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出色女间谍 一个人颠覆一个国家

   2020-06-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特务则非西施莫属,她因貌美而被越国将军范蠡作为越国间谍献给吴王夫差。到吴国之后,西施以美貌使吴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致使朝政混乱;同时离间吴王夫差与吴国大将伍子胥,削弱吴军事力量,为越国复兴和吴越战争中越国的胜利作出了巨

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特务则非西施莫属,她因貌美而被越国将军范蠡作为越国间谍献给吴王夫差。到吴国之后,西施以美貌使吴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致使朝政混乱;同时离间吴王夫差与吴国大将伍子胥,削弱吴军事力量,为越国复兴和吴越战争中越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寒家出美女

西施,姓施,名夷光,是春秋末年越国人,约于公元前506年,出生于诸暨苎萝山麓苎萝村。父亲砍柴卖柴,母亲浣纱织布。古时候苎萝村施姓有东西两村,夷光家住西村,所以被称为西施,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相传她天生丽质,美艳绝伦,居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之首,北宋诗人苏轼的《 火饮湖上初晴居雨 》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指的便是这位越国美女。

西施原本居住在偏僻的山村,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可能就此终老,但正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不久,美貌便把她推向了历史的前台。因为家境不好,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在溪边浣纱,和小伙伴们嬉戏打闹,虽然贫困,倒也自得其乐。但是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

公元前494年的一场吴越战争,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到吴国去做了人质,让勾践夫妇住在阖闾墓前的一间石室里,给他养马,这当然是一种羞辱和惩罚。每当夫差出行时,便让勾践在前面给他牵马,街道两旁的人都聚观取笑,指指点点。勾践把这一切都忍受下来,夫妇两人每日蓬头垢面,出入石室,很尽心地喂养马匹,对夫差更是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似乎心甘情愿地做夫差的奴隶。勾践这个人很有心计,百般讨好吴王夫差,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屈辱。据说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践前往探病,竟口尝了夫差的粪便,夫差很奇怪,问他干什么,勾践说:"臣闻尝粪便之类,可知病情的发展;味甘则不佳,味苦则渐愈,今味苦,知大王之圣躬无碍也。"夫差大为感动,想考验一下自己的儿子,叫儿子也尝尝自己的粪便,儿子面有难色。夫差叹曰:"亲如子,尚不及勾践也。"于是对勾践更加信任,不久就把他放回越国去了。勾践回国后,励精图治,一心要打败吴国。于是,他一方面训练军队、发展农业,"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他召集了大臣范蠡与文种,商量了许多灭吴之计,如怎样休养生息,怎样团结民众,怎样训练士兵,等等。大夫文种还摆出了灭吴"九术",其中有一术就是抓住"吴王淫而好色,宰佞以曳心"的弱点,贿赂吴国宰相伯嚭,献美女给吴王夫差,使他"惑乱沉湎,不领政事",放松对勾践的警惕,使越国赢得东山再起的机会。

于是勾践决定实施"美人计",在全国大肆搜罗美女,送给吴王夫差,以瓦解吴王斗志,消耗吴国力量。勾践派大夫范蠡前往民间寻觅美女,当范蠡行至苎萝山时,正碰上了在此浣纱的西施,她目如秋水,顾盼生姿,在青山绿水间显得分外迷人,范蠡当下便决定西施作为实施"美人计"的间谍送给吴王。

