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瑞私生活揭秘 为何将五岁女儿幽闭致死?

   2020-10-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名幽闭死五岁女儿明人姚士麟在《见只编》中说,海瑞一生共娶妻三人,前两位都被他逐出家门,其中第二任妻子婚后一个月便被休了,第三任妻子则于隆庆三年(1569年)不明不白地死了。海瑞曾有一女,五岁时有个男子给了她一块饼,海

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名幽闭死五岁女儿

明人姚士麟在《见只编》中说,海瑞一生共娶妻三人,前两位都被他逐出家门,其中第二任妻子婚后一个月便被休了,第三任妻子则于隆庆三年(1569年)不明不白地死了。海瑞曾有一女,五岁时有个男子给了她一块饼,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名,将女儿幽闭致死。

那海瑞的私生活到底如何呢?

问题出在《大明王朝1566》的编剧似乎不想按照历史的真实情况来写剧本。也许,真实的东西不够感人。海瑞家庭的真实情况与电视剧里面的情况相差很大。

海瑞四岁丧父,由母亲一手带大。海家三代单传,家庭关系比较简单。但是,在海瑞的妻妾问题上却显得迷雾重重,异常的复杂。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说海瑞“曾经结过三次婚,又有两个小妾”。这个说法为许多著作所继承,比如易中天的《品人录》。以黄仁宇先生历史学家的素养,“三妻两妾”之说自然是有根据的,根据是海瑞同乡、侄女婿梁云龙所写的《海忠介公行状》。但是,同样是这篇文章,也提到了有人说海瑞娶过六次七次妻妾,甚至以此认为海瑞在这一点上“认真太过”——意思大概是有点花心了。另外,攻击海瑞的人还有“九娶”的说法,并说海瑞自己年纪很大了(“瑞已耄”),还娶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做小老婆(“妻方艾”)。〔1〕《万历十五年》的说法不妨认为黄仁宇先生是相信“五娶说”。而“六娶七娶说”和“九娶说”有没有依据呢?从可靠的史料来看,海瑞先后有过三位夫人,又至少纳过三个小妾,因此“七娶”、“九娶”虽不能确定,“六娶”则是完全成立的。

海瑞的第一位夫人姓许,两人什么时候结的婚现在已弄不清楚,能够知道的是,嘉靖二十五年(1546)海瑞34岁的时候,许夫人被海瑞休弃了。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被休弃是莫大的羞耻,何况这时候已经育有两个女儿,让一个女人离开自己生养的儿女必然也是莫大的痛苦。而且,似乎许夫人还在经济上吃了亏,为此,她还告过海瑞。

许夫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被休,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条?从“以大故所出妇许氏”的提法来看,许夫人似乎有过什么大差错,但是所谓的“大故”到底是什么呢?也许是没有生男孩,海家无后,这是比较靠谱的理由。是否如此已经无从查考。不过许夫人年纪尚轻,生育问题似乎不成理由。

另一种原因,也是许多人曾经猜测的,可能是她与海瑞的母亲海太夫人之间的婆媳矛盾有关。这样的事,在著名的汉代长诗《孔雀东南飞》里有过详细的描述,在单亲家庭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问题在于,许夫人如同不幸的刘兰芝,海瑞是不是也有焦仲卿那样的感情?历史材料显示,海瑞并不是焦仲卿,他是个著名的孝子,他永远是无条件地站在母亲这一边的,这就决定了海家的媳妇不好当。

海瑞和许夫人离异之后,又娶了潘氏夫人。但是,潘夫人到海家之后不到一个月又被休弃,休弃的理由不得而知。

接着海瑞又娶了王氏夫人。王夫人比较争气,在海瑞到达淳安之前两年为海瑞生了个儿子,取名中砥。海瑞到淳安任上之后的当年,王夫人又为海瑞生了个儿子,取名中亮。王夫人还生了个女儿,不过什么时候生的不太清楚。嘉靖四十三年(1564)十月海瑞被调到北京户部(财政部)工作,海太夫人不喜欢到寒冷的北方去生活,海瑞没有办法,只好让王夫人携同二男三女扶侍海太夫人从海瑞在江西兴国县令的任上南归,而海瑞则带了两个仆人北上任职,这一年海瑞52岁。于此可知,当年海瑞任淳安县令的时候,他身边至少已有两个已经十几岁的女儿,和两个年幼的儿子。

王夫人于隆庆二年(1568)七月二十四日晚上去世,据海瑞说是生病死的,但也有人说是自杀的,《万历十五年》说王夫人“于1569年在极为可疑的情况下死去”(1569年的说法有误)。在王夫人去世前11天,海瑞的妾韩氏上吊自杀。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使海瑞的家庭生活变得扑朔迷离。韩氏为何自杀?王夫人到底因何而死?这些事已经成了历史之谜,但海瑞在官场上却有了非常不好的名声。〔1〕这时候的海瑞在南京任正四品的通政司右通政(相当于副省级干部)之职,他是半年多前才到南京来的。那么,海瑞纳韩氏为妾可能是在北京,也可能是到南京之后的事,无论哪种情况,韩氏跟随海瑞的时间都不算长。

