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政治生涯中三次下野 每次都找一个替罪羊

   2020-02-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27年5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便打着继续北伐的幌子,大肆争夺地盘,扩充势力。8月,蒋介石兵分三路,亲自督师前线,一路猛攻,妄图迅速“吃掉”孙传芳部,结果中了孙传芳的口袋伏兵计,不仅损兵折将,还丢了徐州,只得狼狈逃回南

1927年5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便打着继续北伐的幌子,大肆争夺地盘,扩充势力。8月,蒋介石兵分三路,亲自督师前线,一路猛攻,妄图迅速“吃掉”孙传芳部,结果中了孙传芳的口袋伏兵计,不仅损兵折将,还丢了徐州,只得狼狈逃回南京。谁知后院又起火,内部派系斗争迭起。在桂系和嫡系主将何应钦的逼迫下,8月13日,蒋介石被迫离开南京,前往上海,14日在上海发表下野通电,以安抚人心。为了挽回督战失利的影响,堵住众口,蒋介石下令枪毙了第十军军长王天培。

王天培,侗族,贵州天柱人。辛亥革命爆发时,参加武昌起义,后入黔军,任贵州军务督办。“四一二”政变后,执意投靠蒋介石,阻止武汉北伐军东下讨蒋,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5月上旬,蒋介石北伐时,率部北上攻打徐州。在付出重大伤亡的情况下,第十军突破敌人的三道防守线,胜利占领了徐州。按蒋介石原来的估计,徐州需要3个月才能攻下,结果第十军仅用了20多天即完成了战役目标。徐州胜利,使王天培骄傲起来,在蒋介石、何应钦、李宗仁等人面前不知顾忌,引起他们不快。由于忘乎所以,王天培部在孙传芳部的反击下,兵败如山倒,一发不可收拾。当时,蒋介石处于被迫准备宣布下野之时,倒蒋各派都对蒋施加压力,而徐州督战失利也成为政敌攻击的口实,气头上的蒋,正想找一个替罪羊来解脱自己,王天培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蒋介石作为国民党首脑人物,攀踞国民党政治舞台近半个世纪之久,无人可与其比肩。当然,蒋介石的专制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残酷的政坛角逐和斗争使其经历了几次沉浮。在蒋介石政治生涯中曾有三次下野。每一次下野,尽管都是一次以进为退的策略行动,但其狭隘自私、睚眦必报的心理,使其在每一次下野前后,都要找替罪羊或发泄积愤或杀鸡儆猴。

关于王天培被处死的详情众说纷纭,据说王天培到司令部会见蒋介石时,一见面便对蒋发牢骚,说第十军在前方孤军作战,粮饷也不按时发给,第七军在后方安坐不动,敌人反攻过来,也不派一兵一卒支援等等,蒋听后大怒,随即下令拘押王天培,后又解往杭州,于9月2日秘密处决。1928年8月,国民政府明令昭雪,照陆军上将阵亡例给予抚恤。

复出之路的绊脚石: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邓演达

1931年12月15日,又是蒋介石深感痛苦的一天。这一天,他不情愿地辞去了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三军司令的职务,连一年前谭延闿病死南京以后由他继任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之职也一并辞掉了。尽管此次下野亦是以退为进之策,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而窃取的要职,都拱手让给对手,蒋介石仍恨得咬牙切齿。下野前,他为再次复出作出了周密安排:在南京组成了中央临时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各要害部门安插了亲信;按照自己的意愿改组了江苏、浙江、江西和甘肃四省政府;建立了“蓝衣社”、“复兴社”等特务组织。其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秘密杀害了他最忌恨害怕的竞争对手:邓演达。

邓演达,广东惠州人,12岁入黄埔陆军小学,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后,先后任训练部副主任、教育长。邓演达任教育长时,黄埔军校学生已形成左右两派,斗争日益激烈,邓演达因支持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青年军人联合会”,遭到蒋介石的忌恨和打击。1927年,邓演达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四一二”政变后,因受蒋介石的通缉,邓演达被迫寄身国外。1930年5月,邓演达回国,隐居于上海,8月,在上海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大会,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惧。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被蒋党特务秘密逮捕。蒋介石深知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军队特别是在黄埔军校毕业生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杀之可惜,纵之可畏”,他曾派人多次劝说邓演达,并许以副总司令的高位,要他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解散临时委员会,归附南京政权,但都被邓演达一一拒绝了。软硬兼施不行,1931年11月29日,蒋介石密令把邓演达枪杀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冈。

