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蒋介石先逃命 唐生智财宝装四大箱

   2020-12-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大撤退,最高长官率先逃命激战江阴、激战汤山、激战淳化、激战牛首山、激战中华门,人数虽多但综合军力却较日军远逊的国民党军队打得可歌可泣,但基层官兵的浴血英勇,最终换来的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耻辱溃败!1937年12月13日清晨,屡遭重创、发誓再拿

大撤退,最高长官率先逃命

激战江阴、激战汤山、激战淳化、激战牛首山、激战中华门,人数虽多但综合军力却较日军远逊的国民党军队打得可歌可泣,但基层官兵的浴血英勇,最终换来的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耻辱溃败!

1937年12月13日清晨,屡遭重创、发誓再拿不下南京就剖腹自杀的日军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接到哨兵的一个紧急报告:昨天还不计伤亡寸土不让的国民党军队,一夜之间竟从杀红了眼的日军官兵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跑到哪儿去了?

突然空无一人的中华门静得诡秘,静得令人窒息。而在此时,南京下关码头挹江门外却是人山人海,沸声如雷,“当官的都跑光了,凭什么让我们在南京白送性命?‘与首都共存亡’的口号都是喊给我们听的,前线一吃紧,他们就开溜,垫背的都是我们这些小兵!”恼怒、悲凉、绝望与惊恐如恶性传染病般在被长官抛弃失魂落魄的国民党官兵群体中蔓延。昨日的慷慨赴死,转眼间沦为今日的狼奔豕突,十几万国民党官兵扔掉武器、抛掉军装、撕下徽章,将从民间借来或抢来的各色服装胡乱披在身上,混杂在同样夺路逃生的南京百姓中,汇聚成一道悲怆凄凉的汹涌人潮!

蒋介石最先逃离南京战场

时隔多年,军史专家总结南京之战的败因,点了几位逃跑将军的名: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负责防守雨花台、中华门一线的72军军长孙元良……但最先逃离南京战场的却不是别人,正是最高统帅蒋介石!

1937年12月7日清晨,正值南京外围战中日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乘“美龄号”专机飞离战火纷飞的南京,7天后,国民党军放弃抵抗,南京城陷。

蒋介石的临别留言是这样说的:“我为了指挥全局,不得不暂时离开,将来我会回来的!诸位,南京是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总理之陵墓所在地,我希望各位在唐将军的指挥下,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誓死保卫南京,做到人在南京在,与城共存亡! ”

其实,蒋介石只说了一半真心话。

此前,白崇禧、王耀武等深通韬略的国民党高官不止一次劝谏过蒋介石,死守南京徒劳无益,这块绝地在军事上毫无价值。蒋介石并非不懂此理,他之所以坚持要打这一仗,打的是一场“政治仗”。因为只有打这一仗,才能向全国百姓证明自己的抗战决心;只有在南京死扛,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支援。

但是没过几天,蒋介石就开始后悔了。日军借淞沪之战之余威,长途奔袭兵锋甚锐。国民党军队虽奋勇抵抗却节节败退,尸积如山,自己下血本打造的数个德械师眼见就要打光……而他望眼欲穿的国际救援却依旧慢吞吞地徘徊在“口头谴责”阶段。危难时刻,只有爱因斯坦、罗素等几位国际大科学家、大哲学家发来声援电函,无论蒋介石如何呼吁求援,欧美列强依旧事不关己、隔岸观火。

如此干耗,结局对蒋介石只有一个:家底拼光!而一旦拼光家底,就算如愿驱逐日军出中国,自己枉担个国家领袖的虚名又有何用?在“人多就称王,枪多就称霸”的大背景下,国内山头林立的实力派军阀谁肯听他这个光杆司令的话?

蒋介石有这种顾虑并非杞人忧天。在随后进行的旨在打通国际交通线的滇缅会战中,美国要求退守四川的蒋介石派兵入缅出击日军,蒋介石想保存实力迟疑不决,美国立刻发话,谁出兵就给谁援助。话音未落,云南的龙云、四川的刘文辉等地方军阀纷纷请缨,表示只要美国能给自己的部队提供美式装备,他们立刻就可派出至少5个师的兵力出击缅北日军……内外夹攻下,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被迫出兵。

南京保卫战前,四川一带的军阀请求由十万川军守南京,誓与首都共存亡,条件是不受节制,不与中央军混编,蒋介石当即拒绝!

中央军与地方军的派系纷争,黄埔系与军阀实力派间的明争暗斗,始终是蒋介石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盼望援军的唐生智却盼来了撤退令

就在蒋介石意志动摇时,困守南京的唐生智也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自己麾下的部队人数虽多于日军,但基本是淞沪之战中溃退下来的残兵,连蒋介石最中意的3个德械师平均每个师也仅剩不到一万人。而且,空战惨败,唐生智完全丧失制空权,部队任由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唐生智手头的战车部队也微乎其微,直面日军疯狂扑来的坦克群,国民党士兵只能满身捆满炸药,以血肉之躯与钢铁洪流对抗……

外围阵地接连失守,日军的骄兵悍将已逼近城垣,部队伤亡与日俱增。由于南京孤城缺乏纵深防御,四面告急处处缺兵,接听部下如催命般的求援电话时,唐生智经常失去理智咆哮道:“你们以为我是孙猴子,拔根毫毛吹口气就能变出兵来?! ”

唐生智自感快守不住了,但自己夸下的海口得自己圆,他总幻想蒋介石能兑现当初对自己许下的承诺:“云南的部队即将开赴前线了,只要你能带兵坚守南京半个月,我们的百万大军就能形成合围,一举歼灭日军! ”

唐生智

望眼欲穿的唐生智没有等来蒋介石的百万大军,却等来了蒋介石的“口头撤退令”,而这个关乎千万人性命的口头撤退令还是由副司令长官顾祝同代转的。过了10分钟,蒋介石给唐生智发了份电报,电文如下:唐司令长官,如情势不能持久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日后反攻。

一看这电报,唐生智的脑袋嗡的一声,有如五雷轰顶!早不撤晚不撤,现在各守城部队与日军搅在一起,怎么撤?往哪儿撤?命令一旦下达,前有长江后有追兵,岂不大乱?一旦悲剧发生,这个责任谁来负?

