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给刘学询写信 即使你称帝我都拥戴你

   2020-03-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曾经派日本浪人平山周给刘学询带去一封很长的秘信,表示愿意奉刘为首:“或称总统,或称帝王,弟决奉足下当之。故称谓由足下裁决。”可惜的是,刘学询并没有接到这封信,要是当年他及时接到这封信,按照他的野心和实力,看到惠州起义的声势

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曾经派日本浪人平山周给刘学询带去一封很长的秘信,表示愿意奉刘为首:“或称总统,或称帝王,弟决奉足下当之。故称谓由足下裁决。”可惜的是,刘学询并没有接到这封信,要是当年他及时接到这封信,按照他的野心和实力,看到惠州起义的声势,很有可能会全力以赴地投入支持。那样的话,历史或许真的要改写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杭州西湖国宾馆发生过两件大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在此地写成;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在这里草签。此外,这里还接待过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国家领导人以及很多国家的元首。而在一百多年前,这个地方名叫“水竹居”,主人是刘学询。

刘学询这个人谈不上妇孺皆知,但他结识的人和做过的事却大都是我们熟知的。1855年刘学询出生在广东香山,离孙中山的老家也就二十来里路。因为祖上是经商的,家境比较殷实,所以他小时候没少折腾,习武练剑、飞鹰走马样样精通。刘学询12岁的时候,家中挂着一条幅:“不扫一室”,意思是要“扫天下”。然而如果按照今天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刘学询绝对算是个模范,玩归玩,人家的学习可从来没有落下。

他24岁中举,7年后又考中进士,是广东文坛的“四大金刚”之一。顺风顺水的刘学询中进士后被分配到国家中央机关翰林院,成了一名令人眼红的“公务员”,并逐渐升为候补道台。但他对此并不满意,铁饭碗虽然稳,可毕竟是铁的。

在“候补”的“官道”上,刘学询只看到了绝望,终于,他选择了“下海”经营,在广州包办“闱姓”彩票。所谓“闱姓”,就是利用科举考试,竞猜中榜者,也叫“卜榜”。清政府对这种公然践踏神圣抡才大典的行为自然是明令禁止,“闱姓”只好转入地下。其实,对内忧外困的清政府而言,很多法令形同虚设,执法人员更是睁只眼闭只眼,只罚款、不取缔,既能补充军饷,又能中饱私囊,何乐不为?后来,加上彭玉麟、张之洞、李翰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鼎力支持”,政府干脆将其招安改编成了“官督民办”,成了大清的又一“公益事业”和财政收入增长点。刘学询作为这一行业的骨干,上缴的彩票税甚至影响到政府的收支:“其金钱势力以左右士子之成败,及官吏之进退,典试者莫不仰其鼻息。”

迅速暴富起来的刘学询以杭州胡雪岩为榜样,娶了十二房美妾,并在广州西关荔湾建起了一座“刘园”,极度奢华。因此,他很快为自己赢得了“刘三国”的称号,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

刘学询

一个男人倘若“允文允武”,有财有势,却只安心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实在说不过去,至少,得有点政治抱负吧。所以,对刘学询而言,有钱不是目的,而是他实现目标的一个手段。刘学询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不是一点点,他的野心是整个中国!

这件事听起来有点搞笑,可如果你细想一下他当初辞掉“公务员”的举动,就会感到震惊。首先,他不是厌恶官场,否则开始他绝不会卖命读书捞取功名;其次,他辞官不是为了挣钱,他家里的钱虽然没有达到后来他暴富的程度,但应该能够满足他随心所欲的花销。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了,他的后退,是为了跳得更远。

1892年,浑身都是反骨的孙中山26岁,他找到维新派标杆人物康有为,想与他联手搞垮清政府。康有为不置可否,也想拉拢孙中山,要求他拜自己为师。孙中山这才认清维新和革命是两码事,康有为是指望不上了。3年后,孙中山从日本回国,筹办第一次武装起义。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与一直抱有反清复明政治野心的老乡刘学询认识了。刘学询仰仗着自己有钱,自命为朱元璋、洪秀全,而孙中山不过是他皇帝梦中的“开国元勋”。在孙中山后来的多次革命活动中,他多次为其提供财力支持。从这一点上看,孙中山或许还有点年轻气盛的味道,但老谋深算如刘学询,简直就是纯粹的“胆大妄为”。

刘学询的另一个老乡康有为,在科场中一直不顺手。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于1896年和1898年(戊戌年)与人两次弹劾两广总督谭钟麟,罪名分别是包庇“巨蠹”刘学询以及与他狼狈为奸。刘学询被罚100万两银子,被迫逃离广东到杭州避风。从此,他与康有为算是成了势不两立的死对头。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往海外,办报鼓吹“保皇”,大肆攻击慈禧,被清廷列为“头号反贼”。刘学询趁机落井下石,直接刨了康有为的祖坟,把事情做绝。后来清廷派他赴日“考察商务”,旨在与日本政府谈判引渡康梁。临行前,他携带两把匕首,声称谈判不成,哪怕舍命也要刺杀“反贼”。这个政治秀弄得朝野震动,李翰章(李鸿章的哥哥,时任两广总督)竟称赞他是“国士”、“烈士”。在日本期间,刘学询经孙中山的介绍,并通过犬养毅的安排,会见了当时的日本首相。因为这次的会见,也让他受到李鸿章器重。

