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将军: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抗日将领

   2020-06-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薛岳将军因为长沙会战而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薛岳将军求战心切,为了争取蒋介石抗日的军令,竟然不听从蒋介石的电话命令。1939年秋,蒋介石对第一次长沙会战高度重视,几乎每天都会与薛岳通电话商议军事。为了争取蒋介石“对日寇迎头痛击”的军令,

薛岳将军因为长沙会战而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薛岳将军求战心切,为了争取蒋介石抗日的军令,竟然不听从蒋介石的电话命令。

1939年秋,蒋介石对第一次长沙会战高度重视,几乎每天都会与薛岳通电话商议军事。为了争取蒋介石“对日寇迎头痛击”的军令,薛岳那一段时间几乎每次与之通话都会表达自己坚决抗敌、死而后已的决心。蒋介石开始还耐心地与薛岳通话,劝他“稍安勿躁,静待时机”,后来看到薛岳犟脾气上来了,就索性不再理会薛岳的电话了。

求战心切的薛岳,心急如焚,灵机一动直接打电话给宋美龄,他说:“请转告委员长,敌人再敢向我长沙逼近一步,我就要立即开打了!”

宋美龄立即将此话转告蒋介石,这回轮到蒋介石着急了,他连续向薛岳打电话,但薛岳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听电话,还让参谋人员回话说:“薛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此时,薛岳已经打响了长沙会战的第一枪,并慨然立下军令状:“如果湖南战胜,是国家和委员长之福;如果战败,我就自杀以谢国人!”

薛岳退居台湾后,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国国民党改造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和“行政院政务委员”等职。蒋介石一直对他很尊重,薛岳性格耿直,有人亲眼见他与蒋介石争吵后拂袖而去还碰倒一个花瓶,蒋介石对脾气上来的薛岳也无可奈何。蒋经国上台后对薛岳更是执礼甚恭。薛岳在台安度晚年,多半闲居在台湾南部嘉义乡间,过着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半隐退日子。1998年5月3日,他在台湾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薛岳将军戎马一生,大丈夫气概义薄云天,不愧为人中豪杰、国之英雄。后人评价道:英烈匆匆过,功绩代代传。民族大义在,中流砥柱魂。传奇人生百余载,功过留与后人谈。国有伯陵战长沙,便得猛虎守疆土。

当时日军成立了对华派遣军司令部,西尾寿造为总司令,板垣征四郎为总参谋长,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负责战地指挥。日军全力出击,动用了6个师团地面部队及两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共10余万人,海军出动12艘兵舰和100艘汽艇,空军则出动100多架飞机。

国军方面,由薛岳代第九战区司令,罗卓英为前敌总司令,在湖南集中了5个集团军,共14个军,总兵力近18万人。

薛岳当时向全军号令:“我若在战斗中阵亡,立即由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将军替代我指挥战斗,各级军师旅团,直到营连排班,都要明确,第一号指挥官若阵亡了就由谁来接替指挥,军人为保卫国家而沙场捐躯,死而无憾。”

1939年9月17日,日军分四路向长沙进攻,水陆齐发。9月23日,日军调集80门重炮瞄准新墙河南岸、王街坊、七步塘等,向国军阵地发起猛攻,5000名日军强渡成功。薛岳急命守兵坚守碉堡,不能再让日军前进半步。日军进攻受阻后放飞装有毒气的气球,居高临下指挥炮兵射击,继而施放毒气,接着又派飞机狂轰滥炸。这一波攻势之后,6000名日军蜂拥而至向前冲锋。没有戴防毒面具的国军战士们纷纷中毒,但仍坚守在充满毒气的阵地里。他们与戴着防毒面具的日军展开生死搏斗,新墙河上漂满了浮尸,鲜血染红了河水。激战多时,终不敌日军,被迫撤退。国军第60师撤到汨罗江新市南岸一带集结。

