阏与之战 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2020-05-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是赵奢向赵王请战时说的,而后也确实如他所言那般打赢了阏与之战,但是阏与之战真的是因为赵奢更勇吗?纵观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精妙在哪里呢?第一,赵奢的作战方式其实并不是因为勇。秦国围困阏与,赵王问诸将,廉颇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是赵奢向赵王请战时说的,而后也确实如他所言那般打赢了阏与之战,但是阏与之战真的是因为赵奢更勇吗?纵观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精妙在哪里呢?

第一,赵奢的作战方式其实并不是因为勇。

秦国围困阏与,赵王问诸将,廉颇说救不了,他又去问乐乘,乐乘也说难,他又去问赵奢,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赵王是想救的。但是廉颇、乐乘就不如赵奢有本事吗?

不是这样的,他们其实说的都对。当时秦军久攻阏与不下,但是在长期的鏖战中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修筑了壁垒,赵军若是从狭窄的道路往上进攻,就是白白送死的。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为何赵奢会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呢?

说呢?很显然赵奢是个聪明人,他已经看出来了赵王想战,而现在也只有他能担此重任了。而且赵奢看得很远,虽然阏与占据地形易守难攻,但是秦军显然实力雄厚,如果阏与真的被攻下了,那么邯郸就危险了。这一仗必须打,但是打起来得冒点险。赵奢在作战之前的“能而示之不能”多少有点博弈的意思,但是为将者自己要坚定信念,首先自然是要安君心,让君主放心自己去打这一仗。所以赵奢说这句话其实有点类似今天下军令状的意思,振奋士气,以安人心。

第二,玩计谋,赌人心,终于蛊惑了秦军

赵奢在邯郸城外30里就开始扎营防守了,这显然不是在比勇气。增设营垒,做防御工事,为什么在这里做这些呢?阏与其实离邯郸很近,秦军不会傻到以为招过人不知道阏与的重要性,所以一旦城中出兵,秦军就会开始戒备这是不是援军。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赵奢要示弱,要表现得害怕秦军来攻的样子,然后私下里才会有机会奔袭自阏与救援,但是这个距离要选好,如果位置选得离都城太远,秦军根本就不会上当,而赵奢选的位置就在邯郸跟前,确实像是赵王害怕了,决定放弃阏与,做好防御保住邯郸的样子。这个时机下,秦军其实已经信了一半了。

为什么秦军这么快就信了呢?首先是因为秦军的自信。在攻打赵国之前,秦军的扩张步伐已经非常之快了,甚至越过韩、魏攻到了齐国。秦军的气势就在这战无不胜的征战中养出来的。但是这一次秦军大意了。秦军本来占据优势地位,赵军是不敢进攻的,所以赵军示弱就是为了让秦军走到山下来,两军在平地上打。

秦军实力够强,自然不怕在平地上跟赵军过招,于是秦军就上了当,当真下了山,往前逼近至武安。武安此地离邯郸只有80里,据赵奢的部队也就20来里。这一支秦军部队本来就是为了牵制赵国援军而来,所以主动进攻的可能性不高,但是如果有机会能捅赵国一刀,那也是随手而为的事情。

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存在,如果秦军就是不下山该怎么办?其实这也是赵奢当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原因所在。他抗下这一仗其实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赢,在前期近一个月的等待里,他需要赌一把,赌秦军的野心。但是将士们不需要知道这些,将士们只需要勇则可以随他上阵。

所以赵奢杀了那个提议攻入武安的将士,下严令不许大家讨论军事,就这样真的骗过了秦军,让秦军自己放弃了战略优势。

第三,奔袭作战,化被动为主动

秦军进一步向邯郸挺进,应该也是为了给赵军压迫,但是秦军万万没有想到,赵奢根本就没打算跟驻扎在武安的这支秦军打。明面上赵军在加固营垒,暗地里偷偷带领队伍奔袭自阏与前50里处,并迅速占领制高点,这样一来秦赵两国的位置就跟最初的时候换了个位置。有利地形掌握在了赵军手中,这个时候秦军知道自己上当了,但是也无济于事了,秦军的后援被切断了,根本无法久战,所以此刻只能猛攻赵军了,但是结果也自然很清楚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带来的优势可不是一星半点。这个时候就确实是赵奢所说的那样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阏与之战,赵奢大胜而归,最重要的是,这本是一场不被看好的战役,所以不管赵奢为什么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直接上去强攻,只要他胜了,他就是英雄。赵奢用兵如有神助,本来是被动挨打的局面,也在他的排兵布阵下化为了有利条件。这正是赵奢作战指挥的精妙所在。

