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殉国英烈你还知道谁?

   2020-02-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2014年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的甲午年,120年前的1894年同样是个甲午年。那一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挑起侵略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最终丧权辱国,但是一些爱国将士奋起抵抗,誓死不屈,用鲜血维护着民族尊严,用生命捍卫着这个国家!还有不到60天就要

2014年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的甲午年,120年前的1894年同样是个甲午年。那一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挑起侵略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最终丧权辱国,但是一些爱国将士奋起抵抗,誓死不屈,用鲜血维护着民族尊严,用生命捍卫着这个国家!还有不到60天就要离开甲午年,在此之际特撰写此文,以缅怀那些我们并不熟悉,但却应该永远铭刻的殉国英烈们!(按大体时间顺序)

1.沈寿昌­——“济远”舰帮带

字清和,1863年出生,江苏省上海县洋泾镇(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沈寿昌自幼聪明,1875年以第四批留美幼童(同学有詹天佑、唐绍仪、严复等人)赴美国学习,之后在挪威大学攻读理化以及轮机和航海。

后清政府创办海军,将留学生召回。沈寿昌奉命回国后在北洋海军服役,担任威远舰二副。此后于1882年参与平定由日本人挑起的朝鲜内乱。1889年沈寿昌升“济远”舰帮带(副舰长),兼领大副。

1894年7月25日“济远”等舰船由牙山返航,驶抵丰岛海面时,突然遭到日舰“吉野”等三舰袭击。管带方伯谦躲却入舰舱房备事,而沈寿昌当机立断,登上瞭望台,指挥炮手进行反击。海面上顿时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突然一发炮弹击中“济远”舰瞭望台,一块弹片飞入了在指挥反击的沈寿昌头部,当场壮烈牺牲。如今沈寿昌的墓址纪念碑位于上海同济大学沪西校区体育馆附近。

2.左宝贵——广东高州镇总兵

字冠廷,回族,1837年出生,山东费县地方镇(今属平邑县)人。左宝贵出身贫寒,1856年携两弟投效江南大营,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军39年,其间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热河金丹教起义。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建威将军、记名提督、广东高州镇总兵。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左宝贵率领奉军4营与其他三路大军进驻平壤。日军分路进攻平壤前夕兵力单薄,左宝贵主张出其不意,聚而歼之,遭到叶志超的否决。日军大部保卫平壤后,主帅叶志超竟然主张逃跑。左宝贵力主坚守,并派亲兵将叶志超监控起来。

9月15日拂晓时分平壤之战打响,日军与集中三分之一的兵力围攻左宝贵驻守的玄武门、牡丹台一线。经过激战,占据优势的日军最终攻占平壤的制高点牡丹台。正在玄武门指挥作战的左宝贵,见牡丹台失守,“知势已瓦解,志必死”,于是身穿御赐衣冠翎顶和黄马褂,亲自燃放大炮。酣战间,一炮弹飞来,弹片击穿左宝贵肋下。左宝贵负伤不退,裹创再战,不久,又一弹飞至,左宝贵的身体已被炮弹击穿,壮烈殉国。

3.邓世昌——“致远”舰管带

原名永昌,字正卿,1849年出生,广东番禺龙导尾(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幼年时被父亲送入上海的教会学校,接受西式教育。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1874年毕业后,先后出任“琛航”运船帮带、“海东云”炮舰管带。1880年调北洋水师,先后两次赴英国接收扬威、致远两艘巡洋舰。在北洋海军管带中,邓世昌是唯一一位未曾出洋留学、实习的管带。

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由于护甲较薄,受到重创,且弹药用尽。邓世昌决意撞沉日舰主力舰“吉野”,但不幸“致远”舰遭到日舰攻击,引发鱼雷爆炸而沉没,邓世昌决心与战舰同存亡,拒绝救援,壮烈殉国。

4.林永升——“经远”舰管带

字钟卿,1853年出生,福建侯官(福州)人。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轮船驾驶,与邓世昌等人为同学。1876年与同学林泰曾、萨镇冰、刘步蟾、严复等到英国留学,进入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1880年回国后调往北洋舰队,先后任镇中号炮船管带、康济号管带。1887年往德国接收“经远”舰回国,任经远号管带。