9月26日,原本退到汨罗江一线的国军,依薛岳所定作战计划缓缓退后,这并未引起日军的怀疑,日军第3师团不知是计,一路向前进逼湘阴,第3师团前进到栗桥,第13师团直抵福临铺。国军一路佯装败退,实际在配合友军随时准备“瓮中捉鳖”。到10月2日,薛岳一声令下,以逸待劳的国军终于开始全面反攻,猛烈围攻日军,毫无准备的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据何应钦《八年抗战》的描绘,我军跟踪追击,加上当地武装民众群起协同作战,敌人望风崩溃,死伤4万人上下。到了10月6日,我军恢复阵地秩序,并继续朝岳阳进攻。

“长沙会战碑”碑文所记:“鏖战二十四昼夜,遂奏肤功,歼寇四万,长驱三百里。”蒋介石得知后,喜出望外,在一次演讲中说:“自从月初湘北战争以来,我国抗战局势,已临到胜利的一个大转变,国际外交形势,亦随之一天一天好转。”

但是,第一次在长沙受到重挫的日军并没有放弃侵吞我领土的野心。1941年9月,日军卷土重来,出动陆海空总兵力12万余人。此战日方吸取第一次长沙会战战线过长、补给不畅的教训,强拉中国民夫15万人修筑从湖北通往长沙的道路,以疏通战时运输线。

第二次会战前,薛岳就判断:日军吃过瓮中捉鳖的苦头,第二次打长沙一定会采用新的战术,他断定日军一定从湘北方向单刀直入。不出所料,日军主力从湘北进攻。薛岳灵活运用他拿手的“天炉战法”--薛岳把大部队预置于侧翼,只是以非主力兵力与日军接触,假装正面抵抗,且战且退,引诱日军主力进入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一带。一直到日军先头部队已逼近长沙,日军便衣队甚至渗透进长沙市区,薛岳率领的国军主力仍隐忍不发,按兵不动。

9月29日子夜,日军第4师团、第13师团先头部队正准备包围长沙城郊,薛岳突然发动攻击,如同拉满弓弦突然将箭射出。他命令预先埋伏的两个军向日军发起猛攻,另两个军由浏阳河两岸攻击日军的侧背,然后调动5个军向万家铺、新安铺之线急进,在日军撤退的必经之路设伏。

9月30日,薛岳再出招,命令第11、12挺进支队紧急将杨林街、长乐街道及新墙市道彻底摧毁,以此斩断日军退路,合围态势形成。10月1日,薛岳下令总攻,以逸待劳的国军将士奋勇向前不断冲杀,一直处于急行军状态的日军早已兵疲马困,渐渐不支。在战斗间隙,只要稍有休战调整的机会,日军往往倒地就睡。而此时却是薛岳的国军敢死队大显身手的时候,许多日本人尚在睡梦中,便被国军敢死队员手刃。日军夜里不敢睡,白天精神不济,作战时昏昏沉沉,不断遭到国军的追杀及沿路的游击袭扰。日军在“天炉战法”的熔炉内再也无法组织有效反攻,最终溃退而去。

薛岳的“天炉战法”在长沙会战中大显神威。冈村宁次亦不由得发出“撼山易,撼薛将军难”的哀叹。第二次长沙会战虽然获胜,但由于敌众我寡,国军损伤仍然很重,堪称“惨胜”。据薛岳提供的数字,我军伤亡59000人以上,日军死伤4万余人。

1941年12月19日,珍珠港事变发生后的一个多星期里,日军不甘心前两次无功而返,又趁珍珠港奇袭大胜的势头,再次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战前薛岳向官兵下达命令:“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此会战持续29天,国军伤亡官兵29217名,日军遭逢更重大的惨败,伤亡万余人,据说光是清理战场时焚烧的尸体就烧了好几天。这也是抗战以来的大会战中,日本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中方的一次。

1942年1月24日,薛岳因为几次长沙会战赢得了军人的最高荣誉,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蒋介石称:“长沙会战大捷之意义非比寻常,予敌人战略之打击也影响深远,尤其薛长官以下各军、师、团、营、连长,以迄全体官兵人人抱定必死的决心,才能缔造此一光荣之胜利,不仅可以告慰全国民众,而且也可以告慰世界友邦。”1946年10月10日,美国向薛岳颁发“自由勋章”,表彰他在抗战期间的卓著战功,薛岳享誉中外。

