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时务的典型李严 以纵横见长的他却想主政

   2020-11-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严,幽州人,原名让坤,在刘守光手下做刺史,后来做了庄宗的客省使(中央负责外交接待的官员)。李严为人聪明机敏,多才多艺,弓马娴熟,知书识礼,能言善辩。同光三年(925年),李严出使前蜀,向皇帝王衍述说后唐的丰功伟绩,音辞清亮,蜀人为之震动。

李严,幽州人,原名让坤,在刘守光手下做刺史,后来做了庄宗的客省使(中央负责外交接待的官员)。李严为人聪明机敏,多才多艺,弓马娴熟,知书识礼,能言善辩。

同光三年(925年),李严出使前蜀,向皇帝王衍述说后唐的丰功伟绩,音辞清亮,蜀人为之震动。枢密使宋光嗣置酒宴请李严,问起中原的情况。李严答道:“前年当今天子在鄴都建立国号,自郓州奔趋汴州,到平定天下,总共用了不到十天时间,梁国降卒多达三十万。我国疆土东至大海,西至甘、凉二州,北至幽陵(即幽州),南至闽岭,四方万里,莫不臣服。而淮南杨行密以其几代之强盛,凤翔李茂贞乃前朝旧臣,都要遣子进宫为质,俯首称臣。至于荆、湖、吴越等地,都忙不迭地进献贡赋珍奇,甘愿做我国治下的藩镇。当今天子德威并施,天下一统,乃大势所趋啊!”宋光嗣道:“荆、湖、吴越等地的情况我不清楚,凤翔李茂贞是我蜀国的姻亲,此人反覆无常,怎可轻信?契丹日益强盛,你们难道不感到担忧吗?”李严反问道:“契丹与伪梁国哪个更强?”宋光嗣回答道:“契丹略差一些。”李严这才说:“我大唐灭梁如摧枯拉朽,何况势力还不如梁国的契丹呢!唐兵遍布天下,动用一镇的兵力,就可以将四夷灭种。老天既然生出四夷之族,并不在我中原九州之内,从古至今,历代帝王都任其自生自灭,而不去管他们,是不愿穷兵黩武啊!”这一通论述,把后唐得天下的正义、势力强大吹到天上去了,难怪蜀人都被吓得一楞一楞的。

前蜀君臣庸暗,恃险偏安一隅,穷奢极欲。李严从前蜀返回后,力谏庄宗攻取蜀地。这时,庄宗想起当初曾派李严用名马到蜀地交换奇珍异宝以充斥后宫,而前蜀很有现代意识,严禁珍奇物品出口,能出口的,就被称作“入草物”,就差说“垃圾”了。李严估计不会走私,当然一无所获。旧事勾新恨,庄宗怒道:“东西送到中原,就叫‘入草’,王衍迟早也得成了‘入草人’!”于是庄宗下定决心伐蜀。

同年冬天,派魏王李继岌西征,以李严为三川招讨使,与康延孝带兵五千先行,所过州县望风而降。王衍散布消息说“李严来了我就投降”。李严大喜,骑快马到达益州。王衍倒真听话,当天就投降了。

后来,镇守蜀地的孟知祥逐渐有谋反自立的迹象,安重诲就想找个人压制他。李严毛遂自荐,要担任西川兵马都监。临行前,李母说:“以前,伐蜀的主意是你出的,蜀人恨你入骨,现在你还要去,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了!”李严置若罔闻。

孟知祥曾经救过李严的命,现在李严反而要骑在他的头上,搁谁也不爽。蜀人知道李严要来,更是恨得牙根痒。李严一到蜀地,孟知祥立即以蛊惑朝廷之名杀了他,起兵自立为帝,国号蜀,史称后蜀。李严也只作得个孟知祥谋反的由头,祭旗的牺牲。

本身只能做个纵横之士,接引之臣,却非要把自己当经纬天下的诸葛孔明,不识时务。

 
标签: 李严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诸葛亮是如何废掉托孤重臣李严的
    同年冬天,二次北伐开始,蜀军围陈仓,但是由于军粮耗尽再次无功而返。次年的建兴七年(229),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军,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
  • 诸葛亮离间计贬李严 背后到底有何阴谋?
    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但在第三次北伐中因造诸葛亮的谣被贬为平民,那么历史对于这次造谣依据是什么呢——读《三国志·蜀书》的一点疑问李严,又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原为刘璋手下。刘备入蜀时,曾在绵竹与刘备抗衡。后降于刘备。刘备死时,托孤于诸葛亮
  • 解密李严与诸葛亮谁才是刘备真正的托孤对象
    现在网络上说起刘备托孤之事,不少网友都会谈论起诸葛亮斗争李严,烛影斧声强调荆州派系矛盾,彷佛误会李严为诸葛亮上司,曲解刘备重用李严胜于诸葛亮。然而仔细分析诸葛亮与李严官职高低,娓娓道来彼此的主从关系,再从刘备临终遗嘱的安排,李严实在没有立场
  • 李严和诸葛亮关系如何 李严因何罪被斩
    新三国李严在新版电视剧《三国》中,李严这一人物形象大体上还是遵从了历史上的真是形象。原是刘璋手下,在绵竹投降刘备,刘备临终前接受托孤遗命,最后也是因为在诸葛亮出岐山时运粮不力获罪被贬为庶民。只是其中有了很多细节上的描写和刻画。建安十八年,刘
  •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李严废为平民?李严被废之迷
    三国时期,蜀国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身为刘备托孤重臣的李严,被诸葛亮上表废为庶人。这件事在蜀国内部影响很大。也成为当代许多历史学家和学者们所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李严究竟是为什么被诸葛亮废为庶人,这其中的原因究竟如何呢?我对这个问题谈
  • 刘备托孤对象李严为何会被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
    三国时,由于蜀汉未置史官,因而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书档案。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对魏、吴的资料颇感顺手,分别撰写了30卷和20卷;对蜀,则因资料欠缺而只撰写了15卷。简洁的文字记载后来虽经裴松之作了大量的注释,仍常有语焉不详的感觉。读《三国
  • 李严深受刘备信任诸葛亮称其堪比陆逊最终背叛
    李严出场是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当时刘备已攻下雒城,刘璋派遣妻弟费观镇守绵竹。临行前,费观保举了一人一同领兵前往,这个人便是李严。书中交代,李严字正方,荆州南阳人。李严来到绵竹后,正逢刘备大军兵临城下。李严被伏兵团团包围,缴械投降。李严
  • 历史诸葛亮如何施计清除了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
    诸葛亮为什么直到死才把政权还给刘禅呢?大概有如下原因。第一,诸葛亮的确是任重而道远,刘备战败而死,不仅仅是丢了一个荆州那么点代价。蜀国自刘备死后,人心不安,士兵数量急剧下降。这都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诸葛亮的《出师表》里谈到:“先帝知
  • 揭秘李严和诸葛亮的真实关系
    三国李严李严,字正方,三国时期南阳人,后改名为李平。李严早年为郡守中的小官,因为能干而被人称道。荆州刘表调李严前往各处任职,后又被刘璋任为成都县令,皆是以才干被人称赞。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严率军投降刘备,成了刘备的将军,为成都的平
  • 揭秘诸葛亮用什么方法废掉托孤重臣李严的
    同年冬天,二次北伐开始,蜀军围陈仓,但是由于军粮耗尽再次无功而返。次年的建兴七年(229),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军,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