蒋介石作为国民党首脑人物,攀踞国民党政治舞台近半个世纪之久,无人可与其比肩。当然,蒋介石的专制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残酷的政坛角逐和斗争使其经历了几次沉浮。在蒋介石政治生涯中曾有三次下野。每一次下野,尽管都是一次以进为退的策略行动,但其狭隘自私、睚眦必报的心理,使其在每一次下野前后,都要找替罪羊或发泄积愤或杀鸡儆猴。

民国大厦土崩瓦解之际的发泄对象: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

三大战役发起后,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蒋介石像热锅上的蚂蚁,一筹莫展。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李宗仁同蒋介石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些军政要人公开进行倒蒋活动,美国对蒋介石也失去了兴趣,开始物色新的人选。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1949年1月21日,62岁的蒋介石再次宣布“引退”。下台之后没多久,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陈仪便成了他发泄私愤的对象。

陈仪是浙江绍兴人,二级陆军少将,随蒋征战多年,深得信任和器重,担任了军界、政界不少要职。1948年7月,陈仪受命出任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时值国共双方激战正浓之际,国民党兵源日渐枯竭,军费开支不断增加。为了刮取民财,蒋经国奉命去上海监督发行“金元券”。为此,专门成立了2000多人的“青年救国团”,逼迫人民用白银、黄金兑换金元券,结果搞得人心惶惶,举国鼎沸,不到3个月,金元券的币值已难以维持。为平民愤,蒋介石下令撤销蒋经国的兑换机构,同时命令蒋经国率“青年救国团”赴杭州待命。这事没过多久,蒋便下野。“青年救国团”在杭州无所事事,这批人本是乌合之众,良莠不齐,在杭州一带横行霸道,居民不堪其扰,陈仪每日收到的控诉书不下数百份。此事已令陈仪十分头痛。这时,蒋经国又为“青年救国团”来向陈仪要给养。本来省政府的经费有一定的预算,何况“青年救国团”又非正式武装,这突如其来数千人的给养,一时不易筹措。据说,陈仪曾对蒋经国沉痛地说,我们既救国乏术,也不应尽情蹂躏自己的桑梓,吾人实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说完,从桌上拿起盈尺的控诉书递给蒋经国说,你看里面控告“青年救国团”的罪状,较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蒋经国接过随手翻了一下,一言不发,转头而去。

蒋经国哪能受得了这般气,有求不成,反而碰了一鼻子灰,怎肯罢休,于是气冲冲地跑到溪口向其父添油加醋地告了一状,说陈仪抨击“青年救国团”是土匪,他自己是土匪的小头目,言外之意,蒋介石便成了大头目了。本来正在下野气头上的蒋介石,一听大发雷霆,立刻打电话给陈仪,把陈仪骂得狗血淋头,陈仪来不及辩解,蒋便把电话挂断了。不久,汤恩伯便奉召以“勾结共党”为由将陈仪拘押,浙江省主席一职由汤部第七十五军军长周磊接替。此事发生之后,身为代总统的李宗仁竟一无所知,直到报刊披露才知道。不久,陈仪被押解至台。蒋介石组织特别法庭,以“勾结共党,阴谋叛乱”的罪名,于1950年6月18日,秘密处死了陈仪。

纵观蒋介石称雄国民党政治舞台的几十年,凡是得罪了他的人,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无论是嫡系还是非嫡系,均无好下场。出于公心的,像张学良、杨虎城,为了民族大义而毅然“兵谏”,其结果,一个惨遭杀害,一个终身为囚。出于私心的,像韩复榘、刘湘等地方实力派,企图独树一帜,同蒋分庭抗礼,最后,一个被枪毙,一个遭暗算。吴国桢、孙立人算是文臣武将中的嫡系,只因出言不逊、态度傲慢,于是,一个流亡岛外,一个囚禁岛内。同蒋介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宗仁,在晚年不无感慨地说:“蒋先生是个多疑而睚眦必报的人,心腹股肱转眼之间就成仇人了。”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