 
标签: 赵奢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奢和赵括关系 赵奢的才能与赵括有何不同?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是马姓先祖之一,也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赵括的父亲。赵奢曾经在阙与之战中大破秦军、与田单论兵而胜,曾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官拜上谷手。赵奢大约60多岁去世,葬于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紫山。赵奢
    12-30 赵奢赵括
  • 赵奢有多厉害?赵奢与白起 廉颇相比谁更厉害
    赵奢的头衔很多,被称为赵国东方六国的八大将领之一,作为赵国的一代名将,他与廉颇、李牧在赵国的名声不相上下。而在赵国以外,赵奢的名气就比不过廉颇和李牧了,甚至是四大名将,他也没能跻身其中。但是不可否认他对赵国的贡献,也不可否认他在军事上的建树
  • 赵国名将赵奢论税 赵奢论税的启示是什么
    赵国名将赵奢论税 赵奢论税的启示是什么赵奢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他不仅在前线战场上战功赫赫,而且文武双全,即使担任文职也能有杰出的表现,早在他早年担任收税官的时候他就展现了自己的杰出的才能,因此得到了赵王的重用。早年赵奢名声不显的时候还只是
    12-16 赵奢名将
  • 《资治通鉴》赵奢收税的故事
    《资治通鉴》赵奢收税的故事选自《资治通鉴》卷五,赵奢是掌管农田租税的税官,他严明执法,既有利于赵王,也有利于赵王族,但他敢于杀平原君的家人,很难得。平原君先暗后明,为赵王族利益出发,无可歌颂。但在封建社会里,居上位者能与万民共同奉公守法,利
  • 如何评价赵奢其人 在历史上赵奢是怎么死的
    赵奢算是一个比较传奇的人才,他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赵奢本来是一个管理赵国财政的小官吏,在后来却能够指导赵国的军事作战,甚至成为君主身边的军事顾问,作为赵国东方六国的八大将领之一,他是赵国的名将与廉颇、李牧在赵国的名声不相上下。总之,赵奢是
    11-19 赵奢
  • 赵奢和平原君关系 赵奢说平原君是怎么回事
    平原君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他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平原君赵胜本来可以衣食无忧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他却并没像其他纨绔子弟一样,整日靠着酒精麻痹自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把眼光更多地放在了国家大事上,放在了百姓身上。据《史记》记载:“平原君赵胜
  • 赵惠文王和赵奢是什么关系 后代为何改姓马
    赵惠文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他是赵武灵王的次子,嬴姓,赵氏,名何。赵惠文王年幼时就继位了,但是之前的太子章就起兵反对赵惠文王,还杀死了当时的相国肥义,但是最后兵败,躲到了赵武灵王住的沙丘宫。之后被赵惠文王的人包围,断水断粮三个月,最终饿死
  • 赵惠文王和赵奢的关系 赵奢后代为什么改姓“马
    赵惠文王和赵奢的关系 赵奢的后代为什么改姓“马”赵奢(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马服君赵奢墓坐落
  • 赵奢和平原君关系 赵奢说于平原君是怎么回事
    赵奢是战国的东方八大名将之一,他也是赵国的三大良将之一。围绕在他身边有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赵括,这位纸上谈兵的主人公,就是赵奢的儿子;平原君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赵奢曾经向平原君收税;赵武灵王是赵国甚至是战国时期的英名君主,赵武灵王凭借“胡
  • 赵奢论税如何反映出赵奢的远见卓识?
    赵奢论税赵奢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他不仅在前线战场上战功赫赫,而且文武双全,即使担任文职也能有杰出的表现,早在他早年担任收税官的时候他就展现了自己的杰出的才能,因此得到了赵王的重用。赵奢论税早年赵奢名声不显的时候还只是赵国的一个收税的小官,
    10-01 赵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