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难敌!历史上真实的瓦岗寨四大骠骑猛将

   2020-03-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众多起义军中,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势力最为强大,他们麾下猛将如云,曾一度具备一统天下的潜力。617年李密成为瓦岗寨的首领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加入,实力大增。李密在军中挑选出的骁勇善战八千人,分左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众多起义军中,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势力最为强大,他们麾下猛将如云,曾一度具备一统天下的潜力。617年李密成为瓦岗寨的首领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加入,实力大增。李密在军中挑选出的骁勇善战八千人,分左右卫,由四员骠骑猛将统领,称为“内军”。李密曾得意地言道:“此八千人可当百万”,“内军”作为瓦岗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统领他们的骠骑猛将自然也是瓦岗寨最勇猛的将领,他们都是谁呢?

1.秦叔宝

名为秦琼,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的曾祖父秦孝达、祖父秦方太、父亲秦爱都曾在北齐担任文官。隋炀帝大业年间,秦琼在隋将来护儿帐内为将,“勇悍有志节”,深得来护儿的器重。隋末时,秦琼跟随隋将张须陀镇压各地农民起义。

614年张须陀、秦琼率领1万人与起义军卢明月的10万人在下邳遭遇。张须陀欲命人率领千人偷袭敌营,“人皆莫对,唯叔宝与罗士信请行”。秦琼、罗士信率部纵火焚烧三十栅,“烟焰涨天”,与张须陀合兵大破义军,“明月以数百骑遁去”,秦琼名声大噪,以勇气闻名于世。此后又在平定孙宣雅起义军中“先登”,因功被封为建节尉。

隋朝大势已去,任何人都无力回天。616年张须陀所部在荥阳被李密的瓦岗军击溃,张须陀被围战死,秦琼率领残部投靠隋将裴仁基(隋唐小说中裴元庆之父的原型)。不久后裴仁基“以武牢降于李密”,李密得到秦琼后大喜,封他“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从此秦琼成为内军四骠骑之一。

不久后李密与宇文化及在黎阳童山展开决战。激战中李密身中流矢,坠马晕倒,左右全都逃散,追兵赶上。危急时刻,“唯叔宝独捍卫之,密遂获免”,“叔宝又收兵与之力战,化及乃退”。实力大损的李密此后又与王世充决战遭到失败,秦琼等人被俘。王世充封秦琼为龙骧大将军。

秦琼等人不屑于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不久后就投靠唐朝。李世民“素闻其勇,厚加礼遇”,封为马军总管,此后秦琼先后“从征于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最居多”;“从破宋金刚于介休”;在平定王世充之战中,担任先锋;虎牢关之战中,秦叔宝率领数十人率先冲破敌阵。

李世民率军出征时,每当敌军中有“骁将锐卒”耀武扬威,就派秦叔宝前去。秦琼“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堪为一员猛将。626年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此后他的身体多疾病,638年秦琼病死,被追封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643年秦琼画像入凌烟阁,位居第二十四位。

2.程咬金

字义贞,后改名为程知节,589年出生,济州东阿人,他的父祖是北齐的地方官员。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后来天下大乱,便组织“民团”,保卫乡里。之后就加入了李密的瓦岗寨,成为内军骠骑将领之一。

618年9月李密与王世充在邙山决战,激战中瓦岗军的裴行俨中箭落马,程咬金上前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两人共乘一马撤退。王世充追兵用槊来冲击他,反被程咬金将槊折断,斩杀追者。但李密大势已去,随后王世充收编了程咬金、秦琼等瓦岗寨的猛将,但程咬金等人十分厌恶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与秦琼等人在阵前倒戈,投向唐军。

此后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追随李世民出生入死,“从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搴旗先登者不一,以功封宿国公。”626年程咬金参与玄武门之变,被封右武卫大将军。643年入凌烟阁,位居第第十九。唐高宗时期,67岁的程咬金还曾率军征讨西突厥,但此时这员猛将已是暮气沉沉,最终错过战机。

665年程咬金于长安怀德里的宅邸中病死,时年77岁。唐高宗下令追封为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3.罗士信

603年出生,齐州历城人,与秦琼为同乡,他的经历也与秦琼交织在一起。隋末天下大乱,十四岁的罗士信便跟随秦琼在隋将张须陀麾下。当时张须陀见罗士信年纪小,认为他身体弱,不能穿着笨重铠甲,因此不允许他上战场。罗士信十分生气,于是穿了两件重甲,背着两个箭壶,飞身上马,直到此时张须陀才同意。

果然罗士信不愧是一员猛将,潍水之战中,敌人刚刚摆好阵势,罗士信一马当先,“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死数人,并斩下一人的首级,用长矛挑着首级在阵前巡走,起义军大惊,不敢上前。张须陀趁机率军冲锋,大破义军。此后罗士信与秦琼在下邳之战中,突袭敌营,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罗士信作战有个习惯,他每杀一人,就割下敌人鼻子揣在怀里,返回后,来检验杀贼的数目。张须陀对罗士信非常欣赏,将自己的战马送给他,并让罗士信随侍左右。每次作战,张须陀身先士卒,罗士信紧随其后。就连隋炀帝对他们二人也非常欣赏,命人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斗的场面。

