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晁盖和宋江谁更懂得临阵打仗?

   2020-12-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梁山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自宋江上山后,带兵出征打仗的总是“二哥”宋江,作为大哥的晁盖,每一次都是在家里守摊摊。宋江攻打祝家庄、高唐州、青州、华州,中间虽说有一些波折,但总的来说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战前的目的。而晁盖自从宋江上山后,几乎是没有

梁山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自宋江上山后,带兵出征打仗的总是“二哥”宋江,作为大哥的晁盖,每一次都是在家里守摊摊。宋江攻打祝家庄、高唐州、青州、华州,中间虽说有一些波折,但总的来说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战前的目的。而晁盖自从宋江上山后,几乎是没有仗可打。听说曾头市要与山寨做对头,晁盖一心要拔掉这颗钉子,因此上,他不顾众将阻拦,一定要亲自带队出征。不曾想,晁盖这一去先是中计,紧接着中箭身亡!一代英雄,就这样巨星陨落,饮恨沙场。这会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晁盖只有一身蛮力气,而真正的带兵打仗不行,而梁山上真正能够带兵打仗的,还得要看宋江。实情果真是这样吗?假如我们把两人的情况仔细分析比较一下,也许还另有说道。

晁盖武艺高强,打仗勇敢,懂得仗该怎样打

晁盖打劫生辰纲事发,虽然有宋江给他报信,但由于要带着家中财物,打发不愿意跟随外逃的庄客,还是被朱仝、雷横堵在了庄园里。虽然说,朱仝在有意放晁盖走,但晁盖还是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武艺胆识。朱仝说“我须知晁盖好生了得;……倘或一齐杀出来,又有庄客协助,如何抵敌他?”。当朱仝、雷横把庄园包围以后,晁盖杀了出来,晁盖挺着朴刀,大声喊道:“当吾者死!避吾者生!”朱仝看到晁盖,说:“保正休走!朱仝在这儿等你多时。”晁盖根本不管这些,和公孙胜一起,仍然“舍命只顾杀出来”。从朱仝来说,既然叫的是保正,当然有意让晁盖明白这是在放他走,但晁盖惶急之中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仍然是奋勇向前,杀开一条血路。应该说,朱仝也是武艺高强之人,但晁盖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一心只想杀开一条血路走向梁山。这等英勇,不是宋江可以相比。

晁盖来到石碣村三阮家里,正在商议着投奔梁山泊,何涛带着官军也来到了石碣村。面对这种形势,晁盖丝毫没有惊慌,也没有选择快走,而是起身喊道:“这厮们赶来,我等休走!”他的选择是迎敌。即便是这种小阵仗,晁盖也有些合理的部署。他两次把吴用这个临阵功夫稍差一些的人安排先走,安排功夫不错的刘唐保护老小和财产,他自己带人断后。应该说,这种安排非常得当,既表现了晁盖的仗义豪情,也说明了仗就应该这样打。

宋江落难江州,晁盖带人到江州劫法场,得手后,一众人来到白龙庙。这时候,有人前来报告,江州军马已经“遮天蔽日”的赶了出来。要知道,这江州可是有着“五七千人马”!面对如此众寡悬殊的局面,晁盖大喊一声:“一不做,二不休,众好汉相助着晁某,直杀尽江州军马,方才回梁山泊去。”而晁盖能够调动的人马只有一百四五十人。这是真正的以命相搏,完全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也反映了晁盖临阵功夫一流,不枉托塔天王之名。杀退了官军,宋江又提出来攻打无为军,晁盖说:“我们众人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的?”这句话表达了两个信息,一是劫法场这种事情是偷袭行为,二是偷袭只能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条件下进行。这说明,晁盖不仅会打仗,还懂得基本军事理论。

宋江开始并不懂得如何打仗,而是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

宋江是郓城县里的押司,主项是“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兼项是“爱惜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实际上,宋江学使枪棒,只不过是为了结交天下好汉,其他并没有多少展现。虽说是给孔家兄弟当过几天师傅,可是孔家兄弟那武艺实在不敢恭维,也无法衡量出宋江的本事。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有过两次打仗经历,一次是打清风寨,另一次是打无为军。打清风寨,是花荣定计和秦明交战,宋江只是说:“好计!正是如此行。”也不过是帮助下决心而已。攻打无为军却有点儿蛮干,尽管取得了胜利,总感觉有点了冒险,取胜也属侥幸。正式展现宋江的才能是攻打祝家庄。宋江攻打祝家庄,一个远近有名的梁山,带领着那么多的人马,宋江攻打了三次才打得下来,说明那时候的宋江还有点儿“毛嫩”。不说别的,就看看开始有那么多的将领被俘,死伤了那么多的兵士,这代价实在有点儿太大。不过宋江仍然取得了祝家庄战役的胜利,每一次攻打失利,宋江都在总结失利的原因,最后一次虽然是在吴用的计谋之下,也使宋江懂得了仗该怎样打。在以后的战争当中,宋江表现的不再那么急躁,好像上来就要把人一口吞了似的。

呼延灼打梁山泊试出了两人的真本事

晁盖和宋江直接的对比在呼延灼攻打梁山泊那会儿。自从打了祝家庄,晁盖已经没有多少话语权,梁山上的军事问题已经是由宋江来处理。呼延灼连环甲马打败了宋江,宋江已经是“眉头不展,面带忧容”,可是呼延灼偏偏又请来了一个“轰天雷”凌振!宋江已经“无计可施”,这时候更是“心中展转忧闷”。可是晁盖却不是这样的表现。吴用说:“若得一人,诱引凌振到水边,先捉了此人,方可商议破敌之法。”晁盖马上就说:“可着李俊、张横、张顺、三阮,六人棹船如此行事,岸上朱仝、雷横如此接应。”一出手就把凌振捉拿而来。这反映了晁盖心理素质要比宋江过硬,也说明这时候的晁盖在指挥打仗方面要胜于宋江。

