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淡忘的明末第一猛将刘綎 刘綎怎么死的?

   2020-12-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南昌西郊梅岭深处,有一胜地,名曰狮峰,此地湖光山色,林壑优美,游人如织,宛若世外桃源。登临狮峰,行至山腰处,突见一标语,上书“刘綎母墓”,在我的脑海里,关于刘綎的印象并不多,当初只是因为万历四十七年的那场辽东之战,我知道了有这么个人。却未曾

南昌西郊梅岭深处,有一胜地,名曰狮峰,此地湖光山色,林壑优美,游人如织,宛若世外桃源。登临狮峰,行至山腰处,突见一标语,上书“刘綎母墓”,在我的脑海里,关于刘綎的印象并不多,当初只是因为万历四十七年的那场辽东之战,我知道了有这么个人。却未曾想会在这个地方看到与他相关的遗迹。

四处打听,山下的村民告诉我:万历年间,刘母仙逝,地仙为她在地势险要、龙脉在顶的狮峰顶上选择了一块有神有福之地,但是狮子峰异常险峻,一般人徒手攀登都上不去,地仙于是就给了将军一块宝巾,将军焚香拜过诸神后,将红巾扎在头上,顿时身轻力大。只见他一手扶灵柩在肩,一手攀爬峭壁,片刻功夫便登上了峰顶。原来刘綎本是天庭的一员大将,由于触犯天规被贬入凡间。当天值日的天神看到他头带红巾,身穿孝服,有违风俗,想禀报玉帝派雷神发雷惩治。这时观音菩萨赶到了,她对天神说:“姑念他一片孝心,饶了这一次吧!”接着又在刘铤葬母处抛下一朵莲花,落地后变成一朵石莲,向着天空开不败。

听完这番话我呵呵一笑,这也太假了吧,纯属神话传说。但仔细一想,应该也不是空穴来风,老百姓不会无缘无故给某个人编造一个神话故事,这个人肯定是要有过人的能力的,否则,他怎么不给你我编故事呢?

其实这刘綎是南昌人,他爸爸叫刘显,牛人啊,天生神力,为当世名将,早年在四川发展,曾经一个人杀死了五十多个敌人,勇冠三军。说完可能你对他还是没什么印象,但他的两个同事你肯定特别熟:戚继光和俞大猷。嘉靖年间他们哥仨就一起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杀鬼子,保一方平安。因为战功卓著,刘显官至总兵,相当于军区的司令员了。

老爸这么厉害,儿子也不简单,刘爸爸把自己优良的基因遗传给了儿子。据记载,刘綎的兵器是一百二十斤重的镔铁大刀,平时打仗的时候,他骑在马上,转着大刀玩,竟然旋转如飞,敌人看的都瞠目结舌,这已经够逆天了吧,没想到后来他还嫌一百二斤太轻,不过瘾,又打了把200斤的……简直超神了!当然,光有天赋也是不够的,一个武将想要成功需要满足很多条件,比如有勇无谋是很难成功的,兵法韬略非常重要;还要有仗可打,如果一个将军从来没有指挥打过一场有分量的战役,凭什么说他是名将?就像现在是和平年代,中国没有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那么有的将军可能有较强的实力,但发挥不出来,人们看不到。

可这些问题在刘綎看来,都不是问题,天空飘来五个字……刘綎的老爸是帝国的高级军官,他自然而然就是官二代,有这个身份,就不用像当时的很多人一样,为吃顿饱饭而发愁,同时也有机会看那些军事书籍,增加理论水平。每次爸爸出征的时候,刘綎也会跟着去实习,出身将门的他十三岁便从了军,和父亲东征西讨,得到爸爸的指点,这样就不会成为纨绔子弟、京城阔少。从大环境看,万历年间,进入暮年的大明帝国正是多事之秋,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蒙古、女真势力的威胁,国际环境的变化,都为刘綎提供了很多展现才华的机会,他一辈子打了一百多次仗,是名副其实的身经百战。

刘綎年纪轻轻就考上了武状元,谁叫他天生神力呢,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爸爸讨伐九丝蛮,第一个登上城楼,生擒对方首领阿大。21岁时,刘綎的坚强后盾,父亲刘显去世,次年,随着张居正的逝世,万历皇帝掌握了实权,开始发泄心中压抑多年的怒火,对张老师进行清算。而在京城千里之外的云南,也起了火,这个火是战火。缅甸十万象兵浩浩荡荡往云南逼近。刘綎带领着川军南下,军威大振,很快就平定了云南之乱,因为战功,刘綎被升为副总兵。可他又有缺陷,军纪不严,还比较贪财,想到部下跟自己出生入死也不容易,便换位思考,放任部下烧杀抢掠,能捞就捞点嘛,给战区百姓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京城的言官自然不放过他,上疏弹劾,刘綎总兵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被解除职务了,处分后以游记身份听候遣用。

