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艺双全的汉代公主刘细君 被“和亲”给毁了?

   2020-03-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说起汉武帝时代一位公主——刘细君,人们肯定忘不了大名鼎鼎的“和亲”政策,也忘不了遥远的乌孙国,以及那一连串痛苦的异地婚姻。谁说皇家姑娘一路顺风?谁说王室贵族永远快乐?末了,刘细君这位堂堂正正的贵胄,只能在飘渺的乌孙国,充当“俏婚”的使者,尤

说起汉武帝时代一位公主——刘细君,人们肯定忘不了大名鼎鼎的“和亲”政策,也忘不了遥远的乌孙国,以及那一连串痛苦的异地婚姻。谁说皇家姑娘一路顺风?谁说王室贵族永远快乐?末了,刘细君这位堂堂正正的贵胄,只能在飘渺的乌孙国,充当“俏婚”的使者,尤其在孑然一身的场合,她还得悄然熬过那些孤独的岁月、伤心的日子了……

史册明显记录着,刘细君在乌孙国生活了整整18年。她坐主后宫,先后襄佐两朝。这位风度优雅的汉室公主,通权达变,左右逢源,把宫内宫外打理得有条不紊。赤谷城与长安互为犄角,形成了稳固的军事同盟。匈奴恼恨交集,却又无可奈何。后人曾把远嫁匈奴的王昭君和西汉名将霍去病相提并论,其实,刘细君也毫不逊色。她不像王昭君扮演“救场公主”,而是血脉纯正的皇族贵胄。她在国力微薄,难以抗衡匈奴的时候,远嫁乌孙,愣是走活了满盘棋。

虽说红颜薄命,刘细君却是个才艺双全的多面手。她精通典章、音乐、歌舞和礼仪,那首着名的《悲愁歌》,标志着中国诗歌从“诗言志”迈向了“诗抒情”,这可是历史上第一首“边塞诗”,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据说,刘细君还是位抒情歌手,能写,善唱,还钻研出一件民族器乐——琵琶。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没有刘细君,何来两千多年“大珠小珠落玉盘”呢?

刘细君在嫁给乌孙国的几年中,心情非常郁闷、忧伤,常常做悲苦之歌熬岁月,她曾说:"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歌词内容初看起来似乎单调,但若于刘细君只身异域的境况联系起来,就不难体会她感叹自身孤独和眷恋故土的复杂心情了。

大约在武帝后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7年,刘细君在乌孙病逝。最终,她没能再踏上中原的土地。细君死后,汉朝又派来了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又一位正牌公主。解忧公主嫁给了军须靡为妻,她也是位恪尽职守的好姑娘,曾在乌孙国生活了50多年,先后嫁给了军须靡、翁归靡、泥靡。三朝国母,德高望重。因为她,汉朝在西域保持了深远的影响力。看来,细君公主替后来者开了个好头儿。

可怜,天不假年。刘细君只活了短短44岁。她像一株凄婉的“苦菜花”,从江都银白的月色中,移植到西域的大漠残阳里。命运多舛,岁月沉浮,追随她左右的,只有一缕滚烫的血脉、一抹高贵的微笑。

刘细君墓位于新疆昭苏一座偏远的乡镇,距县城69公里。那里坡高风疾,蒿草丛生,什么也没有了。墓中人,在陌生的地方,作古千年。山间那弯冷月,恰似旧时扬州,一片落寞,满目清凉……

 
标签: 和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靠什么来化解血腥仇恨 古代公主的漫漫和亲路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和亲”是一朵独特的“奇葩”,蕴含着中原皇室的几多无奈,几多屈辱?可以想象,一个泱泱大国的外交要靠一位柔弱的女子去承当,这是何等地卑贱和可悲!汉武帝时代,国势不可谓不强盛,可也上演过“和亲”的悲剧:汉武帝的女儿细君公
    12-29 公主和亲
  • 隋唐时期和亲的目的是什么 和亲的目的达到了吗
    隋与突厥的和亲一方面为了稳定局势,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婚姻关系将突厥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纳入隋的统治范围,扩大隋的疆域;就突厥而言,由于经常出现矛盾,与隋联姻,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巩固其统治地位。和亲双方基本上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隋唐时期和亲的
  • 最可悲唐朝和亲公主 一辈子做妾未得到唐朝支持
    印象中唐朝总是无比优雅无比强大的,雍容华贵之风,开放包容之态,都足以让后世的人们怀想,只是美轮美奂的历史光环之下,却掩不住个人的悲凉,哪怕是身为公主,也依然活得没有任何尊严。小宁国公主,李唐荣王李琬女儿,在大唐和亲的公主之中,身份不算低了,
  • 五代十国也和亲 五代十国时期有哪些公主外嫁?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其各国的割据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
  • 为何说文成公主的“和亲”是历史最赔本的一次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女儿称为“宗室出女”,临到异邦要来讨人了
  • 为何文成公主进藏成唐朝最赔本的一次和亲
    高祖李渊有女儿十九人,太宗李世民有女儿二十一人,除了早夭者,全部下嫁有名有姓的本朝臣子,没一个出国的。显然按唐时的观念,嫁给外国的国王,还不如在国内招一个驸马。那时哪有那么多守节的破规矩,嫁一个觉着不好,和老爸说一声,立刻可以改嫁。因此唐朝
  • 汉朝三大美丽和亲公主 三大和亲公主结局是什么
    汉朝公主远嫁西域和匈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汉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战争与和亲是处理对外关系最重要的两种手段。这些女子忍辱负重远嫁西域,经历了种种苦难,为缓解中原王朝的统治危机和汉朝发展做出很大牺牲,也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公元前20
  • 历史上参与汉匈和亲的汉朝公主都有哪些
    汉匈和亲,是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通过联姻,加强相互关系的一种外交策略,由于双方地位,社会环境的不同,汉匈和亲的背景赋予了汉匈和亲不同的意义,在西汉政权刚建立时,北方的匈奴也在日益壮大,但是西汉政权是经过秦朝末年的连年征战建立的,百业待兴,迫
  • 五代十国也和亲 五代十国有哪些公主外嫁呢?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其各国的割据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
  • 历史上比较少见的世代和亲的两个国家是谁
    回鹘原来是北亚的游牧汗国,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时,回鹘的别将句录莫贺乘内乱之机,勾结黠戛斯阿热可汗合兵十万攻杀回鹘可汗,“焚其牙帐荡尽,回鹘诸部逃散”,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
    12-17 和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