西施穿上绫罗绸缎,坐上了华丽的马车之后,就更显得婀娜多姿了。许多百姓为了一睹西施的美貌,都拥到郊外的驿馆去迎候,以至于路上塞满了人群。当时有一个传闻,说负责招聘西施的范大夫传令下去:要看美人的人,必须先交一文钱,于是在驿馆中设了一个钱柜收钱,那钱柜竟然顷刻而满!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希望看一眼美丽的西施!西施到了国都后,勾践亲自给她选了老乐师,教她歌舞,并让一些人教她化妆和礼仪等仪态之学以及蛊惑人心的技巧,就连探听情报的知识和技术也是必修的课程。在众多名师的调教下,西施很快便展露了过人的才情,三年下来已是能歌善舞、雍容华贵,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表现出妩媚动人的风韵。勾践实施"美人计"的时机终于到了。后来吴王夫差要在苏州建一个高台用于赏军取乐,勾践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把西施送往吴国,于是勾践派人从深山采伐了两百株大树,带上精心装扮过得西施,令范蠡送往吴国。吴王夫差本来就好色,见到貌美如花的西施立即惊为天人,对伍子胥"妹喜、妲己误国"之类的劝谏根本充耳不闻,立刻将西施纳入后宫,对她宠幸有加。

三千宠爱于一身

西施这个苎萝村的浣纱姑娘为人聪明伶俐,而且很有爱国情怀,从来也不敢忘记自己来到吴国的使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而夫差自从得到西施,对她宠爱异常,有求必应,为求得美女欢心,更是大兴土木,在虞山北麓筑姑苏台,在灵岩山建馆娃宫,终日沉湎酒色,享乐游玩,不理朝政。吴王为博得西施欢心,大动土木,劳民伤财,使吴国财力逐渐枯竭,而吴王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常常与西施一起,带着乐师们随意四处去游玩,不再理会朝政,对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的劝谏不仅不理会,反而进行训斥驱逐,渐渐地大臣们也都不敢说了,朝中风气渐渐败坏。

同时,西施充分利用她对吴王的影响力,积极配合越国的行动。为了掏空吴国的府库,耗尽它的财力,越国借口遇到灾荒,向吴国要求借贷十万石的粮食。大臣们有的反对,有的赞成,夫差一时也没了主意。回到后宫,夫差便把这件事跟西施说了,西施便趁机向夫差进言:"您平时总以英雄自许,怎么连这么点事都决定不下来呢?各国之间本来就应该相互援助,当年秦穆公不是也卖粮食给他的敌国晋国吗,并说"晋的君王有罪,晋的百姓何辜?"一个雄才伟略的国君,应该有气量、胸怀宽广才是,对敌国尚且如此何况越国还是大王您的属国呢,越国的百姓就是您的臣民,难道您让自己的臣民活活饿死吗?"这一番话说得夫差面红耳赤,第二天便下令借给越国十万石粮食。第二年,越国大丰收,便把粮食如数地还给了吴国,夫差见粮食按时归还,而且还颗粒饱满,质量很好,便下令用这些粮食做吴国来年的粮种。谁知这些粮食在吴国种下去一年后却是颗粒无收,吴国顿时陷入饥荒之中。吴国人以为这只是越国的粮种在吴国水土不服所致,他们哪里知道这些粮食早已被越国人用水蒸过,这一切都是越国人的阴谋而已,越国想以此消耗吴国的财力,造成吴国的饥荒,引起吴国混乱。

计杀大将伍子胥

吴王日益宠爱西施,荒废国事,吴国府库空虚,军队的战斗力也大为减弱,可是灭吴还有一道障碍,那就是吴国忠心刚正之臣伍子胥。他是帮助阖闾夺取王位的有功之臣,夫差得以立为太子也是他拼死在阖闾面前争来的,吴国东征西讨,称霸于诸侯,也全仰赖于他,他是夫差父子两代的功臣,在吴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伍子胥一直就认为越国是吴国的心腹大患,屡次在夫差面前和太宰伯嚭争论对越国的政策,吴王夫差虽然没听,但也还知道伍子胥是一番忠心,只是不愿意听到他的逆耳的话而已。西施明白伍子胥是她和越国的最大威胁,此人不除,吴国就难灭。但要让吴王与伍子胥交恶并非易事,于是她便与吴王宠臣伯嚭联合了起来。