2年后,广西发生战事,巡抚刘世曾忙的焦头烂额,正好刘綎路过,世曾大喜过望,就让刘綎和裨将分别进剿,刘綎没有辜负信任,率军直捣黄龙,高歌猛进,只斩首50多级,却招降了万余人,大家都说他有好生之德,不滥杀无辜。可事后还有些小插曲,朝廷并不打算给刘大刀计功,因为有人说他私吞战利品,又是钱惹的祸,刘世曾闻讯后连忙帮刘綎解释,不能亏待大功臣,朝廷方才赏赐。

这时,在遥远的东瀛,倭国关白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但他似乎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果,丰臣秀吉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越过对马海峡,出兵吞并朝鲜,并让大明臣服于自己。说干就干,他大手一挥,15万日军陆续登陆朝鲜半岛。朝鲜这个时候还是统一的国家,国王姓李,但这个政权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付自己人很有一套,打外国人靠耍嘴皮子,政治斗争无比激烈,什么处决方式都发明出来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天天上演N国演义,可军队一碰到装备精良的日军,马上认怂了,屡战屡败,王京、平壤接连失守,国王拔腿就跑,已坐在鸭绿江边哭瞎,不得已向中国老大求助。类似的情景300多年后又演了一遍,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经过考虑,万历皇帝决定出兵为小弟撑腰,一段时间后,一代名将李如松率领大明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刘綎闻讯,上书朝廷请求率领5千川兵抗日援朝,朝廷准。但由于交通问题,刘綎到的时候仗都快打完了,王京已经收复,和日军交战各有胜负,最终日军撤走,这场战争刘綎只是打了个酱油,明军功劳最大的当属大boss李如松,战役结束后,刘綎留在朝鲜一段时间搞训练,不久归国。因为出了很多力,刘綎希御史宋兴祖在给朝廷写的考核报告中能把自己写的好点,这样可以获得更多赏赐,便给人家塞了点钱,不曾想宋御史是天朝罕见的正直官吏,不仅把钱退了回来,还告发了刘綎,这样一来又被处分了一次,本来是要双开的,因为功劳太大舍不得他走,就只是予以降级处分。这回又是和钱有关。

万历二十五年,不甘心失败的丰臣秀吉再次出兵朝鲜,这回就没有李如松了,因为他已经阵亡了,刘綎被任命为御倭总兵官。这回他到前线时,明军刚吃败仗,经略刑玠把军队分成三部分,由刘綎带领西路军,日本见状,也一分为三,争锋相对。和刘綎对位的日军将领叫小西行长,小西也知道刘大刀的厉害,所以坚守不出,伺机而动。

一日,小西接到了刘綎的书信,大意是邀请他去和谈,拥有多次被诈骗经验的小西异常谨慎,直接拒绝,私下里派手下去观察,发现刘綎真的一个人骑着马在等他。第二天,又派人送信,小西不理睬,第三天,使者又来了,小西终于相信,人家三顾茅庐,是真的有诚意,而且每次刘将军都是一个人等我等了很久,非常辛苦。那就去谈吧,眼看着刘綎的计策要成功,孰料明军出了汉奸,把刘綎的计策和盘托出,小西闻讯大惊,走到一半跑回去了,刘綎猛追没追上,还吃了败仗。

监军王士琦大怒,当天把刘綎绑了起来,丢尽了脸,官大一级压死人。刘綎知耻而后勇,之后大败日军,颇有斩获。此时日本的国内发生了变化,丰臣秀吉去世。老大死了,中国又难以打败,日军对前途感到灰心,不久就下令撤军。胜利后,刘綎升官加爵,被调往国内讨伐播州作乱的杨应龙,恰好四川总兵被罢免,刘綎正好上位。经过商议,明军八路并进,发动总攻,其中四川方面负责其中四路,最难的那一路由刘大帅亲自带领,刘綎生擒敌首、巧用火攻,带动了整个战局,出力也最大,平定了播州之乱。

