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这辈子最脑残的一条建议:招董卓进京勤王

   2020-12-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青年时期的曹操和袁绍曾经是一对密友。他们在东汉末年铲除阉党的同一战壕里战斗。但他们却又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二人同属于大将军何进麾下,但何进对他二人的态度却迥乎不同:明显重袁绍而轻曹操。何进重袁绍的主要原因是袁绍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四世三公,司空

青年时期的曹操和袁绍曾经是一对密友。他们在东汉末年铲除阉党的同一战壕里战斗。

但他们却又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二人同属于大将军何进麾下,但何进对他二人的态度却迥乎不同:明显重袁绍而轻曹操。何进重袁绍的主要原因是袁绍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四世三公,司空袁逢之子,司徒袁隗之侄。相比来说,曹操的家庭身世就有些寒碜,充其量不过就是一宦官的养子。而何进,这一辈子,大概最恨的就是宦官。

从何进对待曹、袁的态度上,我们基本可以看出大将军何进的格调和器量,《三国演义》上说他是杀猪的屠户出身,这就难怪了。他的智商和政治觉悟似乎永远停留上如何杀死一只猪上。

何进的LOW智商直接导致:在他的眼里,曹操不过是一“菜鸟”;而袁绍,却是他倚重的得力干将。

其实除了高资历和好出身,袁绍自身的政治本钱未必赶得上曹操。在黄巾起义摇撼着东汉社稷的时候,曹操为维护摇摇欲坠的刘汉政权浴血奋战,立下过汗马功劳,而当年轻的曹操在战场剿杀张良、张宝的时候,袁绍在哪里?没人知道。或许,那个时候,袁绍可能还猫在袁府深宅大院里提笼架鸟,招花引蝶地做他的袁家阔少爷。尽管他只是二奶生养的“庶出”,但依旧是少爷。

可杀猪出身的何进不管这些,他愣是觉得袁绍高明,却看不出曹操比袁绍高明何止百倍。在他眼里,有着显赫家世的袁绍才是他可以倚重的左右手,而曹操,不过是“安知朝廷大事的小辈”,这是何进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依据他这个评价,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曹操是一个啥也不懂的棒槌和菜鸟。

尽管在打击当时的阉党宦官的总方向上,曹操和袁绍保持了一致的态度。但对于如何铲除阉党的方略上,他们俩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为了迅速将以张让为代表的十常侍阉党一网打尽,袁绍当时给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自认为很绝妙的主意:召各镇诸侯进京清君侧,尽诛阉党。事实证明,这是袁绍从政以来最脑残的一个主意,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各镇诸侯进京后的失控局面。这需要一种以生俱来的政治嗅觉,曹操有,袁绍显然没有。可是,对于这个明显用屁股想出来的建议,昏聩的何进居然赞不绝口。

曹操立时意识到这条建议的危害之处,劝诫何进:欲除阉党,只需一狱吏,何须如此劳师动众,引狼入室。在何进拒不采纳之后,曹操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只能徒然发出感叹: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董卓乱政,群雄割据,东汉政权基本土崩瓦解。

在感慨曹操有着天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预见性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感慨袁绍在政治上的幼稚和弱智。

这是袁绍从政以来第一条有模有样的建议,可也是他这辈子最脑残的一条建议,可以说,这条建议完全改变了整个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如果没有袁绍这个馊主意,董卓就不会进京,陈留王就不能成为汉献帝,也就没有了曹操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就没有后来许许多多的纷纷扰扰,甚至也没有导致他袁绍覆灭的官渡之战。

尽管曹操是这条建议最坚定的反对者,但后来的史实证明,曹操却是这条糟糕建议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条建议顺藤摸下来直接能触摸到他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天下这只大瓜。

从这点上说,曹操还要感谢袁绍这位青年时代的呆瓜密友呢。

 
标签: 三国 董卓 袁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