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不甘寂寞的太上皇们

   2020-02-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史上享有太上皇荣耀及待遇者,均以和平方式将权杖和宝座让渡,或出自愿,或为所迫,甚至仅仅是一个获封的名号。如秦始皇之父庄襄王,汉高祖之父刘太公,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明英宗朱祁镇以及清高宗弘

史上享有太上皇荣耀及待遇者,均以和平方式将权杖和宝座让渡,或出自愿,或为所迫,甚至仅仅是一个获封的名号。如秦始皇之父庄襄王,汉高祖之父刘太公,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明英宗朱祁镇以及清高宗弘历。除庄襄王与刘太公外,其余各位太上皇均出自皇位,退休后心态各异。以上是按朝代顺序所做列表,如果按照最不安分的程度排列,恰好颠倒。

乾隆皇帝

史上最不甘寂寞的太上皇,无疑当属乾隆弘历,退休后依然听政,且拥有最终决定权。据称凡属军国大事,其奏章呈览均一式两份。因此,虽然嘉庆皇帝对和珅早有不满,但投鼠忌器,只能隐忍。所幸老爷子退休之后也仅仅干政四年便永垂不朽了,嘉庆得以放开手脚,无奈大清难再辉煌。

明英宗

其次,当属最为成功的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此人年纪轻轻便丢了皇位,被囚瓦剌,差点把大明江山玩完。归来后南宫思过,备受煎熬,狼子野心,深藏不露。数年之后一举夺门,成功复辟。随后反攻倒算,血雨腥风。所幸天不假年,阳寿短暂。其子孙倒还厚道,继位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实现了中兴。细观此公,居太上皇之位不过数年,虽韬光养晦,但是还算安分,亦无法干政。

宋徽宗

最倒霉的太上皇,也是最有才华的太上皇,当属宋徽宗无疑。论才情盖世绝伦,可以当画家,可以当书法家,也可以当诗人和作协主席,甚至还可以当足球运动员,唯独不适合当皇帝。其任职期间,愣是把空前绝后的千里江山及清明上河搞得乌烟瘴气。实在玩不下去了,便仓皇禅让。无奈大势已去,最后父子二帝双双成囚,客死异乡。不过在其退位后的两年里,确实安守本分。其宠臣蔡京高俅等人,俱被双开且移送司法,太上皇虽有心回护,却无法周全。

唐玄宗

唐朝的玄宗三郎亦同样不太安分,其皇位丢得也十分窝囊。在马嵬坡的迷局中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婆娘被人牵上绞架,无力施救,随后又懵懵懂懂地下诏罪己,禅让帝位。从此郁郁寡欢,无法干政,只能和白发宫女闲坐聊天,缅怀昔日荣耀,回忆天宝当年。于孤灯独影的睡梦中与爱妃幽会,长恨绵绵。也是这个玄宗,其父李旦堪称最幸福最逍遥的太上皇。史称睿宗,无比睿智。平生三让帝位,每一次谦虚和客气都恰到好处地成就并成全了美轮美奂的风云际会,奠定女皇大典、武周归唐以及开元盛世之牢固根基,在宫廷斗争的刀光剑影中颐享天年,得以寿终……

历史难以尽述,太上皇的心态各不相同。虽然皇权已成明日黄花,连皇帝都成了江湖的传说,但无名有实及有名无实的现代版太上皇依然不绝如缕。总体来说,这些太上皇大多比较识趣,恪守本分。如英明领袖下台之后不问政事,欧美的卸任总统热衷于游山玩水。即便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亦未见失落,含饴弄孙,不乏天伦之乐。

退位之后耐不住寂寞的太上皇,古今中外并不多见。其影响力终究无法抵抗时间的推移,或两三年,或三五年,鲜见长久。罕有为老不尊者,欲图掣肘新君,甚至隔代控制,只能沦为历史的笑话。

 
标签: 太上皇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哪个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什么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哪个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什么
    1、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2、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
  • 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
  • 唐僖宗李儇为何会流亡?又为何被迫当“太上皇”
    唐僖宗躲进四川之后,黄巢的军队就开进了长安,并且建立了新的政权,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在农民军沉醉在胜利中时,唐僖宗才得以组织力量进行反扑。巴蜀之地向来富庶,再加上义武镇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等积极组织,各地藩镇为了借机向朝廷表明忠心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何许人也?
    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笔者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
    12-28 太上皇
  • 北周21岁太上皇宇文赟竟册封5位皇后的荒唐史
    从557年到581年,黄土高原上兴起了一个鲜卑人建立的短命王朝——周。为了跟那些形形色色的“周”区分开,史家称之为“北周”。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
    12-27 宇文赟
  • 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
    12-27 太上皇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少的太上皇死于暗杀?
    只要说到太上皇,人们会很自然地与“老”字连在一起。这也难怪,毕竟这个称呼是指的皇帝的老爸嘛,没有几十岁的年纪哪能退休做太上皇呢?哈,此言差矣!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国就有这么一位18岁担任太上皇职务的人。而且在当了五年之后,竟然死了。怎么死的
    12-27 太上皇
  •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
    亲王嬴政打败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扬自己的功业,将其传给子孙后代,他将帝号定为皇帝。他认为,上古有号而没有谥,到了中古才根据帝王生前的品行事迹给予谥号。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有违君父臣子的尊卑关系,因此废除了
    12-20 太上皇
  • 历史上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
  • 最郁闷的皇帝 在位27年就伺候了太上皇25年
    一般来说,当皇帝的人,是没有几个愿意自动让位的,因为没有了皇位,就意味着离开了最高权力。因此,历史上的太上皇,大多数是被迫放弃皇位的,比如说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等等。而那些主动退位的,也大都在当了太上皇之后,仍然把持最高权力不放手,比如
    12-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