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在美国的艰难岁月 “像只狗一样”

   2020-02-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天天上午忙搬家”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就在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在美出版。翌年她到麦道伟文艺营写作。可是,她的第二部英文小说没有《秧歌》的好运。由好友夏志清推荐,张爱玲1967年9月抵达麻州剑桥,在赖氏女子学院设

“天天上午忙搬家”

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就在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在美出版。翌年她到麦道伟文艺营写作。可是,她的第二部英文小说没有《秧歌》的好运。

由好友夏志清推荐,张爱玲1967年9月抵达麻州剑桥,在赖氏女子学院设立的研究所专心翻译晚清小说《海上花列传》。

赖氏研究所任满之后,1970年,张爱玲赴伯克莱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去研究工作。她不按时上班,黄昏时间才去研究中心,一人在办公室熬夜。一年期满,张爱玲即遭解聘。张爱玲在伯克莱水土不服,老是感冒,决定搬居洛杉矶,以为气候温暖,身体或可转好。

1971年秋季搬居洛杉矶后,她身体一年一年转坏,不说上班工作,能对付日常生活——买菜、付账、看医生、打电话——就把她累坏了。

在洛杉矶住了几年之后,不仅感冒照旧,牙齿也永远看不好。骨头脆弱,不小心手臂就断了。最可怕的是,张爱玲添了一种皮肤病,而且觉得屋子里到处是跳蚤,身上永远发痒。为了逃避“虫患”(张语),她就不断搬家,每次都会遗失、丢掉些东西。那两年在赖氏研究所,张爱玲差不多已把《海上花》译好了。她想找经纪人把它交给书局审阅,但一直无着落,结果这部译稿在一次搬家时丢了,除了首两章已发表过外,张爱玲三四年的心血全部付之流水。

1988年4月6日,几年去信没有回音后,夏志清终于收到张爱玲一封信,告知“直到昨天才看了你一九八五年以来的信”,原来她“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看病),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才有收信不拆看的荒唐行径”。

贯穿张爱玲书信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经济的困窘。张爱玲关照赖雅如何节省每一笔开支,以竭力维持生计。最令张爱玲感到悲苦失望的,是她为了挣钱而不得不独自去香港为电影公司写剧本《红楼梦》,然而剧本总不能令电影公司满意,三个月苦工换来一场空,身体又坏: “辛苦的从早上十点写到凌晨一点,手脚都肿了”,焦躁失眠,独自苦撑,“工作了几个月,像只狗一样,却没有拿到一份酬劳”。

“像只狗一样”

在麦道伟文艺营,张爱玲碰到一位30年代即从欧洲移民美国的老作家赖雅,两人一见钟情。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于1956年3月13日第一次见面,5月12日,赖雅日记记载,“去小屋,一同过夜”。

两天后,赖雅在文艺营的期限到了,不得不离开。张爱玲在送他的时候,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给了他。一个多月后,张爱玲也离开了文艺营。7月5日,赖雅接到张爱玲的一封信,说已怀了他的孩子。赖雅向张爱玲求婚,但要求她堕胎,不要孩子。8月18号,两人相识半年之后,在纽约结了婚。

新婚刚两个月,曾经中风的赖雅又一次中风。

当时张爱玲与赖雅分居两地。为筹措给赖雅治病的费用,张爱玲奔走于港台之间,寄人篱下,狼狈不堪,心情特别恶劣。

贯穿张爱玲书信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经济的困窘。张爱玲关照赖雅如何节省每一笔开支,以竭力维持生计。最令张爱玲感到悲苦失望的,是她为了挣钱而不得不独自去香港为电影公司写剧本《红楼梦》,然而剧本总不能令电影公司满意,三个月苦工换来一场空,身体又坏: “辛苦的从早上十点写到凌晨一点,手脚都肿了”,焦躁失眠,独自苦撑,“工作了几个月,像只狗一样,却没有拿到一份酬劳”;怀着希望的远行给她身心带来诸多的困扰和折磨,“‘疯言疯语’成了我惟一可用的心理道具”。

贯穿张爱玲书信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经济的困窘。张爱玲关照赖雅如何节省每一笔开支,以竭力维持生计。最令张爱玲感到悲苦失望的,是她为了挣钱而不得不独自去香港为电影公司写剧本《红楼梦》,然而剧本总不能令电影公司满意,三个月苦工换来一场空,身体又坏: “辛苦的从早上十点写到凌晨一点,手脚都肿了”,焦躁失眠,独自苦撑,“工作了几个月,像只狗一样,却没有拿到一份酬劳”。

“爬满了虱子”

夏志清在谈到张爱玲时,曾愤怒地说:“张爱玲去世前几个月给我写了最后一封长信,哀叹老年孤独生活的不易和对文学的依恋。唉,胡兰成是个大坏蛋,什么女人都要沾手,生活品格比政治品格更低下;而赖雅又太老太穷,自己明明中风多次却不告诉比他小近30岁的张爱玲。结果婚后仅两个月再次中风,给了她沉重打击。张爱玲为了给丈夫筹钱治病不得不为港台写应景笑剧,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和大好时光。嫁给这两个丈夫,真真作孽!”“这个赖雅,因为穷得淌淌滴,一定要张爱玲流产!孩子对于女人就像生命一样重要啊。张爱玲流产后真真是萎谢了。如果她有个一男半女,在以后寡居的几十年中会给她带来多大的欣慰快乐!我想,这可能是她在最后的《对照记》中既没有胡兰成,也没有赖雅的照片文字的原因。这两个男人实在都不值得她爱恋思念!”

