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不可思议战争 大唐没用一兵一卒灭古印度

   2020-10-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事还得从玄奘“西天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事还得从玄奘“西天取经”说起。

玄奘法师历尽艰险到达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历谒名贤,求法讲经,行踪遍布整个印度次大陆,其中就曾到访了摩揭陀国。摩揭陀国是当时统治中印度的一个强国。那时的印度,按方位共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亦即《旧唐书》中说的“五天竺”,“地各数千里,城邑数百”,国内王邦林立,其中大的国邦有十六个,摩揭陀国即为十六个大邦之一,位于恒河中游南岸地区。摩揭陀一直被印度人视为佛教圣地,因为相传佛陀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摩揭陀国内度过的。所以玄焋西游,必到摩揭陀。在摩揭陀,玄奘受到国王尸罗逸多(即戒日王)的优渥礼遇,玄奘开坛讲经,举办了一场持续十八天的大型辩论会,从此名震五印。

中印建交,玄焋功不可没。除了讲经学法,玄奘法师还向戒日王“粗言太宗神武,平祸乱,四夷宾服状”(《新唐书》,简单介绍了中国大唐的盛况以及太宗的英明神武,戒日王钦佩之余,不禁对中国大唐充满了憧憬,说“我当东面朝之”(《新唐书》),羡慕得不得了。玄奘回国后不久,贞观十五年,亦即公元641年,戒日王“遣使朝贡”,并向大唐递交了国书,表示要世代友好。唐太宗“降玺书慰问”,戒日王“膜拜而受诏书”(《旧唐书》),算是臣服于中国。之后唐太宗多次派使者回访印度,“礼之甚厚”(《旧唐书》),中国和印度的外交关系算是正式建立起来了。

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48年,唐太宗“遣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其国”(《新唐书》),又派使团出访印度,结果这次出访却发生了个小小的意外。而正是因为这次意外,引发了中印历史上第一次的兵戈相见。这个叫王玄策的使团团长,没用大唐一兵一卒,仅靠孤身之力,借师南下,就把兵强马壮的摩揭陀国给灭了,一时“天竺震惧”(《旧唐书》),大壮中国国威。

王玄策,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曾于公元643~661年间三次出使印度。发生意外的,是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当时摩揭陀国内已经发生了变故,原来戒日王于同年病死,其臣属阿罗那顺趁机起兵,自立为王,掌控了政权。但是当时通讯不发达,唐朝并不知道,搁现在,早全球轰动、妇孺皆知了。阿罗那顺听说大唐遣使到来,并不买账,于是出兵拦截,拒绝唐使入境。他不但抢夺了唐使带来的礼品,还将王玄策及随从的30人全部俘虏,投入狱中。后来在戒日王妹妹的帮助下,王玄策和副手蒋师仁才“挺身宵遁”(《旧唐书》),侥幸逃脱,跑到吐蕃去搬救兵。

吐蕃是中国西南边陲崛起的强国,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联姻后,松赞干布接受唐朝官位(驸马都尉)和封爵(西海郡王),“吐蕃与大唐和为一家”,关系甚为亲密,民间接触更为频繁,“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新唐书》),可见当时友好亲热的情形。王玄策请兵救援,吐蕃自是大为支持,于是松赞干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旧唐书》),不但派了精锐骑兵,还从泥婆罗(今尼泊尔,当时是吐蕃属国)调遣7000骑兵,全部交由王玄策调遣。

王玄策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印度兵溃不成军,被斩首三千多人,水中淹死上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被副使蒋师仁追上生擒。王玄策声威大震,远近城邑望风而降,连下580余城。阿罗那顺的皇族全部被俘,王玄策“获其妃、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杂畜三万”(《新唐书》)一时“天竺震惧”。东印度(东天竺)国王尸鸠摩一看这阵势,吓的闻风丧胆,赶忙“送牛马三万馈军”(《新唐书》),并进献珍奇异宝,就此向大唐臣服。

中国和印度在古代史上发生刀兵相见的战争,就只有这一次。作为中印度古国的摩揭陀,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在路卫兵看来,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大唐盛世,国运兴隆,王玄策底气十足,又遭受侮辱,怒发冲冠,人在气头上也就特别有勇力;二是吐蕃刚刚崛起,兵强善战,又与大唐和亲,鼎力相助;三是印度向来崇尚佛教,兵法不济,武力羸弱;四是摩揭陀国适逢内乱,政局不稳。这点从戒日王的妹妹帮助王玄策逃狱不难得出。

后来王玄策又第三次出使印度,到达婆栗阇国(今印度达班加北部),造访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带回了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并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标签: 古印度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玄奘法师回忆 古印度国王是怎样评价唐太宗
    王曰:“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
  • 元宵节竟然起源于古印度
    《西游记》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这回书说到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途中,来到天竺国金平府,正逢上元宵佳节,师徒四人到慈云寺中打尖投宿,“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送灯献佛。”元宵,原来是印度的新年。春节与元宵本无关联元宵节和
  • 最不可思议战争 大唐没用一兵一卒灭古印度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事还得从玄奘“西天
  • 残忍!古印度竟然有要求寡妇自焚的恶俗
    寡妇是指死了丈夫的女人,在现今社会应该是被大家接受甚至同情的。而在古印度,寡妇却是一种耻辱,甚至有“寡妇自焚”的这种恶俗习俗,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在印度,寡妇是一种耻辱。当妇女的丈夫死去时,这名妇女就变成了耻辱,受到社会和家人的排挤和歧视,
  • 千年血泪 唐朝历史上竟用3000雇佣军灭了古印度
    公元647年,唐命王玄策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但此时中天竺发生了政变,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王玄策从骑多死难,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寻机逃脱。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
  • 古印度的“众神之车”是外星人的宇宙飞船?
    在印度南部的寺庙之城默苏利柏德姆,有5座奇特的雕塑,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它们竟然类似于传说中的宇宙飞船。无独有偶。在印度南部甘吉布勒姆的寺庙上方,横卧着一个长条状的圆柱体,它显示的也是一艘飞船的形象。这艘飞船虽然与上面的5座样式有所不同,但都
  • 古印度国王之子释迦牟尼为什么会出家?
    释迦牟尼是现在佛,他成佛前只是个普通人。释迦摩尼为什么出家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解救苦难大众,并告诉你如何脱离苦海,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释迦牟尼为什么出家。释迦牟尼背负使命来到这个世间,他投胎转世为一个王子。由于他从小聪明好学,清心寡欲,国
  • 揭秘古印度人眼中的唐太宗 竟英雄惜英雄
    王曰:“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誉
  • 揭秘:大唐使节王玄策如何单枪匹马灭古印度
    话说大唐贞观二十二年,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天竺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国,蒋师仁为副使。当时天竺分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五国。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刚死,国中大乱,其臣
  • 玄奘法师回忆:古印度国王是怎样评价唐太宗?
    王曰: “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