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报人邵飘萍私生活 借新闻敲诈政府和百姓

   2020-06-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百年言论史中,很少有像邵飘萍这样的报人在离世多年,仍然被后人争论不已。在搜求和阅读有光邵飘萍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后辈报人或者学人对他评价极高,而同时代的报人却多有批评甚至不无诋毁。为何对同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前人和后人会有如

在百年言论史中,很少有像邵飘萍这样的报人在离世多年,仍然被后人争论不已。

在搜求和阅读有光邵飘萍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后辈报人或者学人对他评价极高,而同时代的报人却多有批评甚至不无诋毁。为何对同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前人和后人会有如此大的分裂和反差?时隔八十多年,在没有新史料得以发掘的前提下,要想彻底廓清邵飘萍身上的迷雾几乎不可能。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依据已经掌握的史料,来讨论邵飘萍留给后世新闻人各种启示。而这也是邵飘萍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离不开他的最后死亡方式,邵飘萍即是如此。回望1926年的中国报界大事,当离不开邵飘萍、林白水二人的惨死,他们被奉系军阀先后枪毙,地点同在北京天桥,时间相距不过百日,所以当时有一副嵌入二人名字的对联广为流传,“一样飘萍身世,千秋白水文章” 。然而,历史颇为吊诡的是,对二人的评价出奇的相同,褒者认为二人以身殉报,为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而献身;贬者则谓二人死于金钱,在人格和报格上太有缺漏。对于林白水之死,将另撰一文予以阐述,本文只讨论邵飘萍一人。

一、 被质疑的私生活

邵飘萍(1886—1926),名振青,浙江金华人。十八岁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大学毕业后即开始报业生涯。1918年接连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京报》。他在采访编辑、经营管理、新闻学的研究和教育诸多领域均有卓越表现,是民国初年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在政治上,他很早就从事反袁斗争,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晚年强烈同情工农革命,终因“赤化”罪名被奉张杀害。60年后的1986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认定为“秘密党员”(或称“特别党员”)。这样履历和身份,称得上死得重于泰山。但是,翻阅与他同时代人的回忆录,不论是政见相同还是相左者,都不无微词。

在今日的互联网上,不难找到邵飘萍的近影照片,即使以今日的眼光来看,邵飘萍也可算上俊美男子。在民国时代,邵飘萍既是一个社会名流,也是一个时尚达人。最起码在我有限的民国史阅读中,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喷洒香水的男人。老报人高拜石在他的忆旧文章里提供了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天,香厂的东方饭店,有个小小饭局,大家正在谈笑,飘萍来了,酒过数巡,飘萍又匆匆辞去,香风过去,馥郁袭人。”邵飘萍抽的香烟更是特别,烟草来自美洲上材,印有 “邵振青制”四个字,珍贵的很。对客之时,客人都舍不得当场抽掉,而他“且吸且谈,豪情绝世”。他出门之时乘坐华丽的洋车,两边各装三盏十分漂亮的灯,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专车,后来换为马车,再换小汽车,他是民国时代记者拥有私家车的第一人。也正因为他是一个讲究仪表、出入豪奢的漂亮人物,所以时人给他取一诨名——“报界金童”。

在同时代人的回忆里,无论是惋惜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对他的生活豪奢有着比较一致的记录。被他批评的章士钊说他“服饰踰侈,惊其辈流”;他的朋友也是名报人的胡政之则说他“醉心虚荣”。这些回忆在今天看或有时间生疏感,那么在2008年他的后人捐赠给金华市的文物中,就有邵飘萍生前用过的瑞士怀表、象牙烟嘴,这两样器物在今天也是价值不菲的名贵之物。

邵飘萍影视形象

从事记者行业的人需要长于社交,善于周旋各方人物,注重仪表气度自是其中应有之意,然而,在金钱的来路上若经不起考问,则无异于自毁形象。而邵飘萍恰恰是在金钱来源上被人诋毁诟病。胡政之在悼念文章《哀飘萍》里写道:“要其人行止不检,醉心虚荣,学养不纯,定识缺乏,以过人之聪明,居万恶之社会,操危险之职业,营逾分之生活,罹危致死,不外乎此。”虽是批评,却也含蓄。章士钊的批评则稍显严厉,他说“(邵)颇以言扬抑人,而言皆有值,恩怨井井,铢两都称。”所谓“言皆有值”,说敞亮点就是搞“有偿新闻”。

二、如何借报纸生财

邵飘萍是如何搞“有偿新闻”,借报纸生财的。民国时代素有“大炮”之称的龚德柏给后人提供了有名有姓的具体事例。尽管邵飘萍的女婿郭根先生曾写过反驳文章,对邵飘萍的大节之处多有辩护,但对诸多事例却默置不辩。

在《愚人愚话》一书里,龚德柏说:“他的作风先骂,得了钱后即百八十度转变,而大大恭维”。用今天行话说就是先进行舆论监督,然后索要封口费。例如1924年中苏两国复交谈判,顾维钧任外交部长,王正廷为谈判代表。谈判多次后签订草约,报告顾维钧。然而顾不同意,令王再行交涉,结果陷入僵局。邵飘萍一开始站在王正廷这边,撰文大骂顾维钧。顾维钧挨骂不过,即给邵三千元,并增加外交部对《京报》的津贴。次日《京报》社论大捧顾维钧痛骂王正廷。所以龚德柏说:“二十四小时内,如此一百八十度转变态度,这只是银元在说话而已。”

敲政府的竹杠,尽管动机不纯,但还可以说有一点“监督政府”的影子,最不济也可说是“狗咬狗”之类。然而利用媒体公器,拿社会丑闻敲诈一般民众,则不可原谅。“大概是十四年的事。当时外交部一科员夏某,其妾与其子通奸,子娶妇,妾禁子与妻同宿。妻回娘家诉于其母,母乃打至夏家,遂成社会新闻。本已无再谈之必要了,但邵作一章回小说回目,使人送夏阅读,然后再与夏谈判。结局夏给邵五百元了事。”

上到政府要员,下到普通百姓,都是邵飘萍的敲诈对象,所以高拜石说他:“要取则细大不捐,锱铢必尽,其 ‘交际’和‘活动’的高明,为此道中人之最。”龚德柏则强烈质疑:“这种人配谈言论自由吗?”

就言论自由的要义而言,在于表达的自由;就法意的界定而言,不在于言说者的动机和对错。动机论与阴谋论一样,人言人殊,不足深谈。而言说的对错当以言说纠正之。从这点来说,邵飘萍固然行止有亏,但龚德柏说他不配谈言论自由,则属于知识分子的道德洁癖使然,有攻击过当之嫌。但若说邵飘萍滥用言论自由,应是允当之论。

遗憾的是,邵飘萍已经长眠不醒,他的金石之言“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并没有在他身后得以落实,依然飘渺如过眼烟云。而龚大炮痛批的金钱主义,则落地有声,于今日所见,比比皆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