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谋竟是个大美女?

   2020-11-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中国人恨透了晚清的两次“鸦片战争”,却不清楚,到底是谁点燃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把战火。她就是号称“欧洲祖母”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从1837年到1901年,长达63个春秋。从她登基,到1914年,是英国

中国人恨透了晚清的两次“鸦片战争”,却不清楚,到底是谁点燃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把战火。她就是号称“欧洲祖母”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从1837年到1901年,长达63个春秋。从她登基,到1914年,是英国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年,英国人的日子太舒坦了:举国上下,空前团结。工业革命使这个西欧岛国一下子活跃起来。它在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都闹得如火如荼,成就卓著。家底一厚实,英国人就开始满世界物色殖民地,不朝外扩张地盘儿、不四处划拉财富抢东西,哪能变成牛气烘烘的绅士?贵族、绅士都爱财。“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想钱都想疯了,他们驾船出航,充当海盗。

英国人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成全了一大批江洋大盗和冒险家。他们以政府的名义,在海外“弱肉强食”。从西欧到东亚,从北太平洋,到南印度洋,到处都飘扬着侵略者的“米字旗”。什么叫“日不落帝国”?就是在全世界造孽!背后为此撑腰的,正是一个铁腕女人——维多利亚。为了扩张领土,女王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别看是个娘们儿,她似乎生来就会玩弄权术:阴谋、强权、收买、霸占……软的不行,来硬的;影的不灵,玩阴的。这种无耻的治国之道,还真奏效,短短半个世纪,就把英国从一个地位平平的欧洲国家提升为世界性的强大帝国。

维多利亚,的确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出身显赫的贵族家庭,父亲是肯特公爵——爱德华。真是“人走时气马走膘”,本来就极为尊贵的维多利亚又攀上了一门好姻缘。她嫁给了表兄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阿尔伯特,距离至高无上的皇权越来越近了。1837年,收割政治果实的时候到了——18岁的维多利亚正式登基,就任“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次年6月28日,英国皇室在维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加冕典礼。这个头戴皇冠、手握权杖的“美少女”面含微笑,她雄心勃勃地注视着英伦明媚的阳光……

女王的婚姻还算美满,她为爱德华先后生下了9个孩子,可惜,近亲结合严重影响了子女的健康。四位王子,三个都患上了“血友病”。五位公主倒是个个儿端庄、漂亮,欢蹦乱跳,却把看不见的“血友病遗传基因”继承了下来。好闺女,嫁四方,如此显赫的家族,当然要找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于是,婚纱一披,与之联姻的各国皇室便掉进了“血友病”的泥坑里。

看看维多利亚女王膝下这些宝贝疙瘩吧:大女儿做了德国国王腓特烈三世的皇后,她的一个外孙就是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另一个外孙女成了希腊王后。第二个孩子,即后来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第三个孩子阿丽丝,成为德国西南黑森亲王路易四世的王妃,她的一个外孙女做了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还有三个女儿,其中两个是德国南部巴登堡和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亲王的王妃。还有一个,嫁给了苏格兰公爵,后来荣任加拿大总督。当然,儿媳妇们也个个儿出身名门,她们多是丹麦、俄国和德国的公主,最起码也是郡主。

有这9个拔尖儿的子女垫底,还怕什么?晚年的维多利亚女王,就已经成为“欧洲的祖母”。可惜,她做梦都想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就是这帮至亲骨肉“窝儿里斗”——谁是敌?谁是友?谁获胜?谁失败?……说到底,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中国人极少谴责维多利亚女王,似乎鸦片战争都是那些“战争贩子”们一手策划发动的。其实,这位野心勃勃的“欧洲祖母”,妄图做全世界的奶奶,她始终支持给中国人一点颜色看看。

中英两国最早的贸易,仅限于茶叶和丝绸,这些名贵的“舶来品”,让中国人捞去了大把黄金白银。连年出现贸易逆差,使英国的国家利益受损——怎么办?干脆没着良心,倾销鸦片。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打破了英国人的如意算盘。21岁的维多利亚女王随即赤膊上阵,她在议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扬言:“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向中国发动战争。就这样,中国长达百年的屈辱史缓缓地拉开了序幕……

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在怀特岛去世,终年82岁。与此同时,她策动的那场鸦片战争,已将东方的大清国推向了土崩瓦解的边缘。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空都升腾起血色的晚霞——回光返照啊。大清帝国即将挺尸;“维多利亚时代”之后的英国,也风头渐衰,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下坡路……

 
标签: 鸦片战争 美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如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
    公元前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不得已与英国等在南京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一场战役西方列强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廷的国门,为此身在北京的道光皇帝甚至去太庙哭了一场,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否意识到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远远还不
  •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之一:汉奸的误导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西两种文明碰撞中,给中国人留下的最早也最深的一道伤疤。我们失败的缘由,现在当然是弄清楚了?可局中人往往是糊涂的,何况,天朝上国的观念那时还根深蒂固。天朝上国居然惨败于“外夷”之手,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很不容易让人
  • 清朝技术派官员分析鸦片战争 清军火炮命中率低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以此事件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起因、过程和结果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无须赘言。至于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像林则徐这样有眼光有魄力的英雄也无力回天,同时,也和西方列强的船
  • 鸦片战争 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
    鸦片战争是一场对近代历史极具重大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正式的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中国百姓至此走向毁家纾难的悲惨道路。鸦片战争之前,英帝国原本希望进行正常贸易往来,但是中国的茶叶和丝绸造成大量顺差,清朝自给自足不需要买英国什么东西,所以他
    12-24 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总体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
    12-24 鸦片战争
  • 清代迷信多 鸦片战争主将竟收集粪尿对敌
    迷信,是指人对事物痴迷信任的状态,人一旦迷信,就会丧失理智,做出种种乖张可笑的举动。在历史上,清末是特别迷信的时代,不仅民间各种奇谈盛行,连统治者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比如以务实著名的雍正皇帝,便“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
  • 鸦片战争失败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他
    时至今日,鸦片战争虽在中国是必修课,而在英国却没多少人知道,你说第一次中英战争对方就更惊讶了,什么?中国和英国还打过仗?就说这些。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当权者道光皇帝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道光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托尔斯泰说:“当历史的海面风平浪静
    12-22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中清军的荒唐战术 用马桶大粪御敌
    170年前的一场鸦片战争,使晚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堂堂“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欧一“蕞尔岛夷”,不免令人沮丧。但冷静下来,反思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除却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武器装备的落后外,单是战争中清军统帅愚昧荒唐的制夷之术,足以
    12-21 鸦片战争
  • 道光秘史 道光为何至死不知鸦片战争惨败的原因
    道光所在的清王朝正值是清朝衰落的时期,道光在治理国家上有心无力令其绝望,导致后来对国事很少过问。鸦片战争期间,最爱的全妃也去世,这些家事国事对于道光来说都是很严重的打击。而身居宫内的道光并非知道鸦片战争的实情,对于谎报军情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
  • 鸦片战争谈判很奇葩 道光帝因此处置两位大员
    道光支持林则徐禁烟,本来是为了银子,没想到这银子还没有弄到手,反被人家打了一顿,羞辱一番。道光心里极为不爽,于是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林则徐身上,批评林则徐“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拏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而生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