万历皇帝晚年经常给被人炫耀自己的三大征,其中刘綎参加了两场,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身为中央军委主席的万历多次表扬刘綎,小刘做得不错。可三征也使明朝的人力物力财力受到了巨大消耗,之后刘綎继续他的征途,可能是天天在战场上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刘綎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加之功劳越打越多,又变得有些骄傲自满,于是便目中无人。多次被贬,多次复用,他从不吸取教训,依旧我行我素,一次竟然一发火把马湖知府暴揍了一顿,事情闹大了,言官自然不放过他,直接让他回家歇着了。

时间飞逝,刘綎已经年近花甲了,他闲居南昌,也乐得清闲,突然,朝廷的使者到了,下诏让刘綎去辽东作战,对手是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临行前一天,南昌知府在滕王阁设宴饯行,有文人、士绅、官吏几十人赴会,席间,一人提出以“送刘都督出征”为题,赋诗一首,文人们都哼哼唧唧的吟起来了,刘綎很不爽,这些文人都只会纸上谈兵,哪里知道从军之难,知府大人见老将军脸色不对,叫他老人家先来,刘綎虽是武将,但也粗通文墨。即可提笔写诗:“幼习干戈未读书,滕王阁上逼留题。江南花月君同赏,塞北烽烟我独知。”众人看后皆说好,刘将军继续:“斩发接缰拴战马,拆袍抽线补旌旗,貔貅百万临城下,安用先生一首诗”,士绅们明明受了刘铤的讥讽,但还是红着脸一个劲地奉承......

刘綎从温暖的江南赶到了冰天雪地的辽东,出发前,明军感到了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天降暴雪,道路不通;誓师时,战刀竟然连头牛都剁不死,这还打什么仗啊。这场战争的总指挥是杨镐,杨大人虽然打过仗,但打的都以败仗为主,这回让他来挂帅完全是因为上面有人,后台硬。明军的部署是:兵分四路。由杜松、马林、李如柏、刘綎各带一路,分头出击,完成对赫图阿拉的合围,兵力号称47万,但实际有没有12万都难说。除了明军,朝鲜也被要求派1万多军队和刘綎并肩作战。

刘綎希望杨大帅能够拖延几日出征,毕竟雪太大,杨镐听后立马把尚方宝剑挂在了门口:再说斩首!就这样,四路军队便出征了,刘綎平日最喜欢用川兵,可川兵迟迟不到,没办法,走吧。努尔哈赤见明军分散,不由大喜,他制订了一个战术: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随即6万八旗铁骑出马,杜松、马林被各个击破、全军覆没。杨镐连忙下令李如柏、刘綎撤回,可刘綎已经孤军深入三百里了。

一路上,刘綎部走得路都很险,山路又多,虽然有所斩获,但敌人也不多。来到阿布达里冈,正要登上,却发现山上都是后金军,刘綎连忙应战,山上的后金军在皇太极的率领下借助地形优势俯冲,阿敏带领军队将受困于地势的明军截成两段,代善则全力冲击,刘綎身中数箭,仍然奋力拼杀,打到后面,一半的脸颊都被削去,仍然忍痛砍杀十几人,直到力竭而死,他的养子刘招孙想要夺回父亲的尸体,连杀数人,也难逃阵亡的厄运。寡不敌众,将星陨落。在此之前,刘綎曾经预感到会失败,他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天降大雪,不利进军。林海雪原,道路不熟,杨镐无能,又对刘綎很不友好。没有一个有利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噩耗传来,万历像是泄了气的气球,对前途充满了悲观,他下令抚恤刘綎家属,并在南昌百花洲建祠庙祭奠。人们听说连刘綎都阵亡了,都感到复辽无望,最需要良将的时候却失去了他。就好比男篮困难时姚明退役了,跨栏需突破时刘翔离开了。

刘綎死后一年,万历倒下了;死后25年,大明倒下了;42年,汉人倒下了;223年,中国倒在了英国的坚船利炮下......17世纪的中国本来就有落后于西方的趋势,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却是满清入关,一个落后的民族统治了中国,他们的统治者更加保守,内心更加狭隘,为中国的落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的书在写萨尔浒大战时,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把刘綎写的罪大恶极,把努尔哈赤说成正义之师,还黑刘綎是个完全靠父亲上位的无知军官,其实刘綎有勇有谋,就连清朝的统治者都赞刘綎,乾隆说刘綎“勋劳特著,胆略素优,奋勇争先,捐躯最烈”,不知抑明扬清的人何至于此?

 
标签: 明朝 猛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