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唯一采访列宁并最早向国人展示的中国记者

   2020-09-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瞿独伊1921年生于上海,浙江人,曾用名沈晓光,瞿秋白之女。1928年至1941年在苏联生活,随母亲回国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囚禁,1946年经营救获释,并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1982年离休。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报纸上

瞿独伊1921年生于上海,浙江人,曾用名沈晓光,瞿秋白之女。1928年至1941年在苏联生活,随母亲回国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囚禁,1946年经营救获释,并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1982年离休。

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报纸上登出这三个启事的同时,秋白和母亲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还亲临祝贺。沈剑龙的父母亲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认为丢了沈家的面子。其实母亲跟我生父离婚的事情,爷爷还是同意的,因为生父当时对母亲有点不忠吧。但秋白和我生父也成了好友,经常书信来往,写诗唱和。

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秋白父亲在一枚金别针上曾亲自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七个字,送给母亲。这一爱情的信物,后来一直伴随着母亲度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

他还专门刻图章,父亲对母亲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三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之意。”母亲说:“倒不如刻"秋之华"和"华之秋"两方更妥帖、简便些。”后来,瞿秋白终于刻了一方“秋之白华”印章。

父亲和母亲结婚后,我还不在母亲身边,沈家不让她去看女儿,母亲非常想念我。

第一次见秋白父亲大概就是1925年。他和母亲一起到萧山来接我。可是祖父家不肯放我走,所以他们没有接到我。秋白父亲当时难过得流下了眼泪,母亲当时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父亲哭。

过了不久,他俩商定再次去浙江乡下接我。他们住在外婆家里,我终于被外婆从沈家“偷”出来送到了父母身边。这段时间,母亲忙于工运,无暇照料我。秋白父亲对我十分慈爱,不管多忙,只要有一点空就到幼儿园接送我。在家时,他手把手地教我写字、画画。

在认识母亲之前,早在1921年秋白父亲就第一次去了苏俄,他是最早直接向中国介绍苏俄的人之一。

那是在1920年下半年,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为直接采访和报道世界各国大势,决定派出一批驻外记者,分赴英、美、法、德、俄诸国。父亲作为北京《晨报》的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

1921年1月25日晚11时,父亲一行抵达赤色的都城莫斯科雅洛斯拉夫车站。1920年10月16日从北京火车站出发到抵达莫斯科,耗时近4个月。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东方司司长杨松会见了他们,安排了他们的食宿和工作。随后,他们会见了《真理报》的主笔美史赤略夸夫。在这期间,父亲见到了他一生的朋友郭质生,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东方司特地派郭质生来给父亲做翻译。父亲与郭质生一见如故,成为了终生的知己。郭质生和父亲讲了许多苏俄革命中的奇闻逸事,实际生活中的革命过程。父亲说,“考察从见郭质生起。”

父亲还见了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诗人还送给他一本诗集《人》。他还前往克里姆林宫采访了教育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卢那察尔斯基。

父亲到莫斯科不久,就认识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苏菲亚·托尔斯泰,还受邀瞻仰了托尔斯泰的故居陈列馆。

在父亲的苏俄报道中,也能看到这个国家真实的情形。虽然苏俄革命热情高涨,但是这个时候还是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民众沿街小便,戏院里吸烟室里烟灰火柴满地,约人常常失信,这些都是弊端。

1921年3月8日到16日,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列宁作了关于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父亲作为记者采访了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北京《晨报》从6月22日到9月23日连载了27次,新闻标题是《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第十次全俄共产党大会》,写了长达三万字的文章介绍了苏俄的方方面面的情况。

1921年6月22日,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父亲采访报道了这次大会的盛况。在7月6日,父亲在安德莱厅看到了列宁。他在当日就兴奋地写下新闻报道,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场面,并且最早向中国人描述了列宁的形象。

他说,列宁出席发言三四次,德、法语非常流利,谈吐沉着果断,演说时绝没有大学教授的态度,而是一种诚挚果毅的政治家姿态流露于自然之中。

他说,每逢列宁演说,台前拥挤不堪,椅上,桌上都站堆着人山。电气照相灯开时,列宁头影投射在共产国际“各地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的标语题词上。列宁的演说往往被霹雳般的鼓掌声所吞没。