晁盖为什么会给人一种不能带兵打仗的感觉

晁盖长于拼杀,这一点根本不是宋江可比。但这个人短于计谋,好像打仗就是对阵厮杀一种办法。晁盖战略保守,除了救宋江去了一趟江州,几乎就没有走出梁山泊。像逃亡上梁山,捉黄安、擒凌振这种阵仗,都属于防守型的战斗,多数时候看的都是厮杀功夫,只要对方不用计,拼的就是刀枪功夫。晁盖功夫过硬,也使他过于相信拼杀能力,因而始终把自己当做一员武将,总是处于冲锋陷阵的位置。晁盖为什么中箭身亡?从对方来说,事先让他中计;从己方来说,他所处的位置不对。随着梁山不断地发展,梁山在外界的形象地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祝家庄、曾头市这种容易被“山头”抢掠的村寨必然要和他们为敌,芒砀山等山头也面临着兼并和被吞并的选择。晁盖不知道已经变化了的情况,还是和以前一样看待问题,这样说出来的话很难让兄弟们“心服”,这也让宋江有机会能够代替他出征,从而逐步架空代替他。比如在攻打祝家庄的问题上,晁盖说的是杀了杨雄,然后点起大军下山扫平祝家庄,只为了保住梁山名声。而宋江说了四条理由,除了肯定晁盖的不折锐气不受辱,还强调了获取粮食、招人入伙,所以,这样的话更能被弟兄们所接受。

宋江攻打祝家庄和晁盖攻打曾头市有相似之处,都是主将亲自投入战斗,都是情况不甚明了,都是初战不利。不同的是宋江处在中军主将位置,前后左右的军队对他形成了一道屏障,而晁盖充当了先锋角色,直接成了敌方箭簇的靶子。所以宋江虽败却伤不及身,晁盖一败则中箭丧命。晁盖的军事才能,开始要比宋江高出很多,但他始终没有什么长进,还是初上梁山时那点儿本事。比如说调兵遣将,曾头市要比祝家庄还要势力,前面已经有宋江的现成事例,他为什么不带着吴用前去?反观宋江,他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军事才能提高很快。如攻打祝家庄,宋江打了三次,每次都是一个进步,最后一次吴用来了,说出来一个计策,宋江马上采用,这就是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晁盖不知道自己的短板,更没有想方设法去补齐这个短板。

看晁盖和宋江两人,多少有点儿像项羽和刘邦。项羽能打硬仗,面对秦朝强敌,他那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无人能比。可是当面对诸侯纷争的错综复杂局面,他那种拼杀功夫虽然仍表现的力能拔山,却总显得有点儿单一。即便是他仍然是逢战必胜,其军事才能却没有见多大的长进。刘邦则不然,开始并不会打仗,攻打一个已经准备背叛朝廷的沛县都那么费劲。即便这样,这个沛县也是刘邦看着人家打下来的。可是到了楚汉相争的时候,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刘邦面对项羽虽然在具体阵仗上还是屡战屡败,但天下大局却是由刘邦掌控。如此看来,初创时期的梁山不需要王伦,却需要会打仗的晁盖。等到梁山泊规模扩大了以后,像宋江这样长于指挥的首领,就更有了他的用武之地。

 
标签: 水浒传 宋江 晁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
    1、潘金莲是北宋的。水浒传的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 2、楔子(即故事的印子)“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起于仁宗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即公元1058年。终于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其间有段文字“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
  •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
    1、《水浒传》原著光顾着交待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最后归宿,忘了写恶人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的结局了。2、不过,又也许不是忘记了写,是故意不写的。因为高俅死得巧,他是赶在北宋灭亡之前病死了,算是善终。《宋史.李若水传》中有提到,高俅在靖康元年(
  • 水浒中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被
  • 水浒传中的铁牛李逵究竟是个怎样的好汉?
    但凡明清古典小说里面,不管其出场角色有多少,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憨直的,负责搞笑的,惹人喜爱的角色,作为小说中的调味剂,为小说加上不少的幽默戏份——甚至,专门负责搞笑。这类角色往往性格单纯憨直,粗心胆大,有点笨笨的,心机也不高,甚至完全没有心
  • 水浒传中呼延灼为何要给高太尉写保证书?
    呼延灼是一代名将,当年老祖呼延赞闹革命的时候凭着一把铁鞭,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人称铁鞭王的便是。到了呼延灼这里,本来功夫不亚于老祖,而且排兵布阵更胜于祖辈,可惜见臣当道,无奈只好在汝州分管军事。却说一日呼延灼正在闲坐,忽然上差来宣,原来朝廷
  • 揭秘:《水浒传》中描写的三个中秋惊魂之夜
    今天和大家说说《水浒传》中的中秋故事,也许你会发现施耐庵老夫子居然大动笔墨描写了中秋之夜不一样的几处风景,让人惊叹不已呀。第一个中秋:史家庄血战前的中秋此时的主角乃是梁山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使得一条短棒,深受老师禁军教头王进的真传
  • 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唯一当上皇帝的是谁?
    等宋江一走远,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与约好的费保等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的土皇帝。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
    12-28 水浒传
  • 揭秘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私自把晁盖放了?
    晁盖等七人劫了生辰纲,由于后续问题安排的不当,白胜被捉。白胜熬不过酷刑,经过州尹一诈,就把晁盖供了出来。于是,何涛何观察拿着公文,带着二十几个眼明手快的公人,直接到了郓城县捉人。这个何观察把一行人都藏在客店里,只带着两个跟随来县衙下公文。州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反诗,戴宗上梁山与众好汉商议用假书信骗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