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化得到传承

   2020-05-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金朝国势衰落后,1215年,其将领蒲鲜万奴自立为王,国号大真。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改国号东夏。1233年,东夏为蒙古所灭,沦为蒙古的藩属。东夏占据的东海地区属女真故土,一直是东部女真聚居区,女真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东夏立国

金朝国势衰落后,1215年,其将领蒲鲜万奴自立为王,国号大真。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改国号东夏。1233年,东夏为蒙古所灭,沦为蒙古的藩属。东夏占据的东海地区属女真故土,一直是东部女真聚居区,女真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东夏立国时间不长,虽然对女真社会发展有所推动,但从长远看,这种推动力和影响力不大,当地女真人并未像南迁的女真人那样被汉化。相反,他们将先后迁入的汉人、渤海人、契丹人等融合,即女真化。明代,以东部女真为主体的女真族逐渐复兴,史称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他们传承女真文化,仍然保持其固有的民族特征。

女真诸部使用共同语言

语言是维系民族的重要纽带,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说来,在民族诸特征中,语言较为稳定,变化最慢。元明女真与辽金女真一样,操女真语,不仅女真地区的女真人如此,而且明朝辽东东宁、三万、辽海等卫的女真人也一直操女真语,朝廷往往从中选拔女真通事(翻译),“盖取其族类同,语言习也”。据《辽东志》载,辽东的女真通事,成化年间有七人,弘治年间有八人,正德年间有二人,嘉靖年间有五人。

记载明代女真语言文字的资料,流传下来的不多,主要有永乐年间编定的《女真译语》,即《女真馆杂字》和《女真馆来文》,共收女真语基本词汇871条,女真字近700个。此外,还有明末会同馆编的《女真译语》,共收女真语单词和词组1155条,无女真文字和进贡表文,仅用汉字记录了当时的女真语音。《女真译语》是女真通事们编辑的读物,成为后来研究女真语的重要资料。明末,努尔哈赤兴起,他一再强调首要目标是统一“言语相同的诸申(女真诸部)”。可见,女真诸部使用共同的语言。

《辽东志》在记述黑龙江流域各族分布和文化习俗时,只提到以松花江流域生女真和熟女真为代表的“女直”语言相同。当然,他们操用的语言与黑龙江下游诸族的语言有异或完全不同。《重建永宁寺记》则说到,明朝使者前往奴儿干等地,会遇到语言障碍,“非重译莫晓其言”,表明沿途诸族并未形成统一的语言。明朝往往要以操女真语的海西女真为中介,经辗转翻译,才能与其他诸族沟通。

女真文字在传承中发展

女真文字创制于金初,有大字和小字两种,先后颁行。经元入明,女真文字仍在汉区和女真地区行用。明代,女真赴京朝贡,要进呈表文,表文用女真文字书写;朝廷发往女真各部的敕谕或任命女真官员的敕书,也用女真文字书写,例如:永乐元年(1403),明朝通过朝鲜李朝招谕图们江一带的斡朵里、兀良哈等部,敕谕行文即“用女真书字”,李朝君臣看不懂,只得“使女真说其意,译之而议”。永乐时,女真馆编辑的《女真译语》收入了一些女真词汇和表文,以供有关官员学习和使用。其时,女真致书朝鲜李朝,也往往使用女真文。此外,女真人私下书信往来,也行用女真文字。

明中叶,一些海西女真部落已不用女真文,而行用蒙古文。随后,朝鲜李朝发往建州女真的书信“用女真字、蒙古字翻译书之”。在建州女真中,蒙古文也逐渐取代女真文,出现了“汉字、女真字皆不知”的现象。到努尔哈赤兴起时,“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明代,女真逐渐废弃表意的女真文字,学习并采用了拼音的蒙古文字,这在女真文化史上是一大进步。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利用蒙古文字母创制了新的女真文字,史称“老满文”。这种拼音文字优于原先的女真文字,是女真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表现。

民族习俗呈现多样性

元明两代,朝廷对女真实行“随俗而治”或“俾仍旧俗”的政策。就女真社会制度来说,大略有三:一是“生儿年长即异居”,一旦儿子成年,就娶妻成家,分家另过。这种个体家庭有的仍依附父、祖家族,从事劳作及其他社会活动;有的则脱离父、祖家族,从原来的村寨、部落乃至部族游离出来,附属于其他村寨、部落乃至部族。二是世袭制,采取父子袭替或兄终弟及。各部落酋长是世袭的,朝廷任命的女真官员也相应世袭。一般说来,由嫡长世袭,而后是次子,再后为兄弟。三是家内奴隶制,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已普遍使用奴隶劳动,大小酋长皆奴役奴隶,来源主要依靠掳掠辽东汉民和朝鲜边民。

入明后,随着朝廷的招抚,女真诸部逐渐南迁,兼营农耕、畜牧和渔猎,文化习俗具有兼容并蓄的多元性。渔猎一直是女真人的传统生业,使他们养成了“喜射猎”的传统习俗,生产和军事组织“牛录”就是从集体围猎演变而来。畜牧在明代女真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放牧马、牛、羊群,弯弓驰射,练就了“善骑射”的本领。农耕对女真人来说并不陌生,辽代女真人就“喜耕种”,“以耕凿为业”。随着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南徙并定居辽东“边外”,其农耕经济更有长足发展,海西女真“屋居火食,差与内地同,而户知稼穑,不专以射猎为生”,建州女真“喜耕种,善缉纺,饮食衣服,颇有华风”。在多种经济类型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习俗,便于不同民族之间的往来交流。

