的办法骗过了曹爽。

曹爽放松警惕,他带着皇帝去祖宗陵园扫墓,司马懿趁其不在京城,遂发动政变。

结果,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曹爽手足无措,进退失据。

当时号称“智囊”的桓范劝曹爽不要回京城,而应该带着皇帝去外地,竖立大旗号召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

司马懿知道桓范逃脱去找曹爽,颇为担心,这时,蒋济对司马懿说了这么一句话:“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

意思是:桓范虽然有智慧,但曹爽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必定不会被重用。(这个记载有说是司马懿说的,有说是蒋济说的)

结果,真如蒋济所料,桓范的计策被曹爽否决。

而曹爽否决桓范“联合天下兵马对抗司马懿”的建议,原因竟然是:曹爽认为司马懿会放自己一马!

他说:“我只愿做个富家翁,就知足了。”

曹爽的意思是:司马懿只要不杀我,保我荣华富贵,我愿意交出权力。

当时司马懿爽快的答应了曹爽的条件,于是,曹爽兄弟就这样拱手出降。

众所周知,没过多久,司马懿就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曹爽全族。

曹爽虽然平庸,但并不弱智,他为什么会相信司马懿的许诺,主动投降呢?是因为相信司马懿的人品好,说话算话吗?当然不是。

曹爽选择投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的四朝元老蒋济,亲自给曹爽写了“保证书”,保证司马懿不会杀他。

蒋济的信这样写道:“唯免官而已。”(只是罢免你的官职而已)

可以说,正是有了蒋济老先生的这个信誓旦旦的保证,才促使曹爽放弃抵抗,主动投降。

那么蒋济劝降曹爽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

作为曹魏的四朝元老,蒋济为什么会于司马懿走到一起?

后来蒋济有遭遇了什么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蒋济劝降曹爽,并非是出于欺诈的目的,而是真心认为,司马懿不会杀曹爽。可以说,正是得到了司马懿的“不杀曹爽”的许诺,蒋济才写了那封“唯免官而已”的信。

第二个问题:蒋济与司马懿走到一起,并不是要帮助司马懿篡魏,而是他不满曹爽等人的改革,因此与司马懿联和对付曹爽。

那么曹爽究竟做了什么令蒋济不满呢?

《三国志》说:“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飏等轻改法度。”

蒋济就是对这个“轻改法度”表现出了极度的反感。

这个所谓的“轻改法度”究竟是指什么呢?这就是曹爽主导的一次改革,历史上称为“正始改革”(正始年间实施的一次改革)

对于正始改革,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其改革内容,本着“成王败寇”的中国历史记载定律,曹爽出现在史书中的形象都是一个浮华的、自私的、低能的人,他的改革也是“乱天下”的胡闹。

但是,正始改革绝不是这么简单。

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知道,曹爽的改革主要是改变了“九品中正制”,缩减了政府机构等方面,这等于损害了儒家大族的政治利益,同时,曹爽提拔了任用了一批与曹魏宗室关系较近的新人,而冷落了如蒋济这种老臣。

正是由于曹爽改革的失败,导致司马懿“躺赢”,司马氏几乎未费吹灰之力,就在身边集合了一批与自己家族有共同不满的旧官僚,蒋济就是其中之一。

换言之,蒋济跟随司马懿,并不是铁了心要灭魏,而是本着停止曹爽改革,恢复自己特权的目的。

故此,蒋济并不想让曹爽死,更不想让曹魏灭亡,他所说的那句“唯免官而已”是真心实意的话。

最后看第三个问题:司马懿得势后,大封功臣,蒋济拒绝了司马氏的封赏,不久,蒋子通病故。

对于蒋济的死,《三国志》言语不详,倒是《世语新说》记载了这个事情。原来蒋济的死正是因为曹爽被灭族,他后悔自己被司马懿欺骗,坑了曹爽,因此心怀愧疚,几个月后便抑郁而终。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蒋济临死前的心情,作为聪明一世的他,晚年为了保住自己的特权,而与司马懿狼狈为奸,自己被骗,又骗了曹爽。

当他看到司马懿残酷无情的杀戮曹魏宗室的时候,他一定能够联想到不久以后曹魏王朝的命运,这位四朝元老能预感到这个王朝恐怕就要葬送在自己那个愚蠢的书信上,他是因此悲伤死去的。

果然,后来司马氏篡魏,建立了以儒家大族为统治核心的晋朝,开启了一场“倒行逆施”的黑暗历史,整个国家和民族在“坑爹”的制度下一路狂奔,直到五胡乱华导致秦汉文明的中断。

我们还是要重复那句话:历史是由细节组成的,而细节充满了偶然性,所以,历史其实是偶然性的集合物,很多人固执的认为“大潮流决定了历史走向”,但实际上,恰恰是诸多偶然决定了那个所谓的“大潮流。”

当年薛定谔与爱因斯坦争论“上帝掷骰子吗?”

仅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说上帝是掷骰子的。

其实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假如曹操在阴间碰到蒋济,他又该如何评价这个人呢?(原文来自老不看三国的头条号)

 
标签: 三国 司马懿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