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将领卫瓘委婉进谏却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2020-09-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卫瓘,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期重臣,除去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外,卫瓘还是西晋著名书法家,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卫瓘的父亲是卫觊,曹魏尚书,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卫瓘,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期重臣,除去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外,卫瓘还是西晋著名书法家,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

卫瓘的父亲是卫觊,曹魏尚书,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卫瓘年少成才可谓是继承了其父的文学衣钵,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卫瓘所创作的草稿,是在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参照其父卫觊的笔法及汉末以来已流行的行书而创的一种介于草、行之间的书体,发展至今就是我们所说的行草,可见卫瓘此人极富异秉,在书法上造诣可谓融会贯通,另辟蹊径。

卫瓘所创作的字体,既有别于章草或今草,又不同于一般行书,此行云流水同时又追求章法的字体用于书信往来之间,极为便捷,所以又被称之为“相闻书”。

卫瓘是魏晋时期书法世家卫氏的重要代表,在其家族书法成就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卫氏一门四代传承,在魏晋时期,成为了典型的书法世家。

三国时期,卫觊与钟繇比肩,经过晋代卫瓘、卫恒、卫夫人等人的宏扬,形成了卫氏书门家风。在此过程中,卫瓘承前启后,克绍箕裘,实为这个书法世家的奠基人。

卫瓘抚床是西晋时期的一个典故,其寓意为臣子通过含蓄巧妙的进谏,记载于《晋书·卫瓘传》,卫瓘委婉进谏,却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

西晋时期,最为荒谬的皇子继承要数西晋建国皇帝司马炎的痴傻太子了,当时司马炎因其皇后对太子司马衷过分溺爱,执意将皇位传于司马衷,导致朝堂震惊,群臣敢怒不敢言。虽然当时司马衷的愚钝实在难当大任,但司马炎心里筹划着,纵使自己的儿子根本不懂政务,但他相信满朝的文武百官肯定能辅助司马衷,这江山也是可以坐稳的,于是不改初衷。

某次大宴群臣后,司马衷的老师卫瓘对其痴傻太子的程度心中自是有数,一个能面对灾民饿殍遍野的情形竟能发出“何不食肉粥”的惊世之语的人,怎么成为万民之主,心中愤懑之际,酒过三巡,忍不住借着酒醉想劝武帝,但又不敢直言,于是蹒跚着上至高台,伸手触摸龙椅,然后叹息一声:“可惜了这把好椅子。”武帝当然知道卫瓘这么说是忠心,不忍怪罪,只说了句卿醉了,让其下去休息。不料此事传出后,以狠毒著称的太子妃贾南风,因此心怀恨意,怒杀卫瓘。

 
标签: 卫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西晋复杂的政治斗争 卫瓘因一句话惨遭灭门
    三国后期,有三个历史人物在军事上大放光彩,一个是蜀汉的姜维,另两位是曹魏的邓艾和钟会。此三人,才干卓越,名扬天下,被誉为“三杰”。抛开据长江之险的东吴,魏蜀两国之间的生死成败,就寄托在此三人身上。然而,这三人却先后栽在了当时一个名叫卫瓘的书
  • 重臣卫瓘因为一句话 竟然死在了一个女人手里!
    在三国的后期,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人才凋零的问题。即使是财大气粗的魏国也不例外,偏安西南的蜀国自不必说。在这一时期,有三个人物十分的出名,曹魏政权的邓艾、钟会以及蜀汉政权的姜维。尤其是姜维,简直就是蜀汉政权的顶梁柱,但是就这么三个人物,最终
    11-28 卫瓘
  • 三国卫瓘 牛人卫瓘是如何弄死钟会、邓艾的?
    魏国后期名将钟会、邓艾合称曹魏双壁,两人于263年灭亡蜀国,可谓功劳卓著。功盖必然震主,这二位也不是省油的灯,又手握重权,似乎没人敢直撄其锋。但在这个人面前,曹魏双壁的钟会、邓艾就稍逊一筹了,两人被玩的团团转,最终身败名裂,而这个演技超高的
  • 西晋政治斗争 卫瓘因说了什么话而惨遭灭门?
    三国后期,有三个历史人物在军事上大放光彩,一个是蜀汉的姜维,另两位是曹魏的邓艾和钟会。此三人,才干卓越,名扬天下,被誉为“三杰”。抛开据长江之险的东吴,魏蜀两国之间的生死成败,就寄托在此三人身上。然而,这三人却先后栽在了当时一个名叫卫瓘的书
    10-05 西晋卫瓘
  • 能将邓艾钟会姜维一网打尽的竟是一书生 卫瓘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魏国的邓艾、钟会,以及蜀汉的姜维等三员大将被称为后三国时代的三杰,若论三人的才干,其他人简直是望尘莫及,罕有其匹。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三人最终却栽在了一介书生的手里,唐人有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实
  • 巧用连环计借刀杀太子 卫瓘一举北定鲜卑乌桓
    西晋晋武帝时期,东北方主要的部族有两个,一个是乌桓,一个鲜卑拓跋。熟悉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曹操曾征伐过乌桓,大破乌桓。不过,到了西晋时期,乌桓的力量有开始恢复,但实力还是有限,依附于力量更强大额鲜卑拓跋。鲜卑拓跋部的王力微在曹魏年间就统一了
  • 三国卫瓘:牛人卫瓘是如何弄死钟会、邓艾的?
    魏国后期名将钟会、邓艾合称曹魏双壁,两人于263年灭亡蜀国,可谓功劳卓著。功盖必然震主,这二位也不是省油的灯,又手握重权,似乎没人敢直撄其锋。但在这个人面前,曹魏双壁的钟会、邓艾就稍逊一筹了,两人被玩的团团转,最终身败名裂,而这个演技超高的
  • 卫瓘简介 三国魏国及西晋时期重臣将领卫瓘生平
    卫瓘(220─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今山西夏县北)。三国时期魏国及西晋时重臣、将领,书法家。魏国侍中卫觊之子。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后任廷尉。参与伐蜀战争,出任监军、镇西军司。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叛变时,
  • 魏国后期第一谋士卫瓘 杀邓艾斩钟会最后身败名
    钟会抵达成都后,决意谋反。逼迫卫瓘作出决定,卫瓘假装上厕所,碰到将领丘建,便告诉他,要他把消息传到军中。第二天,城外的军队准备进攻钟会。一卫瓘[guàn]字伯玉,十岁时其父去世,袭得爵位,从此踏上了他的政治生涯,此后通自身的努力,赢得“宁武
  • 解决邓艾钟会两大牛人的卫瓘最终为何失败
    三国后期,有三个历史人物在军事上大放光彩,一个是蜀汉的姜维,另两位是曹魏的邓艾和钟会。此三人,才干卓越,名扬天下,被誉为“三杰”。抛开据长江之险的东吴,魏蜀两国之间的生死成败,就寄托在此三人身上。然而,这三人却先后栽在了当时一个名叫卫瓘的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