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西安事变中预感将被杀 曾留给宋美龄遗书

   2020-05-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剿共”。11日晚,张、杨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次日清晨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12日5时,东北军到华清池捉拿蒋,蒋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剿共”。11日晚,张、杨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次日清晨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

12日5时,东北军到华清池捉拿蒋,蒋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不久被活捉。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邵元冲被枪杀。此即“西安事变”。

近代史学者杨奎松教授研究认为,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其主要目的在于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东北军离乡背井,拖家带口,都想回到故乡。张学良明白,要打回东北,东北军不足恃,蒋介石也靠不住,唯一可以指望的只有苏联。而欲联合苏联,张学良所能借用的渠道就是中共。

早在1936年初,东北军即确立联共抗日方向。4月9日,张学良赴延安与周恩来会谈。1936年9月,中共与东北军签订《抗日救国协定》。这种情况下,张学良怎么会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去“剿共”呢?

“西安事变”发生之初,蒋介石不了解张、杨的真实动机,也不知道自己将受到什么样的对待。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结束后,国民党宣传人员第一时间拍摄的蒋介石被捕地点,山崖上留下了国民党军政人员所书写的“蒋委员长蒙难处”。

国民党有一派人,力主讨伐张学良,军事解决。12月16日,国民党中央已决定组织兵力,并任命了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中共方面也有人建议,审判并判处蒋介石死刑。国民党和中共两方面释放的信号,都将蒋介石置于死亡的边缘。

除了来自外界的死亡威胁,蒋介石也有自杀打算。蒋身为国家领袖,竟被下属拘押,失去尊严和自由,心中的羞愤、屈辱感可想而知。他一度不吃不喝,并坚决拒绝和张学良谈判。从九五之尊跌落为阶下囚,他忍无可忍,决计自杀。12月13日,他在日记中自白:“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此为事变发生现场的环境,蒋介石华清池行馆的墙壁上,留下了枪战的血迹。

内在外在种种原因,促使蒋介石作了必死的准备。15日,蒋介石给宋美龄写信,称“兄决为国牺牲”。不过这封信被张学良扣留,未能发出。

20日,宋子文到西安,获准与蒋介石会面。蒋介石当即写下三封遗嘱,对后事预作安排,交给宋子文带出。

第一封遗嘱写给宋美龄:

贤妻爱鉴:

兄不自检束,竟遭不测之祸,致令至爱忧伤,罪何可言。今事既至此,惟有不愧为吾妻之丈夫,亦不愧负吾总理与吾父吾母一生之教养,必以清白之身还我先生,只求不愧不怍无负上帝神明而已。家事并无挂念,惟经国与纬国两儿皆为兄之子,亦即吾妻之子,万望至爱视如己出,以慰吾灵。经儿远离十年,其近日性情如何,兄固不得而知;惟纬儿至孝知义,其必能克尽孝道。彼于我遭难前一日尚来函,极欲为吾至爱尽其孝道也。彼现驻柏林,通信可由大使馆转。甚望吾至爱能去电以慰之为感。

廿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中正

第二封写给蒋经国、蒋纬国(当时经国在苏联,纬国在德国):

又嘱经、纬两儿:

我既为革命而生,自当为革命而死,甚望两儿不愧为我之子而已。我一生惟有宋女士为我惟一之妻,如你们自认为我之子,则宋女士亦即为两儿惟一之母。我死之后,无论何时,皆须以你母亲宋女士之命是从,以慰吾灵。是属。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民众抬着蒋介石的画像游行庆祝。

父十二月二十日

第三封为《告全国国民》:

中正不能为国自重,行居轻简,以致反动派乘间煽惑所部构陷生变。今事至此,上无以对党国,下无以对人民,惟有一死以报党国者报我人民,期无愧为革命党员而已。我死之后,中华正气乃得不死,则中华民族终有继起复兴之一日。此中正所能自信,故天君泰然,毫无所系念。惟望全国同胞对于中正平日所明告之信条:一、明礼义;二、知廉耻;三、负责任;四、守纪律,人人严守而实行之,则中正虽死犹生,中国虽危必安。勿望以中正个人之生死而有顾虑也。中华民国万岁!中国国民党万岁!三民主义万岁!国民政府万岁!国民革命军万岁!

蒋中正

22日,宋美龄飞抵西安,蒋介石改变拒不谈判的态度。次日,宋美龄与张学良杨、杨虎城展开谈判,周恩来出席。蒋介石最终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免于一死。

 
标签: 蒋介石 宋美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