让父亲记忆深刻的是,他在会间的走廊里追上列宁要求采访。列宁对父亲并没有挥手拒绝,而是停下来与他进行了简短的交谈。由于列宁这个时候会务实在太繁忙,他指给父亲几篇有关东方问题的材料让他参考,然后说了几句话,便道歉忙碌去了。虽然采访很短暂,但是父亲心里非常激动,这时他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父亲在会上还采访了托洛茨基。

父亲除担任新闻记者外,作为当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从1921年9月开始到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担任翻译兼助教。瞿秋白在班中讲授俄文,担任政治理论课的翻译,讲授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等课。

 
标签: 列宁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列宁格勒是谁 列宁格勒的介绍
    列宁格勒是谁 列宁格勒的介绍
    1、列宁格勒不是人名,是地名,是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前称。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处于北纬59°-60°、东经29°-30°之间,是俄罗斯的中央直辖市,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俄罗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
  • 捷尔任斯基:克格勃的开山鼻祖“列宁之剑”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这个人在现在的俄罗斯,很有名,90年前就更有名——就算没有列宁同志有名,也是差不多的,肯定比斯大林有名得多。此人便是当年的契卡主席,契卡就是ВЧК,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
    12-06 列宁
  • 斯大林为何被指为杀列宁的嫌凶?列宁死亡之谜
    斯大林谋杀了列宁?斯大林为何会被指为谋害列宁的嫌凶?一些学者认为,从他们的种种嫌隙入手,或许能找到头绪。不过,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列宁遭斯大林毒杀的论调,在学术界属于非主流观点,俄罗斯国内对此的质疑尤为强烈。据美国《纽约时报》消息,5月上旬,
  • 列宁卧病期间为何要向斯大林索要毒药?
    1922年5月列宁中风,由于担心致残失语,无法继续工作,要求提供毒药,以备不时之需。列宁不止一次地向斯大林、克鲁普斯卡娅、乌里扬诺娃、秘书福季耶娃等人提出过索取毒药的要求,被直接要求执行这一任务的是斯大林。政治局委员们都反对这样做,要求未被
  • 孙中山对列宁的敬仰 列宁逝世后孙中山写挽联致
    孙中山先生亲自写了“国友人师”的挽联,并在会上宣读了一篇言简意赅的悼词,抒发如潮的悲思,对列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哀悼:“中华民国十三年二月,俄国苏维埃政府领袖列宁先生之丧,孙中山长雄既与同人追悼,乃述哀词曰:“ 茫茫五洲,芸芸众生,孰为先
  • 列宁的故事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3)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
    10-17 列宁
  • 列宁被囚禁时都做了什么?
    列宁作为社会主义的倡导者,在资本家横行的时期,处境十分艰难。所以列宁曾经被囚禁,那么他在遭遇囚禁的时期都做了些什么呢?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只牛角“渐渐地变圆了、变秃了,朝着基部越缩越短,直到变得一点也不像一只犄角,只剩下一个毛茸茸的
    10-10 列宁
  • 末代沙皇被列宁灭门惨案 女佣厨师一个不放过
    1918年7月17日,对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罗曼诺夫家族而言,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末日”—这一天,布尔什维克军队将末代沙皇一家,以及他们的御医御厨和两名男女仆役全部枪杀!将近九十年后,沙皇的后裔们仍然对这场屠杀充满“仇恨”,要求为皇室平反。
    09-23 列宁
  • 俄罗斯档案列宁为何要严厉批评孙中山?
    列宁和孙中山两人从未谋面,但仔细探寻两者的关系,却耐人寻味。孙中山自1896 年“ 伦敦蒙难”后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国革命家,对中国事态一向关心的列宁也把目光投向了他。辛亥革命爆发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对于中国的辛亥革命采取的是支持的立场。
  • 列宁的妻子是谁?列宁的夫人是怎么死的
    苏联“国母”克鲁普斯卡娅不仅是列宁的夫人,还是他的老战友,老布尔什维克,也受过良好的教育。革命功成后,位列人民委员,资历和声望远远超过当时的斯大林。她之所以死于斯大林手下,是因为列宁阻止他走向权力巅峰,而且这一正式证据在克鲁普斯卡娅一人之手
    08-01 列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