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汪精卫如何泡到白富美 汉奸汪精卫爱情故事

   2020-10-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提起汪精卫,想必大多数人都曾“久仰”他的大名,也都会恨他恨得牙根疼,他就是中国头号大汉奸,换句话说,是汉奸的集大成者。而他的妻子陈璧君,也“妻因夫荣”“赫赫有名”。当然,汉奸不是天生的,从没听说过哪个人一生下来就是汉奸。汉奸再怎么着也是人,

提起汪精卫,想必大多数人都曾“久仰”他的大名,也都会恨他恨得牙根疼,他就是中国头号大汉奸,换句话说,是汉奸的集大成者。而他的妻子陈璧君,也“妻因夫荣”“赫赫有名”。当然,汉奸不是天生的,从没听说过哪个人一生下来就是汉奸。汉奸再怎么着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有时甚至也会上演出一场羡煞旁人的爱情故事。

热血爱国青年

前面说过,没有谁是天生的汉奸,而汉奸也可能曾是爱国青年。如此说来,汪精卫就中枪了,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且中枪中的千疮百孔,体无完肤。

汪精卫,本名汪兆铭,精卫是他的笔名,因敬佩“精卫填海”的精神而取此笔名。1883年,他出生在广东,父亲是个不得志的文人,虽也在广东做过幕僚,但毕竟是个小差事,薪俸不是很高。为了保全仕宦人家的体面,他们的日子过得相当清苦。在汪精卫十三四岁的时候,父母相继离世,他只好跟着同父异母的哥哥在一块儿生活(这一点很像牛郎和包拯,只不过他的运气要稍好些,哥哥嫂嫂相对善良)。

自古英雄多磨难,这句话是相当有道理的。出身贫寒的汪精卫奋发刻苦,不仅中了秀才,而且在1904年考上了留日官费生。别说在当时,就是在当下,对于一个贫家子弟的草根来说,这也是一件光耀门楣、令人兴奋的事。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年轻时期的汪精卫是个的的确确、地地道道的爱国青年兼文艺青年,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

青年爱国于国于民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大部分爱国青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脑子容易发热犯浑,受到刺激控制力稍微一弱就容易莽撞行事,汪精卫也不例外。

孙中山于1910年2月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长堤会议,并做出决定,暂时中止不成熟的起义活动,改为厚蓄实力。但是,青年汪精卫并不这样想,而且还对组织开始产生怀疑。3月份,汪精卫就贸然去行刺清政府的摄政王载沣,因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清廷迫于压力不得不释放政治犯,汪精卫也在此列。身为文艺青年,他在狱中作的一首诗“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更是让他声名鹊起,为人所知。

汪精卫

富家千金小姐

与汪精卫相比,他的老婆陈璧君的家境就好得多了。陈璧君,又名陈冰如,是一个标准的白富美。她1891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其父是南洋巨富陈耕基。

陈璧君15岁时在当地华侨小学毕业。她在华侨小学读书时就喜欢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随后,她进入当地的璧如女校读书。陈璧君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而且从小对政治十分关心。

当年,孙中山由日本来到马来西亚槟城,并且在槟城建立了同盟会分会。对政治一向充满热情的陈璧君在老会员的推荐下,成为同盟会的会员,而且是年龄最小的会员。

在女校读书期间,陈璧君经常在同盟会的机关报上看到笔名叫“精卫”的人写的文章,如《民族的国民》《驳革命可以瓜分说》等,这些文章写得非常好,说理透彻,文笔犀利。陈璧君非常佩服作者的洞察力,对此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并且在对这个人好奇的同时也渐生了好感。

白富美钟情于穷小子

要说两个人的真正见面,则是在北京的照相馆里。1910年年初,革命党人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在北京琉璃厂马神庙胡同内成立了一家照相馆,作为革命党人的秘密机构。照相馆里的同盟会员就有汪精卫和陈璧君,其次还有黄复生、罗世勋等人。

在此期间,经同盟会分会长吴世荣介绍,陈璧君见到了她仰慕已久的汪精卫。初次见面,她的芳心就被眼前这个气质不凡、长相英俊的男人俘获了。

没过多久,她开始向汪精卫表白,然而却遭到了汪精卫的拒绝。可是陈璧君并没有死心,她甚至追随汪精卫去了日本。当同盟会为活动经费发愁的时候,她又慷慨解囊,把家里给她的钱全部拿出来作为同盟会的活动经费。

然而使汪精卫真正动心的是1910年他行刺摄政王被捕入狱时,陈璧君对他的不离不弃。这是极为可贵的。

汪精卫被捕后,陈璧君立刻就坐不住了,四处找人设法营救。有一次她买通狱卒,给汪精卫送去了十来个鸡蛋,并且带去了一封长信,信中表达了她对汪精卫的思念、关心之情。汪精卫见信后自是无比地激动。试想,哪一个男人不为这般关心自己的女人感动呢?