黄海大战中,经远号被四艘日舰围攻,伤痕累累,舰船燃起大火。但林永升沉着指挥,“发炮以攻敌,激水以救火”,但“猝为日舰所环攻,船身碎裂”,林永升亦“中弹破脑而亡”。1998年大连市政府在黄海岸边的鳌头山塑立林永升雕像。

5.黄建勋——“超勇”舰管带

字菊人,1852年出生,福建永福(福州市永泰县)人。1867年黄建勋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1876年出洋留学,先后在法国、英国深造学习。后调入北洋水师,任“超勇”快船管带。

黄海大战一开始,超勇、扬威就遭到四艘日舰的围攻,黄建勋指挥舰船与敌舰激战,但“超勇”毕竟是舰龄十余年的老舰,且为木质舰身。中弹后导致舱内燃起熊熊大火,不久就右舷倾斜,难以行驶,最终被烈火焚没。黄建勋落水后,拒绝救助,与超勇一起沉入波涛之中。

6.林履中——“扬威”舰管带

字少谷,1852年出生,福建侯官人。1871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第三期,学习航海驾驶。曾先后赴德国接收舰船,赴英国学习。1887年,调任扬威舰快船管带。

黄海大战中,超勇、扬威遭到四艘日舰的围攻,扬威舰中弹起火,形势危急。不料此时,“济远”舰竟然转舵逃跑,“撞扬威舵叶,扬威行愈滞,敌弹入机舱”。舰身渐沉,林履中拒绝营救,奋然蹈海殉国。

7.袁永山——四品衔三等护卫

1868年出生,是袁崇焕第七世孙。甲午战争爆发后,追随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率军赴援辽东。当时清军计划偷袭凤凰城,结果被日军侦知,袁永山所部遭遇埋伏,双方自凌晨起,激战终日。

在掩护退却的战斗中,永山“左臂受伤一处,额颅受伤一处,犹复亲持枪械,击毙悍贼数名”。之后前胸又中敌弹,伤势沉重。“倒地晕绝,忽大呼而起,戈什扶之,坚不肯退”。终因伤重,壮烈牺牲。

8.林泰曾——“镇远”舰管带

字凯仕,1851年出生,福建侯官人。林泰曾是林则徐弟弟林霈霖之孙,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后赴英进入留学,进入英国海军军官学校学习。回国后担任主力舰镇远号管带。

黄海大战中,林泰曾指挥“镇远”沉着应战,与 “定远”紧密配合,重创日舰“西京丸号。战至下午时,中方只剩下“定远”、“镇远”2舰与日本本队5舰厮杀。镇远舰中弹百余发,伤痕累累,但依然未屹立在黄海之上。黄海战后,镇远舰从旅顺撤入威海时不慎触礁,船身裂痕余三丈,丧失机动能力。忧愤之下,林泰曾吞服鸦片自尽。

9.刘步蟾——“定远”舰管带

字子香,1852年出生,福建侯官人。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1876年获派往英国留学,后在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旗舰实习。回国后调入北洋水师,担任旗舰定远号管带。

黄海大战中,提督丁汝昌负伤,刘步蟾指挥定远舰始终在战场坚持作战,并重创了日本舰队旗舰松岛号同日舰激战。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 “定远”被偷袭入港的日本鱼雷艇击伤,导致搁浅,后因进水过于严重,恐“定远”落入敌手,将其炸沉。当天夜里,刘步蟾吞食鸦片自尽,实现了他“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

10.丁汝昌——北洋水师提督

字雨亭,1836年出生,安徽庐江县。年轻时曾追随淮军名将刘铭传与太平军作战,1875年参与北洋水师组建,并担任水师提督之职。

黄海大战中,丁汝昌在旗舰“定远”舰飞桥上指挥,被炮火所伤,但他拒绝进入舱内,在甲板上鼓舞士气。1895年1月日本海陆军合围北洋水师,丁汝昌率北洋水师残部固守刘公岛。2月在弹尽粮绝之际,丁汝昌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丁汝昌没有统帅海军之才,但他用生命捍卫了军人的尊严!

