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废帝元钦的贡献有哪些 元钦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2020-08-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西魏废帝元钦(525年―554年),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母为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 ,南北朝时期西魏第二位皇帝,551年―554年在位。公元525年生于范阳(今北京),551年即位,沿用文帝年号,552年去年号,称元年。元宝炬在位17年,5

西魏废帝元钦(525年―554年),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母为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 ,南北朝时期西魏第二位皇帝,551年―554年在位。

公元525年生于范阳(今北京),551年即位,沿用文帝年号,552年去年号,称元年。元宝炬在位17年,551年病死,元钦嗣位。元钦时期,宇文泰独揽朝政,与东魏多次激战。西魏军政多所革新。554年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

元钦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政治

西魏整顿经济,订立财政计划,鼓励农业生产,关中地区的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财政收入、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大大加强。537年秋,高欢亲率20万大军分三路进攻西魏,宇文泰以一万精兵迎战,在沙苑经过血战打败高欢。东魏军队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而西魏在沙苑战后蒸蒸日上。宇文泰乘胜东进,占领了山西、河南的大片地区。此后西魏又趁南梁内乱攻取了巴蜀和江陵,使西魏疆域扩大到四川和湖北一带。宇文泰为西魏灭亡东魏,直至最后为隋朝统一开启了大门。

西魏元钦时期,继续沿东汉末年的州郡县制。当时因北方战乱,大批北人举族南徙长江中下游定居避乱,其聚居区仍沿用北方原西魏官员籍的州郡县旧名,于是各地出现大量侨州、侨郡、侨县,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乱。

西魏元钦时期,对军队进行统一指挥和训练,有利于中央政权的加强。继续推行均田制。根据敦煌文书《西魏大统十三年计帐》可知,均田制下的授受虽已实行,但授田不足额却是普遍的现象。当时最普遍的一种力役为“六丁兵”,即每个丁男在六个月内为政府服役一个月,一年内要服役两个月。权臣宇文泰对这些统治经验非常重视,颁行为“六条诏书”,作为施政纲领。并专门组织中下级官吏学习,规定不通晓这六条及计帐的人,不能当官。十六年,又正式建立由八柱国分掌禁旅的府兵制。府兵共有兵力约五万,除宇文泰和宗室元欣外,分别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统领。

西魏政权建立后,颁布二十四条新制,后又增加至三十六条,称为“中兴永式”。其主要内容是:严禁贪污﹑裁减官员﹑置立正长(正即闾正﹑族正,长指保长。保﹑闾﹑族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称)﹑实行屯田﹑制定计帐(预计次年赋役的概数)和户籍等制度。关中大族出身的苏绰把汉族封建统治的经验总结为六条:清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军事

546年九月,高欢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想拔除西魏安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镇守玉壁,顽强抵抗,高欢先后采用断水道、火攻、挖地道等战术,围城五十余日,士卒死亡七万多人,未能攻下玉壁,最后高欢染疾,只得解围而去。玉壁之战,高欢倾力而出,攻一孤城五十余天不下,智力皆困,以至愤恚成疾,第二年正月,发病而死。自此,西魏扭转了过去的劣势,和东魏势均力敌了。

高欢死后,子澄即位,高澄与手握重兵的侯景不和,畏景权重,欲夺其兵权,侯景以河南十三州之地降于西魏。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同时又对机诈权变的侯景十分谨慎,分派大军络绎接收侯景所占土地,并示意景交出军队,入朝长安。其时,高澄在侯景叛变后,也派大军进逼,于是,侯景转而投归萧梁,酿成了一场侯景之乱。在平定侯景之乱的过程中,萧氏兄弟争夺帝位,相互残杀,宇文泰乘机略取土地,夺得汉东、益州、襄阳(今湖北襄樊)等地,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汉水。

大统十七年(552),侯景败亡,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称帝,是为梁元帝。萧绎在侯景未平前,曾称臣于西魏,与西魏订立盟约;西魏以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南),梁以安陆(今湖北安陆)为界,请同附庸,并送质子。既称帝后便不再称臣,宇文泰派使臣宇文仁恕到江陵聘问,梁元帝向宇文仁恕表示,梁已统一,西魏应将所占梁、益、襄阳等地归还梁朝。

宇文仁恕还告宇文泰后,泰认为既已取得梁、益,就应进一步规取江汉,恰巧此时萧绎侄萧詧入朝西魏,请求出兵击绎。于是西魏恭帝元年(554)九月,宇文泰命于谨、宇文护等率步骑五万,进攻江陵。十一月,城破,梁元帝被处死,魏军挑选江陵百姓男女十余万口,驱归关中,只把一座空城留给萧詧,同时又将原来梁朝控制的雍州诸郡收归西魏作郡县,这样,西魏的疆域扩展到了今四川、湖北一带。

经济

西魏废帝在位时期,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冬官”之下,设有工部、匠师、司金、司水、司玉、司皮、司色、司织等大小50多个部门,较之北魏,分工更为详尽。一些官手工场,规模巨大,如夏阳诸山的铁冶,营造军器,拥有工匠8000人;一些工艺品,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西魏文帝时造的“仙人”、“水芝”二欹器,精巧绝伦,令人叹为观止。此外,北周的盐业十分兴盛,有海盐、池盐、井盐,还有制成虎形,以供祭祀和接待宾客之用的“形盐”和作药用的“饴盐”。政府垄断盐业,凡百姓取用,都要征税。