于是汪精卫咬破手指在信纸背面写道:“信到平安”,并且满怀深情地回了一首题为《金缕曲》的词。词曰: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瘦。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这首词可谓写得平淡无奇,几乎没有亮处,但是真实地表达了汪精卫彼时彼刻的感情。然而对于陈璧君的信,汪精卫害怕牵连到陈璧君,想撕毁,却又不忍心,就把信吞了下去。汪精卫出狱后,此事也一时成为佳话。

亡命鸳鸯未得善终

就是这样一对革命鸳鸯、爱国同志,在后来的道路中却双双沦落为汉奸,不由得让人为之惋惜,也使得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鲜有人知。不由得让人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那首诗来: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人生选择的道路不同,命运当然也就不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事有因必有果,做了坏事的人就要自食其果。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情恶化,一命呜呼。在其死后,日本军方把他的尸体运到了南京。

在日本军警的监护之下,汪精卫被葬在他生前就已选好的梅花山麓墓地。梅花山位于中山陵左侧,是紫金山的一部分,因梅花多而得名。此处环境清幽,鸟语花香,是块风水宝地。

汪精卫的坟墓内窑为圆形,直径一丈四,墓壁上镶嵌着大理石。陈璧君自知他们夫妇二人作恶多端,卖国求荣,为世人所不齿。为免遭不测,陈璧君亲自布置汪精卫的坟墓,在棺木下葬之后,将五吨坚硬的碎钢块掺在混凝土内,然后浇灌成厚厚的墓壳。

陈璧君为了汪精卫墓地的安全可谓是煞费苦心,但终究还是在劫难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蒋介石听闻汪精卫葬在梅花山上,大为恼火。他当即给何应钦下令,马上平坟。

何应钦接到命令后,马上派出工兵营秘密开展平坟工作。1946年1月21日夜,随着一声巨响,汪精卫“铜墙铁壁”般的坟墓被炸个稀巴烂。坟墓炸开之后,人们发现汪精卫的尸体由于做了防腐处理,依然保存完好。但是,其尸体不久便被送往清凉山焚尸扬灰。

与此同时,汪精卫遗孀陈璧君的日子也不好过。处理好丈夫的丧事后,陈璧君回到了广东。在广东,她还想借着当时已是广东省长的妹夫褚民谊继续把持广东事务。但是随即而来的日本投降,也就意味着陈璧君末日的来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后,蒋介石方面开始对陈璧君及褚民谊等汪精卫羽翼实施抓捕行动。不久,陈璧君和褚民谊在广州被国民党军统诱捕,随即被押往南京,关进了宁海路二十五号看守所,开始了铁窗生活。

当时江苏省的省会是苏州,江苏省的高等法院也设在那里。根据国民党政府关于被捕汉奸一律送各地高等法院审判的决定,1946年2月,陈璧君等人被押往苏州,关进了著名的狮子口监狱。

经江苏省高等法院数次提审后,宣判“陈璧君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生。全部财产,除酌留家属必须生活费外,全部没收”。

法庭宣判后,陈璧君虽不服,但是表示绝不上诉,以示她也有受死的勇气。因此陈璧君一直被关押在苏州的狮子口监狱。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政权已是岌岌可危,4月份,我百万雄师过大江,同月苏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面接管苏州后,陈璧君从狮子口监狱被押解到公安局看守所。上海解放以后,又从苏州押解到上海提篮桥监狱。

9月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京召开,陈璧君的昔日好友宋庆龄、何香凝找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为陈璧君说情。毛主席和周总理表现出共产党人大度的一面,表示只要陈璧君肯写个认罪声明,就可以将她特赦。

当天晚上宋庆龄与何香凝就开始给陈璧君写信,由宋庆龄执笔。但是当信送达到陈璧君的手中时,陈璧君沉默多时,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也无错可认,于是表示拒绝,并且愿意在囹圄之中度过晚年。

由于陈璧君先前早已攒下了一身的病,1959年6月17日,因大叶性肺炎引起心力衰竭,死于上海提篮桥监狱医院,享年六十八岁。由于陈璧君的子女在解放前都已亡命海外,她在上海没有直系亲属,尸体由儿媳的弟弟代为收敛火化,骨灰送至广东。

翌年,陈璧君在香港的子女派人到广州认领骨灰。同年秋天,陈璧君的子女将其骨灰撒入香港附近的大海。纵观汪精卫、陈璧君一生,有着华丽的开始,却是悲惨的落幕,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他们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地坚持着所谓的“曲线救国”,不顾万千人民之感受。

后世竟还有人为其鸣不平。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没几个人甘心于受他人驱使,可是为什么又要受他人驱使呢?一是为了安身立命,二是为了贪图荣华富贵。说汪精卫是曲线救国,想着以后能够反扑逆袭,可是试问,有几个奴才不是这样想的呢?所以说,这是天下奴才的共性,汪精卫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汪精卫、陈璧君

退一步说,就算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当发现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时,仍不思悔改,不肯浪子回头,就大错特错了。因此他们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埋单,遭到世人的唾弃。陈璧君在被捕后依旧执迷不悟,直到晚年的最后几个年头,才幡然悔悟,但是为时晚矣。因为无论在共产党一方,还是国民党一方,他们都早已被钉在了出卖民族利益的耻辱柱上。

 
标签: 民国 汉奸 汪精卫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