在婚嫁方面,女真存在收继婚风俗,“父死娶其妾,兄亡娶其妻”。婚嫁有纳采纳币之俗,内容大致相同,唯贫富有别而已。在丧葬方面,土葬与火葬并行,有“烧饭”遗风。祭祀之礼有“祭天”和“月望祭七星”。“若有疾病”则“祈祷”,即请萨满跳神。在女真传统的文化习俗中,发式和服饰是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标识。据《三朝北盟会编》载,辽金女真“妇女辫发盘髻,男子辫发垂后……留脑后发,以色丝系之”。元明女真承袭这一发式,朝鲜人称之为辫发。辽金女真的服饰,据《大金国志》载:“土产无桑蚕,惟多织布,贵贱以布之粗细为别。又以化外不毛之地,非皮不可御寒,所以无贫富皆服之。”为便于骑射,他们的服装多为短襟,紧身窄袖,皆左衽。这种款式也为元明女真继承和发展。

形成独特的民族认同

在长期的共同文化沉淀中,女真人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识,主要体现在民族认同上。元明女真怀念故国,一直不忘先辈创建金国的业绩。元代后期,女真诸部不堪元朝统治者的压迫和奴役,不断进行反抗,有的公开打出“大金子孙”旗号,以复兴故国相号召。明代弘治十年(1497),斡朵里酋长童所老加茂之子童清礼在朝鲜李朝为官,奉命出使建州,他在与建州卫首领达罕等人交谈时,追述金朝,情不自禁地说:“大金乃我远祖,其强莫盛”,切实表达了女真人的民族认同感情。

明末建州女真兴起时,首领努尔哈赤也以金朝后裔自居,把自家的姓氏改为爱新觉罗,奉“金”为国号。《旧满洲档》和《后金檄明万历皇帝文》多处称金朝为“我们金国”、“我们先朝金国”,尊金朝皇帝为先帝。努尔哈赤之所以一再打出复兴金国的旗号,不是他个人一时的主观意愿,而是要适应元代以来女真复兴的潮流,增强女真民族的内聚力,以实现其统一女真诸部、建立并巩固女真政权“诸申国”的目标。

 
标签: 金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金朝怎么灭亡的 历史上金朝怎么灭亡的
    金朝怎么灭亡的 历史上金朝怎么灭亡的
    1、政治腐败。明朝后期,昏君迭出,奸臣当道,财政入不敷出,贪污横行,民不聊生。 2、军队建设落后,明初兵将兵离,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战斗力低下,克扣军饷之事时有发生,士兵厌战情绪强烈。将领不习兵事,生活腐化,纪律松散。良将屡遭迫害,
  • 抗金战争中的产物 火腿竟是宗泽发明赵构命名的
    公元1126年的一天,磁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境内)知府正在议事时,卫兵上前报告:“大人,从金华采购的400头肥猪,已经到城门口了!”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的知府一听,喜形于色,随口问道:“400头活猪?”卫兵回答道:“不是。按照大人的指示,督官在
  • 张邦昌当”大楚“皇帝 为何没有自称“朕”?
    朕,最初是指身体,后来演变成为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期,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自秦始皇规定“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起,“朕”这个字开始成为皇帝用来称呼自己的专用词。可以说,称“朕”是封建礼制赋予皇帝的特权,不论执政者
  • 金太宗完颜晟生平简介 金太宗完颜晟怎么死的
    金朝第二位皇帝金太宗完颜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姓完颜(1075—1135),女真名吴乞买,汉名晟。金朝第二位皇帝(1123年9月27日—1135年2月9日在位),金太祖之弟,身材魁梧,力大无比,能亲手搏熊刺虎,在
  • 金朝战功赫赫的完颜宗弼金兀术到底是怎么死的?
    完颜宗弼,生年不详,本叫斡啜,又被叫做兀术、斡出和晃斡出。他是女真族出身,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金朝著名的将领,为金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完颜宗弼从小便有过人的胆略和见识,骑马射箭都不在话下。一开始他跟随着自己的二哥完颜宗望四
  • 金朝名将郭虾蟆生平简介 郭虾蟆是怎么死的
    郭虾蟆(1192年—1236年),又名郭斌。会州(今会宁)人。金朝名将,他家世代为保护家园的射手。金宣宗时,他与兄禄大都以善射而应募从军。兴定初年,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镇守会州,虾蟆随兄在军中。后
  • 历史上对金朝开国大将金兀术是怎么评价的?
    金兀术,原名完颜宗弼,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文韬武略样样拿的出手,在女真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是金朝的开国功臣和著名将领。也许是因为金兀术此人是外族人,加之当初金朝对宋朝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因而金兀术此人在随后的历史中,受到很大的忽视。明明是
  • 金朝第四代皇帝海陵王是史上最淫荡无耻的皇帝吗
    金废帝海陵炀王(1122年-11年),汉名完颜亮,女真名迪古乃,金朝第四代皇帝,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辽王完颜宗干第二子。皇统九年十二月丁巳夜即位((1150年1月9日),在位十二年,终年四十岁。完颜亮自幼聪敏好学,能诗善文,汉文化功
  • 金朝皇族完颜氏隐居在我国泾川 竟然长达800载
    隆重的祭祖典礼(资料图片) 金兀术纪念碑(资料图片)平凉市泾川县在金朝时属于完颜宗弼(金兀术)的经略地,金兀术之子完颜亨被海陵王完颜亮诛杀后,族人将其尸体运到此地安葬。80年后,金朝灭亡时战死的末帝完颜承麟,也被臣子们安葬到这里。于是,先后
    11-25 金朝
  • 金兀术与岳飞究竟谁厉害?金朝名将完颜宗弼简介
    金兀术与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宋金对峙时期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主战派人物,他们在战场上曾经多次交锋,最后两个人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那么金兀术与岳飞谁更厉害?我们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让他们PK一下。完颜宗弼,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本名斡啜,又作兀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