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夺下隋朝江山是一次成功的抄底

   2020-10-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隋炀帝于公元613年东征高丽,押粮官杨玄感欲发动兵变,请来好友李密做参谋,李密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封死隋炀帝东征的归路;中策,西取关中,观望天下;下策,攻取龙头股洛阳。而文武双全的杨玄感却选中了下策——杨玄感“斩仓”不彻底兵败身死杨玄感长

隋炀帝于公元613年东征高丽,押粮官杨玄感欲发动兵变,请来好友李密做参谋,李密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封死隋炀帝东征的归路;中策,西取关中,观望天下;下策,攻取龙头股洛阳。而文武双全的杨玄感却选中了下策——

杨玄感“斩仓”不彻底兵败身死

杨玄感长途挺进洛阳。6月初才发布文告起兵,到6月中旬,前锋居然已杀到洛阳宫城的太阳门。可事实证明,杨玄感确实追高了!

洛阳城确实是隋朝百官家属所在地!可正因为是太太团所在,隋朝将士才焕发出高昂的战斗激情。洛阳守将樊子盖死守城门,杨玄感轮番猛攻,就是不进球。拖得久了,隋朝的前锋、中场、后卫都回来救洛阳这个大球门。东征高丽的来护儿前锋不等隋炀帝下命令就回兵救场。东征总队长隋炀帝也紧急回到涿郡(今北京),坐镇指挥。

更恐怖的是,杨玄感当初以为他起兵,天下会响应,结果除了一些草莽英雄落魄子弟,天下郡县级别的地方政府无一个响应的——隋朝的行情虽然下滑,但还没下滑到底部,所以他振臂一呼,响应他的只有回音。李密劝告:“咱们快快斩仓吧,放弃龙头股,去关中。”

上苍总是很耐心地给人一个又一个机会,杨玄感放弃了龙头股,解除对洛阳的包围,降低仓位,转向西边发展。

然而,军队经过弘农郡时,当地的百姓拉住杨玄感的马头,苦劝他取下弘农再西行。杨玄感也想在彻底斩仓前再获取点利润。因为弘农郡有优质资产:粮草。于是杨玄感留下来攻城,天下大盘瞬息万变,岂容得你贪恋那么一小点盈利?这点盈利很可能是市场留给你的毒丸。杨玄感才离洛阳,又因弘农被套牢。隋朝各路大军一拥而上,围住这位仁兄一阵狂殴,杨玄感请人杀死自己,然后被隋军剁成肉酱烧成灰烬,满门抄斩。

这是第一个追高者杨玄感的可悲下场。杨玄感追高追死了,但上天还是再给了一次机会,当然不是给杨玄感,而是给了杨玄感的残余势力:李密。

李密为何走上杨玄感追高的老路?

李密当时也被捕,但机智的他逃脱了。公元616年,当远在山西太原的李渊还在犹豫着要不要起事的时候,李密认识了王伯当,王伯当把他介绍给了瓦岗军头领翟让。李密投靠了瓦岗军这家大公司,并交出漂亮的业务单:616年10月27日,李密精心设计大海寺伏击战,击杀隋朝名将张须陀。凭这张业务单,李密渐渐掌握了瓦岗军这家公司。有了资本,有了业绩,李密下一步剑指何方?居然还是洛阳!

理由:洛阳是龙头股,多粮仓,而天下人正处于饥饿当中。攻下并打开粮仓,有了粮就有了人,百万大军一夜可成。拿着隋朝的资本跟散户们分红,自己不出本钱,又能聚集散户人心,何乐而不为?617年2月,瓦岗军攻下洛口仓,散粮给百姓。

此时,太原的李渊尚无动静。李密在盈利的道路上,远远跑在李渊的前头。有杨玄感的教训在前面,李密为何选择了自己制定的下策呢?

李密自己给出了答案。公元617年的5月,大概是李渊父子在太原起事前后几天,柴孝和建议李密派兵驻守洛阳四周,然后从高仓位风险中脱离出来,夺取关中,走稳健盈利之路。李密说:“这是我当年精心考虑过的,但是我的手下都是东部人,如果洛阳不拿下来,分不到红,谁愿意跟我去西部?”

