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谈蒋介石如何用心机手腕当上黄埔军校校长

   2020-10-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黄埔军校校长,在当时的国民党内并非是特别显赫的职位,然而对蒋介石来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却是他政治生涯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契机。正是以此为跳板,蒋介石才得以飞黄腾达,进而跃向权力的巅峰。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并非如一般人所想的那样顺理成章

黄埔军校校长,在当时的国民党内并非是特别显赫的职位,然而对蒋介石来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却是他政治生涯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契机。正是以此为跳板,蒋介石才得以飞黄腾达,进而跃向权力的巅峰。

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并非如一般人所想的那样顺理成章,而是处心积虑,耍弄各种手腕才获得的。

A、赴苏俄考察

1922年8月下旬,共产党人李大钊自北京来到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的寓所,与孙中山讨论振兴国民党、振兴中国的问题。

同月,孙中山通过李大钊,邀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由国民党主要人员出席的会议上,阐述发动群众运动和改组国民党的意见。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派代表团去苏俄考察,以便建立一支新军。

1923年2月21日,孙中山由上海回到广州,准备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当天在东郊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府,任命蒋介石为大元帅府参谋长,命其速来就任。

蒋介石接到命电,却迟迟不归,直到4月20日才抵达广州就任。然而,到任不足3个月,因为不称心,便于7月20日“愤而辞职”,离开苦战中的孙中山,回避香港。

身居香港闹市的蒋介石,听到孙中山与苏俄代表协商已定,将组团赴苏俄考察的消息,他怦然心动,遂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俄罗斯。他按捺不住心头急迫,立即给大元帅府秘书长杨庶堪写信,毛遂自荐,表达自己急欲赴苏考察的强烈心愿:“为今之计,舍允我赴欧外,则弟以为无一事是我中正所能办者……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极独善,以求自全……”

国民党组团赴苏俄考察,主任代表即代表团团长的人选,最有资格的莫过于廖仲恺。廖仲恺最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也是最受孙中山信赖的忠诚同志,实为孙中山左右的核心人物。

也许是廖仲恺要随时协助孙中山处理政务,实在难以脱身率团,也许是为了安抚蒋介石的情绪,孙中山最后答应由蒋介石为主任代表,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俄考察军事。代表团成员为王登云、沈定一,以及共产党人张太雷。

后来蒋介石得以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与被派赴苏俄考察有很大关系。

1923年8月16日,蒋介石一行乘“神田丸”号轮船自上海出发至大连,乘火车由东北地区出境,经西伯利亚铁路,于9月2日下午1时抵达莫斯科,开始对苏俄新式军队进行实地考察。

同年11月29日,代表团循原路线回国。

B、负气出走

蒋介石于12月15日上午9时回到上海,随即去拜访了盟兄张静江,当天下午,给孙中山寄了一份《游俄报告书》后,便登船回奉化老家。

孙中山对蒋介石此举很不满意。这期间,苏联派驻广州的常设代表鲍罗廷早已到达,计划筹办军校已有了眉目,孙中山有意让蒋介石出任军校筹备委员长,可蒋偏偏不来。

孙中山便让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等人连发6封电报催蒋南归。蒋介石接到电报,继续在溪口慈庵呆了两周,直到1924年1月16日才回到广州向孙中山复命。1月24日,蒋介石受命为军校筹备委员长。

此时,适逢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蒋介石虽然也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备受冷落,大会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24人中没有蒋介石扮演的角色。候补中央委员17人中也没有他蒋介石的名字。蒋介石心中闷闷不乐,一气之下,于1924年2月21日留书请辞,“拂然而行”。

当蒋介石带着娇妻陈洁如来到上海西藏路张静江公馆时,张静江显得非常讶异。他不解地问蒋:“介石,中山先生器重你,委托你办军校,也就是将本党之命脉交由你,责任重大,你理应尽力才是,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上海?”

“静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常委打算让孙先生兼任校长,而孙先生属意程潜和许崇智,只让我和李济深为副校长,我实在不愿意给人家做嫁衣裳!”