必须交待的一件事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十月海瑞上了震惊朝野的尖锐批评嘉靖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治安疏》而在次年二月下狱,两个儿子就在这一年死了,一个11岁,一个9岁,而海瑞已经54岁了。可以想见,这个打击对海家来说会是怎样的致命。妻死妾亡,海瑞的心态如何呢?据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件透露,海瑞说自己“每一思及,百念灰矣”,可见他未必是人们想象的那种无情之人,对妻妾也不是没有感情。而酿成这样的家庭悲剧,症结可能还是出在已近八十高龄的海太夫人身上。

海瑞还有一妾姓邱,史料中只说她为晚年的海瑞生了一个儿子,但长到三岁就夭折了。

海瑞于隆庆四年(1570)四月申请退休,获准后离开南京回家乡琼山闲居,从此离开官场15年,直到万历十三年(1585)正月已经73岁时才重新回到官场,到南京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及吏部右侍郎之职。邱氏什么时候所纳史无明文,或许是海瑞在家乡闲居时所纳,但万历十五年十月十四日海瑞死的时候有“二媵四仆”〔1〕。媵是侧室,也就是小妾。这二妾中有一个可能是邱氏,另一个则可能是重回南京后所纳(因韩氏已死)。当然,也不排除这二妾中邱氏不在内的可能。假定这二妾一个是邱氏,一个便是政敌攻击海瑞时所说“瑞已耄,而妻方艾”的那个“方艾”的女孩,那么海瑞也已经有过三个小妾,这样“六娶说”就不是高估,而是有确切证据的最低估计。

海瑞已经70多岁了,头发已白,在这样的年龄纳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为妾,虽然这在帝国时代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政敌以此来责备海瑞,即使是那些为他辩护的人,对此也只好避而不谈。海瑞身边至少已有一妾,他还要纳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为妾的正当理由是什么呢?也许是为了传宗接代。本来这些事只是海瑞个人的私事,他人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三四百年之后的我们更没有必要重提这些陈谷子烂芝麻,但是这涉及海瑞贫穷的原因问题,因此是不能回避的。要知道,纳妾是要花钱的,这钱从哪里来?娶妾要有经济基础,不仅娶的时候要花钱,进门后的用度也要花钱,海瑞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吗?

明代纳妾的身价如何呢?在明代,如果要赎买一个色艺俱佳的名妓为妾,通常需支付千两白银的身价。明末的那些秦淮名妓,恐怕还不止这个价。一般的情形,如《金瓶梅》告诉我们的,收婢女为妾约需50两,如果是讨一个妾,就要百两以上,一般需要300两银子光景。这是明代的数据,清代的情况类似。比如康熙时候在苏州买妾或奴婢的价格,少的是140两,多的需450两。(康熙四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至九月二十三日王鸿绪奏折)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名士李慈铭在自己的日记(《越缦堂日记》)里面详细记下了自己三次买妾的花费:1.同治四年(1865),娶歌女张珊,银400圆,犒赏16圆;2.光绪四年(1878),买席氏,花银130两,另付媒婆赏钱、道喜钱等项,共费银134.6两、钱60000文(当时京钱16250文约值银1两);3.光绪十三年(1887),纳王氏,花银180两。可见当时娶妾至少得花一百多两银子。从总的情况看,海瑞用在娶妾上的费用不会少,即便只有三次,怎么说也总要三四百两银子。这对只取有限的法定工资的海瑞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与他的生活贫困不能说没有关系。要知道,这些费用差不多是一个七品县令十年的工资了。

回到海瑞淳安任上买二斤肉给母亲作寿的事上来,这事还是有可能的。因为这时海瑞身边除了自己、老母和夫人王氏之外,还有许夫人所生的已经长大的两个女儿,她们都有十几岁了,以及两个幼小的男孩。这么一家人需要几个仆人,还有奶妈、婢女等等。这么看来,这个家庭至少有十来个人。这么多人只是靠海瑞的12石米、30两光景的银子和老家40亩地的田租过日子,日子不好过便很好理解了。海瑞只能精打细算过日子,工资不够花销,在县衙后院种点蔬菜瓜果也是很自然的事。

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是海瑞在这样的家庭收支结构中居然还能省下钱来。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十二月出任福建南平县教谕,到隆庆四年(1570)四月申请退休,海瑞当了十七八年的官,回到家乡琼山时用“禄入”所得120两银子买了一间房子。以海瑞的家庭花销与俸禄所得进行比较可以知道,一般情况下他是不可能有多余的银子的,那么这120两银子到底是怎么省下的也就成了历史之谜。

 
标签: 明朝 海瑞 私生活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