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

   2020-03-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任领导人,因在当初女真人的追击中受惊吓而患阳痿丧失了生育能力,屋漏偏逢连夜雨,唯一的儿子又被宫女吓死。这样,无后的赵构只能从皇亲宗室中遴选接班人。虽然宋徽宗宋钦宗的绝大部分皇子皇孙都被女真人掳到了黑龙江,但远支的宗亲还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任领导人,因在当初女真人的追击中受惊吓而患阳痿丧失了生育能力,屋漏偏逢连夜雨,唯一的儿子又被宫女吓死。这样,无后的赵构只能从皇亲宗室中遴选接班人。虽然宋徽宗宋钦宗的绝大部分皇子皇孙都被女真人掳到了黑龙江,但远支的宗亲还是不乏人在的,反常的是,赵构却从太祖赵匡胤一脉中选了两位孩童放在宫中培养,最后确定其中一位叫赵昚的接了班,即后来的宋孝宗。那么赵构此举有什么隐秘吗?

这要从宋太宗赵光义的接班说起。赵光义是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弟弟继承了哥哥的皇位,这样的案例有史以来极其罕见。关于赵光义的接班,正史和野史有许多版本。

宋史有“金匮之盟”的说法,这是赵光义接班合理的重要依据。据说杜太后临终前,把赵匡胤和赵普叫到跟前,问赵匡胤:“江山如何得来?”赵匡胤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说:“如果后周是一个成年人当皇帝,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并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但是,这种说法似乎不能叫人信服,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他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14岁了,赵匡胤死时,赵德昭已经30岁了,所以不存在未成年人执政的情况。有意思的是,金匮之盟是在赵匡胤死后5年才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另一个版本就是“烛光斧影”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天气极其寒冷,大雪飞舞,太祖命人把赵光义叫到宫中,屏退了左右,二人饮酒到深夜,侍从远远的从窗户看到殿内烛光摇曳,人影攒动,并有金属器具的撞击声。当晚赵光义留宿宫中,第二天就传来太祖驾崩的讯息,赵光义于灵前接班。因为没有第三个人在场,而且史书中并没有太祖死前患病的记载,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关于赵匡胤的死因似乎永远的成了一桩历史悬案。按照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留宿的,他却留下了;太监、宫女是不应该离开皇帝的,却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吆喝,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是一场血腥的谋杀案。

《烬余录》中说,赵光义对太祖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已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赵匡胤大怒并用斧子砍他,但因为患病无力没砍到赵光义而砍到了地上,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趁机夺过斧子杀了赵匡胤。

其实,后期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的关系并不太好。赵匡胤当时想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去,就是因为赵光义是开封府尹权力太大,太祖显然已经感到兄弟对自己的威胁。从赵光义后来毒死李后主的手段来看,弑兄夺位完全有这种可能。

虽然是演绎的成分居多,但奇怪的是太宗一脉的子孙后代却对赵光义“弑兄夺位”的说法深信不疑。据说赵构在选继承人时大臣议论纷纷,有人建议从太祖一系中选,赵构立即大加斥责,后来赵构却改变了主意。据说赵构做了一个梦,梦见太祖带他到了“万岁殿”,让他看到了当初“烛光斧影”的真相,并说:“你只有把皇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就从太祖后代中挑选了两个候选接班人。

另外,据古代一些笔记,在女真人灭掉北宋之后,当时社会上流传了一个传说,说金朝太祖阿骨打的模样跟赵匡胤很相似,因为太宗夺了太祖一系的帝位,赵匡胤转世复仇来了。古人是很迷信的,赵构的生母韦太后也很信服这种传说,正好赵构无后,选谁接班在他们来说情感上都差不多。于是劝赵构传位太祖后人以解太祖太宗二系世代的恩怨,所以立孝宗为嗣很大程度上是赵构听从韦太后的意见。

 
标签: 赵匡胤 赵构 皇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1、当时的王朝是后周,赵是一员大将,很受周世宗的信任,在一次远征时,战胜后喝了很多酒,几个谋士把皇袍披在他身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2、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
    虽然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重蹈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覆辙,一直是他深思的问题。宰相赵普屡次进谏,请宋太祖撤去石守信等人的禁军职务,宋太祖总是不答应。赵普抓住机会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
    12-31 赵匡胤
  •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 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
  • 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最后,赵匡胤问道,被抢民女所嫁的丈夫是干什么的?百姓如实回答说,是乡下种田的农民。宋太祖说:“她原来的丈夫只是个农民,李汉超是朝廷重用的显贵大臣,因为喜欢你女儿才娶她,你应该高兴,虽然只是做小老婆,但是,跟了他,你女儿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比嫁
  • 宋太祖遭顶撞怒砸大臣门牙 怕写上史书忙道歉
    ●【北宋】 张霭:“但有史官在耳!”——《夜航船·卷六·选举部》【背景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一次,宋太祖正在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