蒋介石这句话总算让张静江明白他负气出走上海的真实意图。

“你回去,”张静江见自己盟弟受如此委屈,便一拍桌子:“我马上给孙大炮写信,校长之职非你莫属。”

张静江、蒋介石都曾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两人义结金兰,换贴拜把,情深意笃,利害相关。刚才张静江对蒋介石讲的那番话并非是口出狂言,他与孙中山的交谊确非寻常。

蒋介石原以为他这一走了之,可以使军校办不起来。然而,在蒋负气出走后,孙中山即命廖仲恺代蒋职,继续筹办军校事宜。同时,于2月29日亲自电陈蒋介石复职。

3月2日,蒋介石曾给孙中山写了一封长信,信中他端出了陈其美(陈英士)。

陈其美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蒋介石正是由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并与孙直接牵上线的。于是,他在信里用标榜自己与陈其美的关系,希冀打动孙中山。

一番表功之后,他便将话挑明了:“如吾党同志果能深知中正,专任不疑,使其冥心独运,布展菲材,则虽不能料敌如神,决胜千里,然进战退守,应变致方,自以为有一日之长,断不致临时纷乱,乃陷危境……”最后,他进一步要求:“先生不尝以英士之事先生者期诸中正乎,今敢还望先生以英士之信中正者而信之也。”

蒋介石在信中答应孙中山于日内起程。实际上,他是先应付过去,至于何时动身,还要等待火候。

C、见好就收

蒋介石出走后,黄埔军校一应筹备事务,全摊在廖仲恺身上,但蒋介石挂着名,许多事情不经过他又不好决定,可他又迟迟不归。廖仲恺最后也有些忍耐不住了,不得不于3月26日电蒋:“转介石兄,归否?请即复,俾得自决。”言下之意,来与不来必须明白回话,不要说来而又不动身。不来,这边即另行考虑。

至此,蒋介石也知道,军校不会因他辞职而不办,遂以婉转的文字给廖仲恺复电:“函电敬悉,弟必来粤勿念。”并在电报中对校务做了一些安排。

因尚未获悉孙中山是否决定委任其为校长的准确消息,所以蒋介石又拖了一些日子,孙中山实在等不及了,不得不命粤军总司令、蒋的盟兄许崇智去奉化找他,并交代说,无论什么理由,蒋必须立即返回。

蒋介石见总司令、盟兄亲自到奉化,心头窃喜,但表面上仍是言不由衷地进行试探。

未等蒋介石牢骚发完,许崇智便抢过话头:“你再在溪口雪窦山里呆下去就迷糊了,世上的事全不知晓了。”许崇智一本正经地警告蒋介石:“你要再不回军校,可就坐失良机!孙先生已经发话了,若你此次不跟我回去,校长一职将考虑他人!”

蒋介石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一双机警的眼睛盯住许的脸,内紧外松地淡淡一笑,问:“先生物色些什么人?”

许崇智品了口茶,不紧不慢地拍了一下胸脯:“不瞒你老弟说,在下就是一个,可我不能夺自家兄弟的位子!”

许崇智从蒋介石的脸上觉察到他已动心了,便漫不经心地放低声音说:“先生见我不肯干,又提出要破格提拔你司令部那个上校参谋陈翰誉来当。”

“陈翰誉,他有什么资格当军校校长?”蒋介石愣着脸,几乎是拍着桌子吼道。

许崇智接着说,“还有孙先生的卫士队大队长姚观顺也在跃跃欲试,先生也有意于他。”

“哼,姚观顺!”蒋介石从鼻子里轻蔑地哼了一声,说:“一个华侨,匹夫之勇,连讲武堂都未进过,哪里懂得办现代军校。既然孙先生看不中我,我干脆再也不回广州了!”

“你看你,怎么这么讲?你不干,总得有人来干吧!”许崇智目光炯炯地盯着蒋介石的脸,见火候已到,便转换话头:“但先生对于你毕竟是偏爱的,本来就有意让你办校治军,再加上你那个盟兄张静江,又是写信又是拍电报,这么一鼓动,先生也就决定由你为军校校长了!”

“那李济深呢?”

“他只当个教练部主任,季陶兄当政治部主任!”

听到这里,蒋介石这才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此次罢职已大获全胜。

D、终任校长

蒋介石是千呼万唤始南归,终于在1924年4月21日心满意足地回到广州,于26日到黄埔军校办公。

5月3日,孙中山正式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并允诺给予他办军校在人事与财政上更多的权力。廖仲恺亦于5月9日正式出任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代表,孙中山自兼军校总理。

在孙总理、廖党代表之下,蒋介石名列第三。直至次年,孙、廖相继辞世后,蒋才真正坐上黄埔军校第一把交椅。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