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明君李嗣源:为何他能以义子身份继承皇位

   2020-11-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嗣源,生于唐懿宗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卒于后唐长兴四年(993年)。五代时后唐皇帝,庙号明宗。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本名邈佶烈,无姓氏。其先祖为沙陀族,其父李霓为李国昌(李克用之父)爱将,曾镇守雁门(今山西代县)。李嗣源自幼随

李嗣源,生于唐懿宗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卒于后唐长兴四年(993年)。五代时后唐皇帝,庙号明宗。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本名邈佶烈,无姓氏。其先祖为沙陀族,其父李霓为李国昌(李克用之父)爱将,曾镇守雁门(今山西代县)。

李嗣源自幼随其父长于军中,后隶属李克用帐下,曾于上源之难中冒死救得李克用性命,为李克用所爱重,收为养子,赐名李嗣源。李克用镇守河东(今太原市)时,命他掌骑兵卫队,不久即升任蕃汉副将,所向克捷。他为人厚重寡言,临事谨慎,“英武独断,谦和下士,每有战功,未尝自伐。居常唯治兵仗,持廉处静;晏如也。武皇(李克用)尝试之,召平泉府(银钱库)命恣其所取,帝唯持束帛数缗而出。凡所赐与,分给部下。”

李嗣源先后随从李克用征战近30年,排难解纷,冒刃血战,体无完肤,屡建奇功。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他率部大败梁军于任城,遂解兖州之围,获得了“李横冲”称号,第二年又大败梁将葛从周于青山口,曾四中流矢,血流被股,因此名闻天下。李克用死后,李嗣源作为河东主将,历任代州、相州刺史,昭德军、天平军节度使,一直作到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首将),又协助后唐庄宗李存勖浴血转战10余年,终于打败契丹,生俘燕王刘守恭父子,消灭了劲敌后梁,建立了后唐王朝,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当唐哀帝天佑二十年(923年)十月,李嗣源率晋军主力率先攻破梁都汴京,并于路侧迎接李存勖时,“庄宗大悦,手引帝(李嗣源)衣,以首触帝曰:‘吾有天下,由公之血战也,当与公共立’。寻进位兼中书令。”后又受赐铁券,进位太尉,一时荣宠无比。

然而,李嗣源毕竟是“功高震主”;李存勖真正做起皇帝时,便昏暗骄矜,很快就对他起了疑忌,派诸军马步都虞候朱守殷暗中监视他的起居,并受到群小的飞语毁谤,“颇为谣言所属”。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发生兵变,庄宗派李嗣源率兵征讨叛军。不料刚到魏州城下,所部也发生哗变,与魏州叛军会合,共同拥戴李嗣源为主“帝河北”。李嗣源起初并无反意,遂托故逃出魏州城招集散兵,后来在女婿石敬瑭的劝诱之下,才决心谋自立。于是,他回师南下,先入汴州,继而向洛阳进发。此时后唐庄宗众叛亲离,为乱兵所杀。李嗣源入洛阳,被群臣拥戴监国,不久即皇位,改元天成。

李嗣源不喜欢声色淫乐,即帝位后,禁止中外诸臣进献珍奇玩等物。后宫只留老成宫女100人,宦官30人,鹰坊20人,御厨50人,教坊(乐队)100人。宫廷供应机构如此简单,这在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他不喜欢臣下阿谀奉承,下令免除“诸道节度、刺史、文武将吏旧进月旦起居表”。他比较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经常“召文武百辟极言时政时失”,并能够接纳臣下的忠谏。他的这种平实简朴的作风一直保持到晚年。

李嗣源还知过能改,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例如天成三年(公元928 年)正月,他误听巡检军使浑公儿的口奏,派石敬瑭屈杀两名村童。当他审明真相后,“方觉失刑,循揣再三,愧惕非一”,“令减常膳十日,以谢幽冤”,罚了石敬瑭一月俸银,将浑公儿撤职,决脊杖二十,配流登州,并对冤死者“赐绢五十匹,栗麦各百石,便令如法埋葬。兼此后在朝及诸道州府,凡有极刑,并须仔细裁遣,不得因循。”其仁爱慎刑,谦谨自责,从严御下的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李嗣源厌恶吏治败坏,即位后即着手整顿吏治,禁止官吏徇私请托、荐引,买卖官告文书,限制各级官吏荐引和荫庇官员的数额,三令五申禁止官吏对人民任意搜求苛敛,并对违犯者予以严厉的制裁。管理国家财政的度支使孔谦,横征暴敛,克剥百姓,民愤极大。李嗣源做监国时,即首先宣布孔谦的罪状,对孔处以极刑,全部籍没其家产,随即撤销度支司机构,一概废除孔谦所立的苛敛之法。他即位三个月后,即以“纵贪饕之意,除官受贿,树党循私”之罪,将出身名门、劝进有功的宰相豆卢革及其所荐引的另一宰相韦说黜贬为“长流百姓”,后又将豆卢革赐死,此外又令诸镇杀死后唐庄宗时所委派的监军宦官,并将曾助纣为虐替后唐庄宗干坏事的数百名宦官,也一并抓捕处死。

与此同时,李嗣源又通过表彰廉洁官员,来扭转吏治风气。新任宰相任圜管理国家财政,颇能建立制度,取得成效。在任圜等人的辅佐下,李嗣源针对后唐庄宗时的弊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严格法制,禁止官吏科敛和贪墨,禁止富户投名影庇,逃免丁谣,禁止高利贷,禁止买卖人口,禁止虐杀奴仆,禁止虐待父母,禁止任意网罗、弹射、戈猎,禁止宰杀耕牛等。这样,一年之后,国家的政局即有了明显好转,吏治和社会风气也有所扭转,人民生活初步得到安定,以至“雁门以北,东西数千里,斗粟不过十钱。”