但是,当年张爱玲在给夏志清的信上曾开玩笑地称赖雅是“并无作品出版的作家”。难得一露幽默,表明她对赖雅颇有感情。张爱玲那一时期身体也好,毕竟年纪还轻。一方面忙于为香港电影公司写剧本,一方面努力于英文写作、翻译。张爱玲至死以赖雅为姓。

张爱玲给赖雅的家书,也反映了两人相濡以沫。信中有她对两人未来生活的规划,对自己未来创作的自许。可惜赖雅过早去世,使张爱玲对未来的希望全部落空。

夏志清说:“我有时想,如果她生活在纽约,可以写写第五大道、时代广场、林肯中心这些有血有肉真实的美国大都市生活。可她来美后一直在小地方生活,孤陋寡闻,拒交朋友,总是独自埋头写些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东西,虽然她英文好,但美国人是不要看的呀!张爱玲对现实的社会和人失去了兴趣,这是她的致命伤。”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张爱玲校阅了台湾皇冠为她出版的《全集》,夏志清认为,“她已为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学读者留下一套校对精确的《全集》,可谓死无遗憾了”。

“二十多年来一向多病,两三年来更显得虚弱不堪,能够安详地躺在地板上,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未受到任何痛苦,真是维持做人尊严、顺乎自然的一种解脱方法。”

“生命是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一语成谶。

 
标签: 张爱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女作家张爱玲和李鸿章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1896年,正值清朝内忧外患的时候,张爱玲母亲黄逸梵在一个豪门大家庭中出生了。刚刚出生之时,她的名字叫黄素琼。他是清代黄宗炎的女儿,她的爷爷是清代长江七省的水师提督,也是当时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副手。所以说,黄逸梵的家庭背景在当时也是不容小觑的
  • 张爱玲嫁两个坏丈夫 曾因经济困难而去打胎
    正是由于著名文学批评家夏志清的极力推崇,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作家登上世界文学舞台。张爱玲也曾说过,夏志清是她唯一信任的人。《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是夏志清所著的最后一本书,该书于2013年首先在台湾出版,他在序言里表示:“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自
  • 张爱玲与李鸿章有什么血缘关系?张爱玲身世之谜
    张爱玲与李鸿章的血缘关系?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张爱玲的贵族出身,她与李鸿章之间的血脉渊源,作为前朝大老的外曾孙女,张爱玲并未享受过太多荣华富贵的遗泽,相反,她的一
  • 民国才女张爱玲为何嫁给美国老头 张爱玲的故事
    民国才女张爱玲为何嫁给美国老头?张爱玲的故事张爱玲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一生著述非凡。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张佩纶,也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女婿。小时候就喜欢文艺,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并且尝试着写作,1932年,母
  • 张爱玲是怎样步入文坛的?在文坛她又有何经历
    1942年夏,张爱玲与炎樱返回上海,与姑姑居住在爱丁顿公寓6楼65室,开始了写作生涯,在《泰晤士报》上写影评和剧评。在英文《二十世纪》月刊发表《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中国人的宗教》、《洋人看戏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评。1943年,张
    12-17 张爱玲
  • 大才女林徽因为什么会说她要比张爱玲幸福?
    同样是文艺女青年,同样爱人爱到骨子里。然而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个低到到尘埃开出的花依然结出的果依然是酸涩的。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这是一种让人心疼的深情,一句话包含了情爱与包含了
  • 为什么说张爱玲是个读书却不买书的女作家呢
    据说,张爱玲五岁即开始读《红楼梦》,至老不辍。晚年,竟拿出十年的时间,广泛阅读《红楼梦》的各种版本,以及相关论着,终成《红楼梦魇》一书。这也是张爱玲一生惟一的一本学术论着。因为喜欢《红楼梦》,她:“甚至为了不能与曹雪芹生在同一时代——因此不
  • 张爱玲晚年为何成立百万富翁?张爱玲的晚年生活
    今年是张爱玲逝世20周年。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被房东发现死于加州的公寓中,发现时已经去世一个星期。关于张爱玲,我们熟知她在上海、在香港的生活,她的童年、她的求学及至她创作旺盛的时期。她晚年在美国的生活,我们所知不多。张爱玲去世后,她的
    11-03 张爱玲
  • 张爱玲简介 揭秘才女张爱玲一生中的三次婚恋
    张爱玲简介:民国才女中不得不提的一位就是张爱玲,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
  • 李鸿章著作 李鸿章孙女张爱玲作品
    李鸿章著作,李鸿章是晚清时代的风云人物,更是清政府的军政重臣,而他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成就和地位,还是因为李鸿章这个人非常有才,而且是一个特别有才学的人物,一生当中也出过很多的著作,比如《游鹿洞归途感赋》、《舟夜苦雨》等,当然还有其他的作品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