谁知,当唐生智把这些困惑讲给代表蒋介石的顾祝同时,不仅未获丝毫同情反遭一通劈头盖脸的数落:“你身为最高长官,当初就该做好撤兵的安排,部署好撤兵的线路,现在事到临头才发慌,你这个指挥官是怎么当的?别啰嗦了,你今晚必须过江,鬼子快到六合了,你最多只有一天的逃离时间,明天,浦口就是鬼子的天下了! ”

一切都完了!撂下电话,唐生智瘫坐在沙发里,感觉天旋地转、万念俱灰。他坐车来到宁海路国际委员会,恳求国际委员会主任史波林出面与日军谈判,安置国民党军队的伤兵。史波林摇头道:“当初人家要你们投降,你不干,现在兵临城下、城破在即,谁还会和一群残兵败将议和?包括你自己,赶快离开南京吧,走迟了你自己也危险! ”

晚六时许,唐生智召开师以上长官参加的紧急会议。见人到齐了,神情沮丧的唐生智突然抛出这样一句话:“你们还想打多久? ”大家被这莫名其妙的发问一下就问愣了,不免私下嘀咕起来:“不是他(唐生智)要咱们与南京共存亡吗,怎么反问起我们想打多久呢? ”

这尴尬场面僵持了几分钟,唐生智满面愁云地宣读了蒋介石发出的撤退电报,黯然坐下,然后由参谋长宣布各师的撤退线路与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唐生智挥手散会不做一句解释,用诀别的眼神目送一个个生死难料的匆匆远去的背影。目光中、挥手间,十万大军的结局便凄然落定。

撤退令下达的一刻,最后残剩的抵抗意志在国民党守城将官们的心中瞬间瓦解了。一出门,大家就争先逃命,几乎没人顾念仍在前线厮杀的部下的死活,争相回府收拾细软、拉家挈口、带上亲近随从溜之大吉。为国捐躯、血染山河的壮烈宣言早就抛之脑后,此时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逃吧,赶紧逃吧,逃出生天,离日军越远越好!而在长江渡口边,这些国民党军长官早就为自己预留好逃生的船只。

唐生智出逃财宝装了四大箱

出逃前,唐生智也向蒋介石学样,将本该由他负责的撤军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参谋长周谰。叮嘱周谰烧毁一切文件,东西能不带就不带,逃命要紧!滑稽的是,当副官问唐生智是否带走自己的私产时,刚才还强调轻装简行的唐生智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你是干什么吃的?我的东西能带走多少就带多少,一辆车装不下就装两辆!如果我的东西被松井石根拿到,哪怕一根小小的牙签,都会被他们抓住大做文章,到处散布我们仓皇撤退的言论。到那时我们会丢尽面子,对不起委员长,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你考虑过没有? ”据事后统计,唐生智平素积攒的财物整整装了四大箱,如果不是唐生智忍痛抛弃了一些小物件,仅这四大箱还远远装不下。

出逃时,唐生智的轿车在前开路,装箱子的卡车尾随其后。谁知,等唐生智到了下关码头,却发现装箱子的卡车没跟上来。原来卡车没有任何标记,被关卡卫兵给截住了。卡车司机平时仗着唐生智的势力威风惯了,出语粗俗还打了卫兵,卫兵火往上撞开枪击毙了卡车司机。

闻讯后,唐生智气得在下关码头跳脚叫骂,命副官带轿车赶紧返回去拉箱子。但轿车后备箱一次装不下四个大箱子,往返两次,连拉带卸,折腾大半天才将财宝运上船。上船一刻,总算脱险的大家长舒一口气,但唐生智却大呼一声:“糟了! ”

原来,唐生智撤退令下发过急,大家只顾争先逃命,却忘记通知驻守浦口严防守军后撤的宋希濂部。按唐生智当初的部署,未经他本人亲自下令,对任何胆敢擅离职守过江逃窜的国民党官兵,宋希濂部均可先斩后奏,格杀勿论!如今自己逃命过江,当初下发的命令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果不其然,船刚行至江中,对岸就连开三枪示警。唐生智先命作战处处长石顺义与守卫岸边的防守团团长对话,这团长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唐长官的命令,谁也不许过江!你们赶紧回去吧,刚才开枪是警告你们,再不听命令,我们就开炮了! ”

唐生智惊出一身冷汗,又命副司令长官刘兴再去交涉,结果还是碰了个硬钉子,“你是刘副司令长官又怎么样?你既然是副司令长官,就更应该模范执行唐司令长官的命令,更不该临阵脱逃了,你们再不回去,可别怪弟兄们枪炮无情! ”

眼见这位团长软硬不吃,唐生智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出头。唐生智刚一露头,就将对岸的国民党官兵吓了一跳,怎么唐长官自己也逃了?这位团长赶紧点头哈腰,忙不迭地赔不是,立刻命令手下放下枪炮,护送唐生智一行人安全上岸。

唐生智一上岸就直奔武汉而去,在他身后,抛下的是十万大军与几十万南京百姓。1937年12月13日上午,日军从中山门、中华门、汉中门、水西门、集庆门、光华门、太平门、中央门等几个城门如狂涛般涌进屋倒房塌、满目疮痍的南京城。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