李嗣源为政宽仁,比较关心百姓疾苦。他经常诵读晚唐诗人聂夷中的悯农诗,念念不忘民间的艰难,曾多次下令赦免罪犯,减免灾区百姓的赋税丁徭,并谆谆告诫官吏“不得科敛百姓”,“不得邀难商旅”。如天成二年(927年)十月,他诏今“诸道州府,自同三年已前所欠夏秋税租,并主持务局败阙课利,并沿河舟船折欠,天成元年残欠夏税,并特与除放。”长兴二年(931年),他下令诸道均平民间田税,又准许百姓民间自铸农具及杂铁器;每田二亩,夏秋只纳农具钱三文,此外,还开放酒禁,允许百姓制曲造酒。这样,就撤除了国家对盐铁、造酒的专营垄断,的确不失为便民措施,也说明李嗣源的确是关心农事的。李嗣源还常到民间视察,如长兴三年(932年)三月,“帝观稼于近郊,民有父子三人同挽犁耕者,帝闵之,赐耕牛三头”。同年十二月,“癸丑幸龙门,观修伊水石堰,赐丁夫酒食。后数日,有司奏:‘丁夫役限十五日已满,请更役五日。’帝答曰:‘不唯时寒,且不可失信于小民。’即止其役。”其宽仁体恤,由此可见一斑。李嗣源在位七年,战事稀少,屡有丰年,边境“诸蕃不相侵扰”,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原民众,总算是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李嗣源不识文字,四方奏章都由枢密使安重诲诵读,于是他就每天跟着学习汉文汉语。安重诲建议设置端明殿学士,任冯道等为大学士,宣讲儒家经书,他听得很有兴趣。他曾教训皇子李从荣说,我喜欢听儒生讲经义,很能开发心思。他不但要求自己的儿子认真学习汉族文化,还鼓励大臣们督导子弟们学习儒家经典。由于李嗣源善于学习中原传统文化,因此粗暴的性情纠正了很多,虽然他也是马上得天下,但能够把国家治理得比较清明安定。

综上所述,后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时期一个少有的开明皇帝,加之他在位时间稍长,因此能使国家稳定,政治清明,人民休养生息,对历史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他晚年也有严重的失误,这主要是他的疑心过重,随便杀戮大臣,尤其是连续诛杀宰相任圜和枢密使安重诲,使得君臣离心,父子猜忌,国家元气大为凋伤。所以当他晚年患病之时,变起仓猝,祸生肘腋,身膺天下大元帅、守尚书今兼侍中的次子秦王李从荣,妄图夺取帝位,率兵攻打宫门,列陈于天津桥。虽然禁卫亲军奋勇抵御并杀死了李从荣,但他终因受惊、愧恨交加而很快死去。由于继位者唐愍帝李从厚昏庸无能,后唐王朝很快也就灭亡了。

 
标签: 明君 皇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朱祁镇的儿子是明君吗 朱祁镇的孩子是好皇帝吗
    朱祁镇的儿子是明君吗 朱祁镇的孩子是好皇帝吗
    1、儿子朱见深和孙子朱佑樘都是非常有作为的明君,在这两父子的努力下,将朱祁镇留下的烂摊子收拾掉了,生生为大明王朝续了一百多年的命。2、朱祁镇宠信奸佞,搞得朝政黑暗,奸臣当道。最无语的是,他还为差点害死自己的王振平反,生生将一个祸国殃民的贼人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唐太宗真是一代明君吗?晚年为何如此昏庸
    在书本上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他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着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
    12-31 唐太宗
  • 一代明君李世民竟也有强占弟媳为妃的行为!
    在中国历史有名的明君中有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8年1月28日,驾崩于公元649年7月10日,享年51岁,他是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样的他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虽是次子,但他在位期间,真的创造出来一个太平盛世,对此是谁也否定不了的
    12-30 李世民
  • 后周世宗柴荣简介 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954—959在位,在位6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父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望族,柴荣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
  • 朱元璋是怎么死的?朱元璋是昏君还是明君?
    说到朱元璋,相信许多人都知道他是谁,不过大家对他的关注往往是他的长相之谜,最多也就知道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濠州钟离人,原名朱重八,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生于公元1328年,去世于公元1398,在位30年,
  • 宋太祖赵匡胤 光明磊落、霸气十足的千古明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
  • 一代明君隋文帝为何处处受制于独孤皇后?
    隋文帝叱咤风云,平定南北,统一天下,是一个难得的贤君,不过,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中,他也因为怕老婆而名列榜单,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古以来,皇帝是天下人的主子,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无数佳丽
  • 一代明君唐太宗为何要杀光所有亲兄弟?
    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个好皇帝,但他也有残酷冷血的一面,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例。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偏爱长子李建成,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处在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也不知是李建
  • 因果循环:历史上那些篡位“明君”的悲惨下场
    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历朝历代出现了许多篡位的明君!但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一个个篡位明君基本上没有善始善忠的,往往是篡位的手段越残忍,其下场就越悲惨,历史在冥冥之中自有他的逻辑与宿命!秦皇后,历史上第一个靠篡位坐上皇帝宝座的人就是王莽
    12-24 明君篡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