归国后,李鸿章通过他的关系让孙中山协助刺杀康有为。孙中山制定了行动方案后又开始摇摆不定,因为这时以康梁为首的保皇党已经开始以牙还牙地报复。北京的荣禄和刚毅、广东的李鸿章和刘学询均成为暗杀目标。

在保皇党眼里,刘学询要比李鸿章、荣禄还要凶险。梁启超对刺杀刘学询最为积极,多次指出:“卯金(即刘)富而多谋,今以全力谋我,阻力之大过于荣(指荣禄),不可不先图之。”“豚子不宰,我辈终无着手之地。”催令不惜代价刺杀刘学询,甚至计划雇用日本浪人行刺。

1900年4月24日,刘学询从澳门返回广东,刚到广州口岸,就被保皇党的刺客击中胸口。刘学询血流不止,送往西医就诊,亏得他衣服穿得较多,子弹仅入皮肉三分,捡回了一条性命,但也足以使其胆战心惊了。可见有时候枪的好坏和衣服的厚薄都能影响和改变历史。

“庚子拳乱”,刘学询极力怂恿李鸿章和孙中山联合,趁乱搞“两广独立”。李鸿章权衡一番,最后还是决定北上擒王,重揽大权。刘学询心灰意冷,没再跟随,到了上海。

然而孙中山却是精力充沛,百折不挠,当时他人在台湾,却策划了郑士良的惠州起义和史坚如的广州爆炸。因为当时刘学询在上海,孙中山没能及时通知他,所以资金短缺,惠州起义虽然颇有声势,但事实上打了不少折扣。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曾经派日本浪人平山周给刘学询带去一封很长的秘信,表示愿意奉刘为首:“或称总统,或称帝王,弟决奉足下当之。故称谓由足下裁决。”可惜的是,刘学询并没有接到这封信,要是当年他及时接到这封信,按照他的野心和实力,看到惠州起义的声势,很有可能会全力以赴地投入支持。那样的话,历史或许真的要改写了。

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和孙中山的革命党联系,也没有北上追随李鸿章。随着局势的推移,他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

刘学询一生活了80岁,45岁之前致力于政治斗争,意图反清复明自己当皇帝。皇帝梦破灭后,他开始退隐西湖,游山玩水、栽花种竹,与诗书为伴,过起了梅妻鹤子的生活。早在1898年,刘学询便以每亩200银圆的高价,买下了位于杭州西湖丁家山南面傍湖的36公顷土地。在这里,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在建私家别墅“水竹居”上面,“水竹居”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刘庄。

进士出身的刘学询,不搞政治玩起园林艺术也是相当精彩。他先前走南闯北,足迹所至,观摩名园,深有体会。“水竹居”的代价,连地皮、房屋,以及自广州运来的家具装拆等费用,共用去十万元左右之数,至于字画、古玩,还没有列入,最终耗时五年才基本建成,建筑面积1369平方米,超过了“宋庄”,成为西湖第一名园。

刘学询远离政坛后,赌业也一蹶不振,他不得不靠从大清那里举债度日。1905年,也就是“水竹居”建成的那一年,因债务问题,刘庄被查封。刘学询移居上海。

1912年,民国政府认定刘学询所欠大清银行的贷款属于公款,便将刘庄拍卖充公,标价是两千万两,却无人问津。刘庄随后便被浙江督军趁机收作新朝高官们享用的高级会所。

有意思的是,在1916年,浙江督军曾安排康有为到杭州避暑,住的就是“水竹居”。康有为在“水竹居”住了一个月,加上这地儿曾经又是自己头号敌人的,感觉相当良好,直至上瘾。最后康有为索性在“水竹居”北面丁家山及山脚买下大片土地,与刘庄毗邻,建造一个自己的园子——一天园(康庄),历时四年,于1921年方才建成。

宿敌康有为入住“水竹居”,深深地刺伤了刘学询。他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不动产,终于赎回“水竹居”,隐居终老。遗憾的是,康有为在他自己的康庄也没住上几年,便在北伐军进杭州的那年去世,弄得没有对手的刘学询满是落寞。

孙中山

如果把对方熬死也算胜利的话,刘学询与康有为的这一局是赢了,赢在他命硬上面。

据说,晚年的刘学询身体相当强健,在他79岁高龄的时候,仍能吃大块的肉,上崎岖不平的山路。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幼子刘启言,居然是他在75岁时所生。

但是,无论一个人多么的不服输,究竟抵不过岁月的打磨。而刘学询的辉煌,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历史的尘埃逐渐掩盖。

1953年,刘庄与康庄被收归国有,成了浙江省委第一招待所,即现在的西湖国宾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去计较它背后的故事了。

 
标签: 民国 孙中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