当时,越国在勾践的治理整顿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也训练有素,吴王夫差也感到了威胁,曾想要征伐越国,正是在西施和伯嚭的花言巧语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后齐与吴交恶,夫差想要攻打齐国。这时,伯嚭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加上平日里西施和伯嚭总说越王是如何地恭敬吴王,对吴王绝无二心等等,此时的吴王夫差也就逐渐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而是一心要攻打齐国。而这正中越王下怀,越王希望吴国劳师费饷,进一步消耗国力,便趁机推波助澜,亲率官员前去朝贺,并赠送大批礼物,还表示愿意派出三千甲兵随吴王出征。而伍子胥不同意攻齐国,谏言道:"齐国的问题不过是一个人皮肤上的毛病,而越国才是吴国的腹心之疾。大王不应该伐齐,首要的任务应该是灭越。"可是夫差在西施和伯嚭的影响之下,早已听不进去这种话了,伍子胥见后只能无奈地叹道:"大王不听我的话,再过三年,吴国就变成废墟了。"夫差听他口出怨言,很不高兴,回后宫后又跟西施说起这事。一直以来西施就利用各种机会,一遍又一遍地在吴王耳边挑拨吴王与子胥的关系,这一次她更是趁此挑拨道:"伍子胥他是楚国人,却攻打楚国,还把故主楚平王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三百,这是何等残忍毒辣的人,您重用这样的人在身边,不觉得危险吗?他要灭越,我就是越国人,您要听他的,就先杀了我吧。"在西施一遍遍的撒娇中,吴王渐渐地开始怀疑起伍子胥的忠心来。

这时,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嚭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也乘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之间的关系。他向吴王报告说:伍子胥要谋反了。原来伍子胥屡次谏阻吴王无效,知道吴国迟早要亡,自己虽然随时准备殉国,却爱子心切,便借出使齐国的机会把儿子寄养在齐国的一个大夫家里,而齐国正是吴国的敌国,这便被当做了谋反的证据。夫差听到报告后大怒,便派人赐给伍子胥一把宝剑,命他自尽。伍子胥对着使者,慨叹道:"我辅佐你父亲成为霸主,我又让你当上吴王,你当年曾许诺要把吴国分一半给我,我从来不敢奢望,而如今你却让我自杀?"说完便仰天长啸,横剑自杀了。伍子胥死后,吴王宠信太宰伯嚭,朝政更加腐败昏暗,吴国的国力进一步削弱。至此美女西施出使吴国的间谍任务已经完成,她为越国的胜利彻底扫清了障碍。

据说伍子胥临死时曾吩咐左右说:"我死后,你们把我的眼睛放在吴国的城门上,让我看到越军是怎么打进来灭吴的。"伍子胥的话不久果真应验了。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上全部的精兵北上,到卫国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国中仅留下太子友及老弱残疾留守。勾践认为复仇时机已经成熟了,便派范蠡为大将,率兵攻打吴国,一举攻占了吴国都城姑苏,俘获了吴太子友。夫差在黄池闻此消息后,派使臣卑辞厚礼,前去越国求和。范蠡认为现在还不能一举将吴国灭掉,便同意了吴国的求和。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再次北进伐吴,吴军虽然全力迎战,但吴国的精锐早已损失在往日的东征西讨中,相比之下越国却是蓄养多年的精兵,两军交锋,吴军惨败,越军将吴都姑苏团团围住,围而不歼,竟达三年之久。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日暮途穷,不战而自败,吴王派使臣跪行至越军大营,乞求罢兵言和,遭到了勾践的拒绝,夫差自杀而亡。

在越国危难之际,西施临危受命,以美色迷惑吴王夫差,离间其君臣关系,致使吴国政局不稳,国力下降,成功地扮演了使者和间谍的角色。越国最后灭掉吴国,称霸诸侯,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西施的牺牲和奉献分不开的,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第一女间谍。对此,明代的西施祠,有副用鸟虫篆书写的对联:"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以此来称颂西施在兴越灭吴中的功绩。奇怪的是,西施并没有使用毒药之类的谋杀手段,直到夫差生命的最后一刻,西施都没有向他下手。她看起来像是个纯洁无邪的间谍,手中没有沾染敌人的鲜血,同时又极其出色地完成使命,帮助越国灭掉了吴国。