薛岳退居台湾后,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国国民党改造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和“行政院政务委员”等职。蒋介石一直对他很尊重,薛岳性格耿直,有人亲眼见他与蒋介石争吵后拂袖而去还碰倒一个花瓶,蒋介石对脾气上来的薛岳也无可奈何。蒋经国上台后对薛岳更是执礼甚恭。薛岳在台安度晚年,多半闲居在台湾南部嘉义乡间,过着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半隐退日子。1998年5月3日,他在台湾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薛岳将军戎马一生,大丈夫气概义薄云天,不愧为人中豪杰、国之英雄。后人评价道:英烈匆匆过,功绩代代传。民族大义在,中流砥柱魂。传奇人生百余载,功过留与后人谈。国有伯陵战长沙,便得猛虎守疆土。

 
标签: 将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代将领为什么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啥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什么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啥要披披风
    1、首先,系披风是为了防寒保暖,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披风流行于明代,是一种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的防风外衣。形制大多是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后来披风还出现了立领对襟的样式,这在一些古代画像中经常可见。所以披风一开
  •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都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介绍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都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女
    1、妇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商王武丁的首任王后,商朝最高军事领袖。战争女神、胜利女神和幸福女神。是一国之后又是一方诸侯的唯一人。2、冼夫人,史上最全能完美的女性军事领袖历跨梁、陈、隋三朝。官位:中郎将。爵位:谯国夫人。因以下之“牛”,被周总
  • 秦国将领桓齮的故事 历史上桓齮是怎么死的
    桓齮,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知名的将领,桓齮作为秦国大将,在秦国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道路上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的一生记载不多,而且因为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留下来的资料就更加少了。桓齮的记载很少,其中最值得令人深思的就是他和李牧之间的胜败关系了。
    12-31 将领
  • 八路军将领包森如何在抗战时期让日本天皇胆寒?
    1938年6月,包森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在包森指挥的漂亮仗中,智擒日本天皇表弟、宪兵大佐赤本可谓影响最大的一次胜利,日本朝野也为之震动。夏伯阳(亦译为恰巴耶夫),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红军将领,胜
    12-31 将领
  • 颇具争议的将领袁崇焕真的是死于反间计吗
    袁崇焕是明朝一位颇具争议的将领,即使是死后数百年,人们对于袁崇焕是忠是奸仍然议论纷纷。袁崇焕本是明朝一位受到万人敬仰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为官为将的时间了,袁崇焕为了百姓国家付出了很多。但是,就是在抵御皇太极进犯明朝边界时,皇太极抓住了明朝内
  • 中唐最强将领李晟号称“万人敌”终却敌不过它
    正如唐德宗李适本人一样,大唐到了他手上时,已经是在矛盾中走向衰弱。德宗在位期间,对外联合回纥,南诏等打击吐蕃,创造了一定意义上的有利环境,但是也只是一定而已,大唐早已不能一家独大了。这会儿不单是外患连连,就算在大唐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藩镇尾
  • 明朝将领胡大海简介 明朝将领胡大海怎么死的
    胡大海简介胡大海简介上提到胡大海字统甫,祖籍在泗州的虹县,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人。胡大海是一名武将,曾官至右翼统军元帅,1362年死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追封为越国公。胡大海的相貌是身长铁面,看起来很是勇武。朱元璋最初起兵的时候胡大海就在滁阳
    12-30 将领明朝
  •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夏侯惇怎么死的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
  • 丁奉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将领丁奉活了多少岁
    丁奉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将领丁奉活了多少岁丁奉(186-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一说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
  • 王凤山将军 晋绥军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王凤山,字鸣岐,1906年生于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出身贫寒之家,毕业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1942年任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后任34军代理军长。同年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年仅36岁。晋绥军究其实质,和西北军、东北军一样,是一支军阀部
    12-29 将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