不久后张须陀被李密所杀,罗士信、秦琼先投奔裴仁基,之后有跟随裴仁基归顺李密,成为内军骠骑之一。在随后的李密与王世充的决战中,罗士信冲锋在前,因身被重创被捕,王世充“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此后罗士信逐渐对王世充不满,于619年7月趁出征的机会,率军归顺唐朝。620年罗士信跟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罗士信率兵智取千金堡。王世充平定后,罗士信因功被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

622年2月罗士信跟随李世民讨伐河北的刘黑闼。当时洺水人以城来降,李世民派遣罗士信率领数百人守城。入城后,突遭刘黑闼重兵包围。当时天降大雪,援军救援不及,最终经过数日苦战后城陷,“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士信词色不屈,遂遇害,年二十”。

李世民非常悲伤,“购其尸以葬,谥曰勇”。罗士信生前与裴仁基关系友善,洛阳平定后,罗士信“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并说:“我死当墓其侧。”最终李世民帮他实现了心愿,陪葬在裴仁基墓旁。

4.裴行俨(小说中裴元庆的原型)

在上文中曾多次提到了一个的名字-裴仁基。他是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字德本,出身北周官宦之家。他本人曾参与隋朝平陈、讨伐吐谷浑、征讨高丽等战役。隋朝末年,裴仁基奉命讨伐各地农民起义,曾多次立下战功,但被监察御史萧怀静牵制,无奈之下率领秦琼、罗士信以及他的儿子裴行俨(小说中裴元庆的原型)等猛将归降李密。

李密对裴仁基父子非常优厚,封裴仁基为河东郡公,骁勇善战的裴行俨为绛郡公,骠骑之一。不久后李密与王世充决战,战前李密拒绝了裴仁基的合理建议,采取单雄信等人的主张,与王世充正面决战。决战中,裴行俨不惧危险,冲锋在前,被乱箭射中,被程咬金所救。

战后获胜的王世充收编了李密的旧部,“世充以其(裴仁基)父子并骁锐,深礼之”,并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裴行俨。并封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骁勇善战,每次作战都所向披靡,素有“万人敌”之称。但王世充心胸狭隘,对他们父子非常猜忌。

619年5月裴仁基决定先采取行动,于是联合一些人准备趁王世充吃饭时,采取断然措施,将其刺杀。不过计划泄露,裴行俨遂与父俱为王世充杀害。620年5月,王世充被李世民消灭。裴仁基有一幼子活了下来,名为裴行俭,是唐高宗时期的一员名将。

 
标签: 猛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猛将纪灵纵有军事才能选错明主也是枉然
    纪灵是三国时期的猛将,在三国前期出场,他是袁术手下的大将。在当时的中原地区,袁术的势力是最大的,袁术占领着河南和安徽一带的地区,并且他的父祖都是汉朝的三公,因此有很多的门生故吏,当时有很多人去投靠袁术。三国纪灵是袁术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在十八
    12-31 纪灵三国
  • 探秘方腊手下四大猛将各个实力不俗!
    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今天要说的是北宋徽宗年间方腊手下的四大猛将,他们个个实力惊人!第一个、石宝他被称为“南离大将军”。使一口劈风刀和一颗流星锤,接连击杀前来征讨的梁山军队的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五员将领,还
    12-30 猛将方腊
  • 三国五大猛将 吕布徒有虚名 赵云只能跑龙套
    三国猛将排名,如果按《三国演义》说,最权威的莫过于“毛批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有个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锈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按这个排名,三国猛
  • 隋唐最被低估的一个猛将 灭突厥平吐蕃战高丽
    一部《隋唐英雄传》让太多的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男儿义气,什么叫做铁血柔肠。很多人因此而喜欢上了大唐初年的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也有很多人从此着迷于秦琼等人的英雄事迹,战场功勋。可以说,正是这一部电视剧,让太多人开始关注起奠定盛唐基调的那群人,而
  • 夏侯渊用什么武器 曹操手下猛将夏侯渊人物生平
    三国时代里,大多数武将的武器都是枪和弓,夏侯渊能骑能射,应该是拿弓箭吧,腰间应该配了把刀。据三国演义中所述,夏侯渊的武器是枪;但是在很多史书中又说他斩杀某某来看,用的貌似又是刀;在权威一点的三国志总并没提到他的武器。不过就近年来以三国为题材
  • 三国猛将吕布从没打过胜仗 还有3次背叛记录
    《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其实历史上的吕布并非如此,他除了3次的背叛,战场上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吕布是三国早期名将,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在文学作品中,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京剧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明朝开国猛将徐达为何擒贼不擒王?
    擒贼先擒王,纵马驰骋疆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是古时为将者平生难得的快意事迹。可是,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的盖世名将徐达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不稀罕这项属于武将的至高荣誉。这是为什么呢?明代有这样一件野史传闻:洪武元年(1568年)
  • 哲别曾被小郭靖所救是蒙古第一猛将病逝回师途中
    铁木真创建蒙古帝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能征善战的猛将,如木华犁,者勒蔑,速不台,忽必来等,他们既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是众多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原形。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年仅六岁的小郭靖救了一个被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术赤追杀的败将,而这个
  • 隋唐第一猛将:刺翻单雄信,空手夺槊胜元吉
    提到隋唐第一猛将,人们往往会想到小说演义中的人物,如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人,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如李元霸的原型李玄霸15岁就夭折了,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宇文成都则是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是个虚构人物;至于裴元庆的原型裴行俨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