 
标签: 间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震惊!太平公主把自己情人送武则天做“间谍”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一直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特别是武则天的私生活,其中有传闻说武则天与女儿太平公主有一个共同的男宠——薛怀义。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是否如此荒淫?武则天几个男宠——太平公主将哪个情人送给武则天?武
  • 三国时代风起云涌的间谍战是怎么打的?
    说到间谍战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对情报工作有了一定了重视,到了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名将备出。越是混战越是拼资源、拼人才的时候,间谍更是不能少的。但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对三国时期最知名的间谍,似乎一直都放在了蒋干身上,但是演义毕竟
    12-29 三国间谍
  • 中国历史上的美人计 西施是出色的间谍
    西施本可以在她的小山村继续浣她的纱,颦她的眉,过她自己快乐而朴素的生活。可历史老人却不同意,觉得这是暴殄天物,于是,先让勾践上演一出“卧薪尝胆”的好戏,然而匆匆将西施扯上了历史的舞台。当初,勾践在越国境内征求绝艳美人,寻得西施时,我并不以为
  • 历史上最不成功的女间谍是谁?赔了夫人又折兵
    曹操为了防止刘协在背后做动作,曾经杀死了皇帝的两个妻子,一个是董承的女儿董贵妃,一个是伏完的女儿伏皇后。做完了这两个工作之后,曹操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刘协的思想和行动统统暴露在自己眼皮底下,当时又没有摄像头,况且即使有,也属于侵犯隐私之类的
    12-26 三国间谍
  • 玛塔哈丽 一位周旋在法德两国间的美女双料间谍
    在世界的间谍史上,女间谍玛塔哈丽算得上是最富传奇的间谍之一。她于1876年8月7日出生在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莱瓦顿市附近的一个小镇里,在家里的四个孩子里排名第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她的父亲亚当·泽利,是位荷兰的农场主,经营了一间帽子店,家庭
    12-26 间谍美女
  • 揭秘一·二八事变起因 女间谍让上海掉入陷阱
    台风刚过,一切又恢复炎夏模式。上海虹口与闸北交界处的柳营路、同心路交叉路口,一条溪流蜿蜒而过,横跨溪流的桥不到50米。如果不是两侧装上的黑色围栏,以及当中黑底红色的几个字,或许没多少人会注意到这座车来车往的“八字桥”。然而,83年前,这里却
    12-26 间谍
  • 三国时代的间谍战专家 隐蕃一个不出名的牛人
    三国斗智斗勇,拼经济、拼人才,当然也少不了间谍战。在一般人眼里,三国最具知名度的间谍似乎是蒋干,但那不是真正的历史,是小说家的虚构。在整个三国时代要论哪个间谍的经历最传奇,非隐蕃莫属。隐蕃,一个小人物,史书里没有他的传记,连他字什么都不清楚
    12-24 三国间谍
  • 三国时期最弱智的间谍 不止一次坑惨了曹操
    智慧、演技、胆量是一个间谍的必备要素。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间谍都只会谋事不成,败事有余,有时甚至还会丢了性命。三国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归结起来就是间谍大战。蒋干这个三国时期第一弱智间谍,他第一次坑曹操是在赤壁大战前夕,当时曹操亲率百万大军,
  • 三国传奇女子孙尚香 明为刘备妻暗为女间谍吗?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中孙权把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当时刘备这家伙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不是“老牛吃嫩草吗”在《三国演义》“三气周瑜”那不是有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吗,这位夫人就是孙尚香,当然历史上就没有“三气周瑜”,不过孙尚香倒是真的嫁给
  • 又掀间谍潮 盘点那些中过“美男计”的女间谍
    “美女计”在国际情报战中司空见惯,但其实,“美男计”也是各国特工的常用手段,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位中过“美男计”的女间谍。印度女外交官现年53岁的马杜里·古普塔至今未婚,由于精通乌尔都语,于2007年9月被印度外交部派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
    12-17 间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