11.杨用霖——署“镇远”舰管带

字雨臣,1854年出生,福建闽县人。黄海海战后,“镇远”驶回威海卫,管带林泰曾因舰触礁,引咎自尽。杨用霖升护理左翼总兵兼署“镇远”管带。此后杨用霖协助丁汝昌、刘步蟾击退日舰的8次进攻。丁汝昌死后,牛昶昞欲推举杨用霖与日军接洽投降,杨用霖严词拒绝。最后杨用霖用枪从口打入,自杀殉国。

以上仅是甲午战争中为国殉难的部分高级将领,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烈。虽然至今他们中的有些人还饱受争议,但面对危难时,他们宁折不弯,宁愿一死以殉国, 不愿苟且以偷生,难道就凭这,不值得我们后世敬仰吗?

 
标签: 邓世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邓世昌是怎样的人?邓世昌的妻子儿女都是谁
    邓世昌,是晚清著名海军将领。公元1894年晚清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专营茶叶的商人,邓世昌从小随父亲移居上海,并在此学习了西方的算术和英语。后来邓世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成为了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
    12-30 邓世昌
  • 邓世昌“按狗共沉说”靠谱吗?按狗共沉未必真实
    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关于邓世昌殉国一幕,是这样描述的: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之中寻死,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他的狗游了过来、衔住他、不让他下沉,邓
    12-10 邓世昌
  • 甲午战争时 清末将领邓世昌的月薪是多少?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中国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
  • 邓世昌座舰致远号简介 北洋水师里最新式的战舰
    致远号巡洋舰(英文:Chinese cruiser Zhiyuan)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英文:Armstrong Shipbuilding Co)订购建造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为致远级巡洋舰的首舰。 致远号排水量2,300吨
    11-29 邓世昌
  • 父亲去世邓世昌仍留军中备战 返乡后跪地痛哭昏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1894年,清光绪帝恸书挽联,奠祭在甲午黄海一战殉国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捐躯何止在战场,英雄报国有后人”,120年来,广州邓氏后代心系国运,投笔从戎抗日、办理遗体捐献,将精忠与奉献承续。黄浦江畔萌生
  • 邓世昌爱犬救主的真相究竟如何 邓世昌的妻子
    中华五千年来马革还尸的将士,一直受人爱戴。特别是那些为抗击外来侵略而英勇赴死的民族英雄,更让人感到敬佩,而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当时所有人,甚至包括当时的光绪皇帝。邓世昌是清末北洋舰队致远号的管带。他有着热烈的爱国情怀,在平时就常对将士们说
    09-12 邓世昌
  • 外国军官和李鸿章评刘步蟾邓世昌:动手能力差
    李、黎二人对这些学生官总的评价是:“闽厂学生大都文秀有余,威武不足,诚如来示,似庶常馆中人,不似武备院中人。然带船学问究较他处为优,在因材器使,随事陶成而已。”学堂用传统士子的模式规范学生, 惟恐他们在学习西方海军技术的同时思想也随之西化。
  • 邓世昌的简介 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邓世昌简介:甲午之战是每个中国人难以忘记的民族之痛,曾经强大的北洋水师惨败日本,说起海战不得不提到邓世昌和他的致远舰。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
  • 邓世昌的妻子是谁?他的后代是谁?
    邓世昌,是晚清著名海军将领。公元1894年晚清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专营茶叶的商人,邓世昌从小随父亲移居上海,并在此学习了西方的算术和英语。后来邓世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成为了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
    08-17 邓世昌
  • 黄海海战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敌舰艇!
    黄海海战邓世昌是在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战争英雄,邓世昌家里三代为官,是清末海军杰出的爱国将领和一位永远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在1894年9月15日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当时日本的联合舰队一起向邓世昌所在的定远舰开炮,定远舰由于装备老
    07-31 邓世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