从此,李密也走不出杨玄感的怪圈,被洛阳套牢。当时镇守洛阳的是越王杨侗,天下各路援军都来支援龙头股洛阳,于是,王世充来了,成为李密的劲敌。

这时候的李渊父子趁着洛阳鏖战,从容在太原起事,夺取关中。李渊父子也将目光投向了龙头股洛阳,李密王世充正在鏖战,洛阳城布帛堆积,都用来当柴烧。当时的布帛有货币的功能,洛阳城在拿着货币当燃料用。看样子似乎可抄底了。

公元618年4月,李世民来抄底了,打的是救援洛阳的旗帜。可李世民在洛阳周边观望一番,发觉抄底时机未到,于是决定:撤!看清历史底部就是看清历史大势,李二哥真牛!

李密和王世充在洛阳城周围耗。而形势已变化:李渊父子走了李密所制定的中策之路,占据山西陕西,西进的路线不复存在。李密既然已经走在下策的路上,该如何挽回?走错了第一步,但第二步正确,事情还是可为的。

王世充的“一顿早餐攻势”

此时,李密最经得起消耗最优质的资本就是粮草。他拿着这个分红,召集天下人来效力。凭着自己雄厚的资本跟对方比烧钱,谁的钱先烧完谁就先退出市场。

王世充手中粮草越来越少,又屡次被李密击败,眼看着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当时投靠瓦岗军的魏征看准了这一点,建议说:“挖好壕沟,筑好城墙,王世充粮草一尽,他就玩完。”李密意识到了这一点。我读史书有个经验,如果史上有人提出挖好壕沟,不与敌人交战的策略,那绝对是上上选。胜仗不一定是打出来的,可能是熬出来的。

然而,瓦岗公司糊涂人多过清醒人,清醒的少数人拗不过糊涂的大多数人,还得顺应糊涂的大多数。李密是清醒的,魏征是清醒的,然而瓦岗军大多数指挥层是不清醒的。以猛将单雄信为代表的一大帮糊涂蛋叫嚷着形势大好,三天就痛灭王世充。李密无奈,只得放弃只守不攻的策略,做出了主动进攻的态势,走上高仓位操作的路线。

而此刻的王世充也提高仓位,高风险操作。同样一个措施,在王世充这里却是正确的:反正粮草不多了,静守绝对蚀本,一博还有翻本甚至博大的机会!

暂且把王世充军队发动的攻势命名为“一顿早餐攻势。”618年9月12日清晨,王世充部队就在床头吃饭,喂饱战马,忽然奇袭没有防备的瓦岗军。这帮江淮老兵,肚子里一顿正在消化的早餐是他们唯一的资本,却支撑着他们玩命。王世充事先准备好一个与李密长得很像的人,绑在马上,然后牵出来宣告说:“李密被我们生擒啦。”瓦岗军在王世充的“一顿早餐攻势”前崩溃,此战史称“偃师之战”。李密手中资本几乎丧失殆尽,然后投靠李渊,最后,因为受不了李渊的傲慢而密谋造反,被李渊所杀。

 
标签: 隋朝 李世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1、大运河的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
  •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1、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是: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 2、通济渠是从板渚引黄河水,注入淮水。 3、邗沟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 4、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5、江南运河从苏州的北门起,向西北穿过漕湖,经太
  •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1、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朝。2、隋朝大运河也叫做隋唐大运河,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
  •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1、北朝中的北周。2、从386年北魏建立开始,北方就进入了北朝时期,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朝代。北魏于534年解体为东西两魏,东魏随后被北齐取代,西魏随后被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北周统一北方。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原先就是
  •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
    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2、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
  •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是是哪个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
    1、并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2、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
  • 隋文帝“怕老婆” 曾被独孤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东晋的王导算是大人物了,先后辅佐了元、明、成三位皇帝,说他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也不为过,就连晋元帝司马睿自己都愿意与他共享天下。晋成帝给王导写手诏时常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这样的词语,史上有几人得到过这等待遇?可就是这么个连皇帝也
  • 隋文帝杨坚为了谁冷落后宫的三千美女?
    独孤后嫁给文帝杨坚时才十四岁,她当时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纯真,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隋朝后宫佳丽三千,然而形同虚设,文帝“唯皇后
  • 隋炀帝与隋朝服饰的发展关系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变统一,由战乱变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隋炀帝即位后,崇尚奢
  • 对于突厥的这场败战反而改变了大隋帝国的命运
    当关中及周边乱得一团糟时,杨广却带着一家老小到南方旅游去了。这下可把那些造反派乐坏了,都想趁皇帝不在捞一把。如农民联盟首领魏刀儿、王须拔、甄翟儿带领一帮农民兄弟,拿上农具,从河北易县出发,一路见官兵就打,见城池就抢,竟然一路打到西河郡,还将
    12-30 隋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