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三气史迪威 揭秘蒋介石与史迪威的恩怨

   2020-02-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42年3月,美国派遣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抵达重庆,负责指挥协调中国战区军务。史迪威生性耿直骄傲,经常不顾蒋介石的颜面而自行其事。蒋介石为此非常恼火,多次与部下合手算计史迪威,最终将其逼回美国。1942年3月6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抵达中国

1942年3月,美国派遣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抵达重庆,负责指挥协调中国战区军务。史迪威生性耿直骄傲,经常不顾蒋介石的颜面而自行其事。蒋介石为此非常恼火,多次与部下合手算计史迪威,最终将其逼回美国。

1942年3月6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抵达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第一次见面,他就通知蒋介石,他将指挥在中国、缅甸和印度战场的所有美国军队。史迪威是蒋介石的参谋长,照理说他应该接受蒋介石的命令,但是史迪威往往在关键时刻抬出美国总统罗斯福,把蒋委员长给硬生生地压下去。

这样,时常弄得蒋介石很不高兴,两人有时竟为一点小事吵得惊天动地。此外,史迪威是带着某种野心来到中国的。对此,他起初还是深藏不露,后来干脆不加掩饰了,他想取代蒋介石作为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官的位置。平时,蒋介石称史迪威“刺儿头”,史迪威也不甘示弱,在暗地里把蒋介石叫作“花生米”(无聊的小人物)、“小响尾蛇”(爱吵架的人)。两人关系闹得很僵,蒋介石决定要寻找机会,整一整这个“刺儿头”。

在缅甸战役检讨会上,史迪威指着蒋介石吼道:“如果没有你在暗中操纵,战役早就胜利了!”蒋介石也坐不住了,把茶杯往地上一摔,狠狠地说:“娘希匹,枪毙!”

第一次缅甸战役于1942年头几个月打响,5月份以失败撤退告终。当史迪威看到撤离显然是不可避免时,他甚至连蒋介石也懒得通知一声。他一个人决定把部队分散成小队,撤出缅甸,开往印度。

一听说史迪威擅作主张,蒋介石心中有气。他和史迪威来了个针尖对麦芒,马上给在缅甸的中国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将军拍了一份电报,命令他及时回国。尽管史迪威对集中部队表示悲观,但杜聿明还是想方设法集结了三个师的兵力。

他们成功地杀出一条血路,撤回国内。对此,史迪威大为恼火,一回到重庆,马上给蒋介石写了封信,说蒋介石不应该与他手下的将军直接联系。

蒋介石看到来信,不动声色,随即组织召开了一次缅甸战役检讨会。他先请史迪威介绍了本次战役的基本情况。这位耿直的美国将军侃侃而谈。他的中国话生硬有力,跟蒋介石的宁波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分析了自己的作战思想,并自我赞誉,还说有的人(指蒋介石)在背后搞瞎指挥,战役岂有不失败的。

1943年,蒋介石视察远征军,与史迪威握手

会上所有的人都静静地听着,没有人敢多说一句话。良久,蒋介石冷冷地说:“史迪威将军先进的作战思想固然令人信服,可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你输掉了战役,再怎么说也是无用的”。

史迪威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他“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指着蒋介石吼道:“你这粒‘花生米’,胡说八道。如果没有你在暗中操纵,战役早就胜利了!”这下,蒋介石也坐不住了。他把茶杯往地上一摔,狠狠地说:“娘希匹,枪毙!”史迪威听了,顿时扬长而去。他回到住所,给罗斯福总统拍了一份电报,说蒋介石要枪毙他。罗斯福拍电报给蒋介石,要他谨慎从事,否则他会停止对中国战区的一切援助。

几天过去了,蒋介石对史迪威秋毫无犯。史迪威找到蒋介石的一个贴身警卫,打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警卫的话让他大为恼火,原来蒋介石情急之下,用浓重的宁波口音吼的那句话是“强辩!”。这个笑话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广为流传,史迪威成了大家的笑柄。

本来,史迪威想仗着罗斯福总统给他的特权,压一压蒋委员长的气焰,出一口胸中的闷气,没想到蒋介石用浙江方言又耍弄了史迪威一次,将他带来的500万美元贷款全部挪做军用。

史迪威刚来中国时,给国民党政府带来了500万美元的贷款。蒋介石对史迪威的到来是不欢迎的,但那笔贷款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很快,两人在对这笔贷款的使用上产生了分歧。史迪威主张把这笔钱的80%用于购买大米、布匹、食油、盐以及燃料,否则,他将撤回贷款。

蒋介石听了史迪威的主张,不断地点头,连声说:“好,好!”史迪威以为蒋介石同意了他的要求,便放心地把这笔钱给了蒋介石,心想:这回,你总算乖乖地听了我一次。没想到蒋介石用这笔钱的80%买了军用物资,20%用来发军饷。史迪威知道结果后,大发脾气,来到蒋介石跟前,说蒋介石总是违背诺言。蒋介石听了,冷冷一笑,说:“我几时答应过你的要求啊?”

原来,造成这次冲突的原因仍是蒋介石的浙江方言。史迪威会说汉语,不需翻译。但是,除了蒋介石的老乡之外,连其他中国人都觉得蒋介石的话难懂。当他说“好”时,意思是“我知道了”,并非表示同意。

蒋介石和宋子文合谋向罗斯福摊牌,逼其将史迪威召回美国。临行前,蒋介石得意洋洋,口若悬河,称史迪威是“最有中国味的美国军官”。

1944年9月,由于前线吃紧,蒋介石十分礼貌地请求史迪威把手下的中国军队调一部分保卫云南省的龙陵。缅甸公路从这个地方横穿而过,而且当时此地正处在日军的压力之下。史迪威拒绝了这个请求,并火冒三丈地电告马歇尔要求给蒋介石写一封口气强硬的信,逼他听从自己的命令。

马歇尔亲自口授了这封写给蒋介石的信,再签上罗斯福总统的名字,并以强硬的措辞要求任命史迪威为“不受限制地统率所有在华部队的最高军事长官”。史迪威亲自将这封信送给了蒋介石。

事后,蒋介石像他的侍从们常常看到的那样,大发了一通脾气。蒋介石与宋子文合谋决定向罗斯福摊牌,于是电告总统,说史迪威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不利于联合抗战日军,要求立即召回史迪威,另外派人。这时罗斯福终于意识到让史迪威继续待在重庆已没有必要,他答应蒋介石另外派人取代史迪威担任他的参谋长。

不久,史迪威被召回美国。临行前,蒋介石授予他青天白日特别勋章。史迪威脸色铁青,拒绝了这个奖赏,但他咬牙接受了随后举行的告别茶会的邀请。告别会上,蒋介石得意洋洋,口若悬河,称史迪威是“最有中国味的美国军官”。史迪威则闷闷不乐,一言不发。1944年8月17日,这位“刺儿头”飞离中国,一去不复返。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