西魏帝元钦时期,由于战争较频繁,对整个社会生产影响较大,修宫室、筑长城等土木工程,给人民带来的徭役还是相当深重;官吏聚敛、贪污之事也时有发生;周武帝灭齐后,有穷兵黩武的苗头出现。然而,无论如何,从大的方面看,西魏北周紧紧抓住了长期以来影响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即豪强、僧侣地方隐占土地、户口,与国家争夺劳动力;编户的逃亡失散和奴婢杂户的存在这三大问题。

西魏帝元钦时期的均田制,参照了北魏制度,也有一些创新。其主要内容有:有室(已婚丁男)者授田120亩,未婚丁男授田100亩;租调量为有室者每年纳租5斛,绢10匹,绵8两,未婚者纳半数;凡民18—64岁皆纳赋,每年具体所征又视年成而定:亩收4釜(fǔ,音斧,容器。一釜合6.4斗,一说合10斗)为上年,全赋;亩收3釜为中年,半赋;亩收2釜为下年,征1/10;官吏俸禄的发放比例,与征赋额相同。百姓服役年龄为18—59岁,丰年服役1月,中年20天,下年10天;凡征发徭役,家出1人,不得超过。此外,对各种情况下的免赋、免役,也作了具体规定。

由于以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的实施,均田制的颁行,西魏北周的经济发展得比较快。农业方面,除了关中地区较快地得到了恢复以外,随着益州、荆州及关东地区的产粮区相继并入北周版图,寺院经济的铲除,农业劳动人口、耕地面积猛增,农业基础更为雄厚。屯田规模也扩大了。大统(公元535—551年)初,西魏为满足战争需要,“欲大置屯田”,任命薛善为司农少卿,管理同州夏阳县(今陕西韩城南)二十屯。

 
标签: 废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后废帝刘昱生平简介,刘昱是怎么死的?
    刘昱(公元463年—公元477年),南北朝时期刘宋第八任皇帝,生于刘宋大明七年正月辛丑,是宋明帝与贵妃陈妙登的长子,由于陈妙登曾经是李道儿的侍妾,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史学界所质疑。据史书记载,刘昱小时候聪明好动,在位凶狠残暴,元徽五年七月七日
    12-31 废帝刘昱
  • 南齐废帝萧昭业 南齐第三任皇帝荒唐失皇权
    萧昭业(473年—494年9月5日),字元尚,小字法身,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三任皇帝。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母亲为文安皇后王宝明。萧昭业在位1年,被萧鸾杀死,终年21岁,葬处不明。人物生平萧昭业(473年―494年9月5日)
  • 宋后废帝刘昱是昏君吗?刘昱和刘子业是什么关系
    刘昱,史称宋后废帝,也有苍梧王的说法。刘昱生于公元463年,是宋明帝的长子,死于公元477年。关于刘昱的性情倒是多有纷纭之说的,但大抵不过其中有着慵懒倦怠、穷凶恶极,酷爱杀人嬉戏,是一位历史上典型的自毁灭亡的君王。关于刘昱的传闻倒是不在少数
  • 江西汉墓墓主或是废帝刘贺 已出土10余吨铜钱
    新华网南昌11月4日电 历时5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万余件,墓主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日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
  • 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为什么称东昏侯
    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萧宝卷出生在南北朝时期,是南齐的皇帝。萧宝卷是北齐的第六个皇帝,他在登基没多久就被废了。被废以后,年仅十九岁的萧宝卷被身边大臣的算计,失去了生命。那么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呢?齐废帝萧宝卷剧照萧宝卷年少丧母,
  • 元顺帝是否真的是宋朝废帝赵显的儿子?
    元明之际,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连人物身份都有可能扑朔迷离。例如元朝名将王保保,蒙古名叫托廓帖木儿,是起义军的最强劲对手,然而,民间却传说他是汉族人。这也难怪,王保保自父亲那一代开始就定居中原,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所学知识,都是汉民族的。身份纠缠
  • 东汉董卓之乱的经过简介 废帝虐民 迁都长安
    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到1
  • 东汉废帝刘辩:历史上唯一葬入宦官墓穴的皇帝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这支被鲁迅先生评价为“汉宫之楚声”的悲歌,是东汉废帝刘辩临终前与爱妃唐姬的诀别之音。与心爱之人作了人生最后告别后,刘辩随即含泪饮鸩而亡,一代帝王就此殒命。当年,他的老祖
  • 宋后废帝刘昱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如何评价刘昱
    刘昱(公元463年—公元477年),南北朝时期刘宋第八任皇帝,生于刘宋大明七年正月辛丑,是宋明帝与贵妃陈妙登的长子,由于陈妙登曾经是李道儿的侍妾,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史学界所质疑。据史书记载,刘昱小时候聪明好动,在位凶狠残暴,元徽五年七月七日
    12-18 废帝刘昱
  • 考古新发现 海昏侯墓主人乃汉废帝刘贺
    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成为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汉废帝。被废后,先贬山东昌邑,再贬江西海昏,一生经历帝、王、侯的跌宕。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专家确认,海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