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明朝正德年间诛杀太监刘瑾另有幕后人

   2020-04-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把太监刘瑾送上断头台的他的同伙,是正德朝“八虎”之一的张永,但在幕后为其出谋划策的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名叶良辅的商人。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宦官刘瑾是个大权奸,他原是东宫的一个小太监,少年天子朱厚照登基后,刘瑾玩弄权术,窃取了司礼监及东、西厂之权

把太监刘瑾送上断头台的他的同伙,是正德朝“八虎”之一的张永,但在幕后为其出谋划策的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名叶良辅的商人。

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宦官刘瑾是个大权奸,他原是东宫的一个小太监,少年天子朱厚照登基后,刘瑾玩弄权术,窃取了司礼监及东、西厂之权,继而结党营私,废除朝纲,又罗织罪名,大肆陷害忠良,朝中数以百计的大臣,或被打成奸党欲治死罪,或被削职为民赶出朝廷,或被迫告老还乡致仕归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讥为“刘皇帝”与“站皇帝”的大奸宦,不到三年,就落马被处以极刑。据说刘瑾就刑时被千刀万剐,刽子手割了七千多刀,三天后才死去。把刘瑾送上断头台的他的同伙,是正德朝“八虎”之一的张永,但在幕后为其出谋划策的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名叶良辅的商人。

叶良辅,字国宾,号一峰,明代中期东山北叶人,“钻天洞庭”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叶氏世居白沙纪革及陆巷蒋湾等村,良辅为宋代名臣叶梦得六世孙,廿八公叶埜第七子。良辅祖上世代商贾,家境殷富。明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强令天下富民实京师,其祖叶新应募赴京,遂落籍顺天宛平县得胜关,以大户氏称之。少废举子业,至山东临清承世业,商贾棉布、青靛、染料诸货,因他善于经营,家业隆隆日起,资越饶。他为人豪迈,饮酒五斗勿乱,轻财好义,喜救人危急。正德年间,临清等地遇到饥荒,良辅将燕赵之人欠他的十万两白银的债据全部烧掉。有少弟者多酒而不能治生,他以祖业送之。其筑室于铁拐峰之阳时,土木方兴,有工匠造私器,被家童发现后告知主人,他却不以为然,说此事我知道。工匠很惭愧,私自造之事绝。邑有大役,良辅赈济之。有人劝他装穷推掉赈济之任,良辅奋然曰: “吾徼天幸,以匹夫积镪资巨万,吾不胜此谁当胜者。”

正德初年,叶良辅在京捐资官光禄寺署丞,光禄寺是一个执掌朝廷祭祀、宫廷饮食等事的机构,设有寺卿、少卿、署丞等官职。良辅官职不高,却同正德初 “八虎”之一的张永友善,始张资乏常求于良辅。时朝中刘瑾专权,大肆陷害排斥忠良,连老皇帝临终托孤的阁臣谢迁、刘健及帝师王鏊也不能免幸。不久,张永与刘瑾发生了矛盾,张永饮酒间问计于良辅。良辅乘机说,刘贼不除,国无宁日,公公也将吉凶难料,今乘上(皇上)爱足下,宜早为计也。张永问,今刘太监同圣上形影不离,朝中及皇帝身旁尽布耳目,唯恐有人接近圣上告其状。良辅施计告之曰:“天下大事未有失权失宠而能办者,足下宜请于上,出镇大藩或辽或蓟,要于近不要于善,当陛辞时涕泪横流,极言瑾奸状。伺归朝之日,复极言之,未有不得者也。”意思是天下办大事的,一定要有朝廷信任,如今你同刘逆都是圣上最亲近的人,可向皇上请求出使辽蓟,当有机会接近皇上时,心不能软,要极言刘贼的罪状,如皇上不接受,要磕头痛哭流涕使圣上相信你的忠心,这样做定能成功。张永转忧为喜,顿首称善,并与良辅义结兄弟。

机会终于来了,不久,宁夏安化王朱寘璠以讨刘瑾为名造反,朱厚照亲点张永监军西讨,张永率领3万征讨大军至宁夏与陕西交界处接俘,然后班师回朝,在城外候旨献俘。叶良辅赶到大兴,为张永接风。密室中良辅举杯曰:“张公公危在旦夕也!”张永大惊说,如今天子信任,功成名就,谁敢害我。良辅苦笑一声说: “亲足也。”接着分析给张永听,他立下这样的大功,必定引起刘瑾的妒忌,刘逆日夜伺候在万岁爷近旁,皇上一日不见他,便一日不乐,日后总能罗织罪名,置你于死地。张永惊出一身冷汗,继而又神秘地告诉叶良辅,他已有准备,但成败未知。

据史料记载,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十日,张永献俘结束后,皇帝在宫中置酒犒劳张永等功臣。开始因刘瑾陪伴在旁,无法奏疏其罪。也是天意要灭逆贼,酒至夜半,一向谨慎的刘瑾忽感身体不舒,料无他事便起身告退。张永立即跪拜在地,呈上刘瑾欲谋反的奏疏。皇帝马上亲自率领校尉前往刘宅,果真在刘瑾家里抄出了衮服蟒袍、刀甲弓箭、金印玉带等违禁物,尤其使正德帝不能容忍的是在刘瑾随身携带的折扇中,发现了一把利刃,定是想等时机成熟杀君夺位。刘瑾被擒,灭门九族,世人皆归功张永,而不知其出谋划策者洞庭山叶良辅也。

为答谢叶良辅谋划之功,张永欲奏请给良辅报功,被婉拒。欲以良辅次子继之,又被拒绝。良辅深知宦官当权,天下必乱,事成即归故里,在后山铁拐峰下度过余生。

 
标签: 明朝 太监 正德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