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过:揭秘创造了中国历史之最的八位丞相

   2020-10-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他们是丞相中的“巨头”,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们以相似的权威、不同的作为创造了中国历史“丞相之最”。1、最具统治力的丞相:汉朝的实际终结者曹操作为:曹操,先为汉丞相,后为魏武帝。东汉末年,立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军阀袁绍

他们是丞相中的“巨头”,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们以相似的权威、不同的作为创造了中国历史“丞相之最”。

1、最具统治力的丞相:汉朝的实际终结者曹操

作为:曹操,先为汉丞相,后为魏武帝。东汉末年,立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军阀袁绍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点评:曹操是汉朝的实际终结者。“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不是皇帝,胜似皇帝。他不是一般的奸相,他是一个聪明有远见的独裁丞相。他决定了汉代最后一个皇帝的命运,同时缔造了三国时代中最强大的国家。

2、最具亲和力的丞相:被皇帝视若父亲诸葛亮

作为:鼎力刘备三分天下,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公元223年蜀汉后主刘禅继位,称诸葛亮为“相父”,这是皇帝与丞相关系的最高境界。

点评:能让皇帝心悦诚服地叫“相父”,诸葛亮的丞相品德让后世感佩不已。他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劳模型丞相,鞠躬尽瘁的作为让后世所有心怀不轨的丞相汗颜。

3、最敢说真话的丞相:贞观之治的“助推器”魏征

作为:魏征少时丧父家贫,但胸有大志喜好读书,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李密的瓦岗军起义。后随李密归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喜他敢言拜为丞相。魏征为相陈谏二百余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是魏征的至理谏语。

点评:历史选择了魏征,魏征选择了终身敢言。

魏征把“伴君如伴虎”的谵语变成盛世贤相的动力。如果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开明有为和知人善任是“贞观之治”的底盘,那么魏征的直谏则为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4、最敢跟女人叫板的丞相:结束女皇统治、恢复大唐社稷的张柬之

作为:张柬之在武则天称帝时期,由狄仁杰、姚崇荐引,被任宰相头衔。武则天病重,宠臣张易之、张宗昌专权误国,张柬之首发其谋,与桓彦等共诛二张,恢复了大唐社稷。

点评:武则天称帝,国号已更为大周,唐朝暂亡。没有一代名相张柬之,大唐江山社稷能不能缓过这口气来还真难说。大唐江山社稷恢复,随后“开元盛世”应有张柬之一份殊荣。

5、最长命的丞相:连事四朝九帝“长乐老”冯道

作为: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自号“长乐老”的冯道。李存勋建后唐,冯道做宰相。石敬唐推翻后唐,建后晋,冯道仍是官运亨通,当宰相,后晋被契丹(即辽)消灭后,冯道又改事契丹。冯道连事四朝九帝,成为风云变幻中的不倒翁。

点评:冯道创造了“长命丞相”的奇迹,这奇迹是靠失去耻辱心创造的。他之所以成为政坛不倒翁,原因就在于四个字:恬不知耻。正如欧阳修所说:冯道“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后人有称冯道为“好人丞相”,冯道反来反去到底是国家之幸还是民族之哀至今竟尚存争议。

6、最提气的丞相:平息宋辽战事一百年的寇准

作为:北宋真宗时拜相。辽兵进攻宋朝时,他力排众议,主张坚决抵抗,促使真宗亲往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迫使辽与宋订立了和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从此以后,契丹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宋辽百年无战事。

点评:“澶渊之盟”是北宋抗辽的一个转折点,寇准力主的这次战争,宋军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人民是不好欺负的。寇准在评书《杨家将》中是个虽顽皮却特有骨气的贤相,可见这样的贤相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7、最具改革力的丞相:力求国家摆脱积贫积弱的王安石

作为:宋神宗时任宰相,深得神宗赏识,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王安石两次罢相,宋哲宗上台新法悉数被废除,王安石郁闷而逝。

点评:王安石变法一度驱散了宋王朝暮气、增加了国家收入,新法前后维持了将近15年时间,“富国强兵”的愿望几近完成。不论王安石是否用人失当,作为一个太平丞相,顶着丢官的风险锐意改革,脱离了官僚圈子进入政治家的境界,这已十分难得。

8、最悲哀的丞相:引发“丞相”职位彻底消亡的胡惟庸

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其中胡惟庸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胡惟庸权势日盛,骄横跋扈,不知节制,这正好给朱元璋提供了把柄。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胡惟庸,趁机取消了中书省,并立下法度,以后不再设丞相一职。

点评:胡惟庸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名至实归的丞相。此后,中国封建王朝“丞相”职位彻底消亡。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他是奸是忠,他是最后一个敢向皇帝权威挑战的丞相,也是最后一个能与皇帝匹敌的丞相,胡惟庸被动地改变了中国历史。

 
标签: 丞相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1、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其地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秦悼武王二年(前309年)秦在春秋时“相”的基础上,始设左、右丞相“丞者,承也;相,助也”(《史记
  •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1、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比如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前,皇帝身边重要的官职都可以称为宰相。胡惟庸案后,丞相职位虽然被废除,但是朱元璋设立内阁大学士来辅佐皇帝,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职位。2、明朝灭亡后,清朝走进历史的舞台。清朝沿用了明朝
  •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
    1、性质不同: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2、特点不同:丞相只有一个人;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 丞相的职责与权力 古代丞相的职责是什么
    丞相的职责与权力 古代丞相的职责是什么
    1、丞相的职责: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逢有机要事情皇帝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
  • 明朝有丞相吗 明朝有没有丞相
    明朝有丞相吗 明朝有没有丞相
    1、明朝初期曾设置过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算是最后两位宰相的人,但是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将胡惟庸诛九族,九族中有前一任宰相李善长。同时废除宰相制,将宰相的权力分配给六部.,六部直接为皇帝负责。2、这种想法初期不错,但
  • 陈平帮刘邦打天下守江山最终官居丞相得以善终
    刘邦曾经说他战胜项羽最应该感谢三个人,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并一一指出他们的长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是在这三个人的背后,还有
    12-31 刘邦陈平
  •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谁?刘邦丞相萧何结局如何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
  • 杨敞怎么读 西汉丞相杨敞生平简介 杨敞怎么死的
    杨敞(chǎng)(?-前74年9月20日),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是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公元前87年,杨敞
  • 中国古代历史的十大丞相 谁才是第一名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作为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中,广义上来说,丞相和宰相可以是一个意思,当然在狭义上存在一定区别。自从春秋战国时期设立丞相,一直到明太祖通过胡惟庸一案废除丞相制度,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六百年之久。以下
    12-30 丞相
  • 高力士身为一个太监为何权力比丞相还要高
    几乎在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宦官专权,就算是盛世唐朝也不例外,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这样一位宦官,他有着高于丞相的权利,深受皇帝和后宫妃嫔的信任,他就是高力士。高力士为何受宠在唐玄宗还没有登上皇位的时候,高力士就一直在他身边辅佐,后来李隆基凭一己之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