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科举制度和它的影响 清朝的科举制度和它的影响的说法

   2022-05-07 伊秀网0
核心提示:1、清朝科举考试在雍正以前,为优待满族旗人,将科举分为满汉两榜,旗人考试较容易,考满汉翻译一篇,也叫翻译科,雍正时期,为缓和反清情绪,取消了二榜制,无论满汉官员都要经过科举考试,叫正途出身,为力求公平取士,防止科举考试作弊,清代还修纂了一部

1、清朝科举考试在雍正以前,为优待满族旗人,将科举分为满汉两榜,旗人考试较容易,考满汉翻译一篇,也叫翻译科,雍正时期,为缓和反清情绪,取消了二榜制,无论满汉官员都要经过科举考试,叫正途出身,为力求公平取士,防止科举考试作弊,清代还修纂了一部《钦定科场条例》,对科举作了详尽的规定,清代科举考试共分为四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内容和明朝一样主要是以八股文为主。

2、积极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3、消极影响: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到了明朝,八股取士,使得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清朝,由于文字狱的影响,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古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