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晚年为何不回台湾?

   2020-02-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91年9月21日,94岁的宋美龄再度离开台湾去美国“长期休养”。其实,她是不愿意离开台湾的,她常说:“这是我的国家,我为什么不能长住。”那么,原因何在呢?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一个传奇人物。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百年

1991年9月21日,94岁的宋美龄再度离开台湾去美国“长期休养”。其实,她是不愿意离开台湾的,她常说:“这是我的国家,我为什么不能长住。”那么,原因何在呢?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一个传奇人物。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百年中国政治变迁,对近现代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蒋介石去世后,她淡出台湾政坛,客居纽约,晚年仍关注台湾政局。本文介绍了她28年来漂泊于台美之间的生活。

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逝。按宋美龄自己的说法,“是自己一生最伤痛之事”。此后,宋美龄就在台北、纽约两地漂泊。蒋介石刚一去世,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就匆匆从美国赶回台湾,打算与“夫人派”官员一起拥立宋美龄继任国民党总裁,但遭到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张宝树的强烈反对。

4月28日,即蒋介石死后23天,国民党全体中央委员举行临时会议,修改党章,规定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主席”,党总裁的名义永远为蒋介石保留,他人不得再用。会议推举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主席兼中常委会主席。宋美龄的地位顿时变得尴尬起来。虽然宋美龄在对美“外交”上仍然说了算,但其政治权力已逐渐削弱。

蒋介石去世后,宋孤独地居住在士林官邸半年之后,1975年9月,她决意到第二故乡美国疗养隐居,以散失去丈夫之悲痛和权力斗争的不快。这一去为时长达11年之久。宋美龄在美国的寓所位于纽约长岛北岸的蝗虫谷,面积有37英亩,主建筑有三栋,住所距纽约大约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宋美龄在这里的生活十分恬淡,充满闲情逸致,主要是读书看报,画画或练书法,每周在固定时间去教堂做礼拜,偶尔接见来自台湾的访问团或美国友人,极少公开露面。

在这前后,她的亲戚、手足纷纷离她而去,先是1967年8月,姐夫孔祥熙病逝,接着是1969年2月,宋子安因脑溢血病逝。1971年4月,宋子文在赴宴进食因鱼骨呛入气管导致心力衰竭不幸猝死。1973年10月,大姐宋霭龄在纽约病逝,1981年5月,在北京的二姐宋庆龄病逝,宋美龄没能与亲姐姐见上最后一面。亲人相继离去使她倍感悲痛和孤寂。不过,总是有亲属来探望,如儿子蒋纬国、外甥女孔令伟、外甥孔令杰、孙子蒋孝勇等。特别是住在旧金山的孙女、蒋经国之女蒋孝章常来纽约看望她,多少排遣了一些孤寂,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在寓居美国期间,宋美龄对海峡两岸形势的关注不减当年,与台湾有关人士保持密切的联系。她在台湾政治运行中的影响力没有完全中断。1976年4月,为了追念蒋介石逝世一周年,宋美龄乘专机返回台北参加了追思礼,之后再度返美。1978年5月,蒋经国正式接任“总统”,宋美龄以惟恐睹物伤情为由,没有回台参加蒋经国就职典礼。

客居美国11年后,1986年,宋美龄以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的名义返回台湾,重新住进士林官邸,这一住又是5年。回台参政,“老干未发新枝”宋美龄回到台湾后,在社会激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猜测,她回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据观察家分析:“宋美龄返台,是因为蒋经国要表现台湾各方面的团结,调和与元老派、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商讨晚年接班大计。”

10月31日,宋美龄发表了纪念丈夫的文章,题目是《我将再起》,有人认为这是她“东山再起”的宣言。为了支持蒋经国的政治革新,安抚反对“革新”的元老重臣,宋美龄陆续召集了台湾当局党政军高层人士,如俞国华、李登辉、“行政院”各部会首长等。宋听取他们对政局变化和革新的意见,并予以嘉勉劝慰,这一举动调节了国民党当局领导层的关系,巩固了团结与和谐,赢得了他们对蒋经国改革的支持。

宋美龄频频约见党政军高级首脑人物,引起台北政界大震动。这显然不符合台湾的政治体制,对此《雷声》周刊如此评论,说宋美龄这种“不知自我节制的行为,实在有失进退之道,而且假如夫人的动机是出之企图展示政治实力,则又令人对政局发展感到忧心”。

1988年1月23日,多年来病魔缠身的蒋经国病逝。蒋家王朝在台湾正式结束。当时,政坛表面平静,但台湾的政情逐渐趋向复杂与动荡。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宋美龄清醒地认识到阻止李登辉继任“总统”是不可能的。但为了使台湾党政分立,互相牵制,避免出现台湾“总统”兼国民党“党主席”的局面,她不得不急忙出马。但最后国民党中常会还是通过了由李登辉代理国民党主席的决定,这场权力之争暂告落幕。蒋家的权威,就在宋美龄弹指之间溜走了。

1988年7月7日中国国民党十三大,8日,宋美龄亲临会场,由于健康原因,她请李焕代她宣读了题为《老干新枝》的富有政治意味的讲话。讲话称:“目前正值紧要关头,老成引退,新血继之,譬如大树虽新叶丛生,而卓然置基于地者,则老根老干。于今党内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者,不乏当年驰骋疆场之斗士或为劳苦功高之重臣,其对之贡献,丝毫不容抹杀,当思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夫国之强,党之壮,赖有一定之原则,连续生存之轨迹,创新而不忘旧,前进而不忘本,当年国父如不建党立国则无今日之中华,台澎依旧日本殖民地,饮水思源发人深思。”

这个讲话被视为所谓“宫廷派”人士全力反扑的宣言。但“老干新枝”论的效应,只延续了很短一段时间,并没有改变台湾政局。有人认为,这是宋美龄发挥政治影响力的最后冲刺。的确,她的影响力已是非常微弱,在她主持召开的国民党中央妇女工作干事会议上,她的亲信——被提名为中委会候选人的国民党妇工会主席钱剑秋落选,这使宋非常难堪,这也意味着她把持和控制了三十多年的国民党妇工会“全军覆没”和宋的“彻底垮台”。

从此以后,宋美龄彻底淡出政坛,只是对台湾政局及对美关系上,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特殊的影响力。

 
标签: 民国 宋美龄 台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