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差点解决清太祖 炮弹落进努尔哈赤的帐篷!

   2020-03-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很多熟读历史人都听过一句充满傲气的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在明末非常写实,因为明军面对后金军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但这时候的后金也不是无敌的,因为这时候已经进入热兵器的时代了,一个平凡出身的人,一群勇敢的人,加上十门进口

很多熟读历史人都听过一句充满傲气的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在明末非常写实,因为明军面对后金军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但这时候的后金也不是无敌的,因为这时候已经进入热兵器的时代了,一个平凡出身的人,一群勇敢的人,加上十门进口大炮,就能让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后金军队寸步不前。

让我们回到天启年间,我们的大英雄,现在还只是个小县令,他就是袁崇焕,一个出身东莞的小文人,然而却是立誓为大明中兴而读书的知识份子,他几乎是踩着线考中进士,虽然有点靠运气,但不可否认,他确实是个人才。

天启二年,以天下为己任的袁大人幸运的被调入京城做官,然而他是具有实干性的人才,好好京城不呆着,突然就跑到火纷飞的山海关考察地形去了,平安回来,还放下豪言:“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

这句话一传出去,可就不得了。这时候的辽东因为明军在萨尔浒一战输光了精锐,所以努尔哈赤在此横行无忌。无数的将领士兵阵亡在辽东战场,这时候朝廷正想找个接盘侠,想看看能不能把辽东给盘活了。盘不活,就让他背锅。

看到袁崇焕这么给面子,朝廷立马封了个山海关监军的大官把他扔到辽东去干活。

1625年,这时候的辽东局势十分危急,危急到明朝政府开始撤离辽东的粮食、军队和百姓了。明朝政府因此打算彻底放弃辽东,然而来到辽东三年了的袁大人可不想如此窝囊的放弃。

袁大人没有援军,就只带着一万人驻守宁远城——一座很坚固的城池。来到辽东三年,袁崇焕已经领悟到如何对付后金的军队,就一个秘诀——主守,后战。

对于防守宁远,他下了很大的决心。他坚壁清野,绝不给努尔哈赤的军队留下一点物资,他甚至坦白告诉全城军民,这一战不会有援军,宁远城已经成了弃卒,但他袁崇焕不想放弃宁远,因为失去了宁远,明朝将永远失去反击的机会。他在全城军民面前,立下血书,发誓与宁远共存亡。

袁崇焕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他此前曾从京城要来十门纯进口外国的红夷大炮,非常给力,还有葡萄牙人教守城士兵如何使用强劲的红夷大炮。他也明白后金的攻城技巧,用奸细破城,于是他下令,全城搜捕奸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奸细。

当宁远城紧张地准备时,努尔哈赤却带着他的六万大军兵临城下。兵力的优势让他异常自信,因此他十分自然地想着:等会攻下这座城之后要屠城还是屠城呢?

不久,努尔哈赤下令进攻了,然而事情却不像努尔哈赤想的那样简单。在他看来,对手只是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守城文官,自己随便打都能打下一座宁远孤城。然而红夷大炮立马教他做人,一炮下去,尽皆糜烂,后金攻城部队死伤无数。果然,大炮还是进口的给力。

无奈的的努尔哈赤只能命令后金强拆大队挖城墙,后金军队不说野战强大,没想到挖墙脚也这么给力,袁崇焕自然不会看着城墙倒塌,他想出了更狠的招数。因为现在是大冬天,后金军队都穿着大棉袄,所以他命令士兵把所有易燃物品点燃了扔下去。这招一用,后金军队攻势立刻就没了,而且死伤无数。

虽然大炮强力,但是面对后金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城里的军队也快不行了,甚至袁崇焕还亲自上城墙肉搏。但这时候努尔哈赤更接受不了损失,下令休息,明天再打。

第二天清晨,努尔哈赤继续下令进攻,因为他觉得他纵横辽东那么多年,岂会被一座孤城所拦,继续进攻,进去屠城。他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一万人,一万处于绝境中的士兵,以及十门大炮,就把他压制的不行。

努尔哈赤不想走,那他袁崇焕只能以炮弹迎接你了,上天很照顾袁崇焕,照顾这个永不放弃的人,一门炮弹落到努尔哈赤的帐篷头上,把努尔哈赤炸成重伤,当然了,后金方面可就不承认这件事,毕竟太丢脸了,堂堂清太祖,就被一颗炮弹解决了。

这一炮下去,快要打不下去的后金军队自然就撤退了。然而败退的后金军队还想搞搞事,泄泄火气,攻向宁远城附近的一座岛屿,将岛上的百姓屠戮一空。但是他们心理已经留下了阴影了,原来明军并非都是无能之辈。他们终于明白:信念坚定的人,要打败他,太难了。

一场大捷被永不放弃的袁崇焕拿下来了,这大捷实至名归,这是他在绝望中,在孤军孤城中,依靠着全城军民军民永不放弃的信念,获得的胜利。

袁崇焕,他没有皇帝的欣赏,没有老师的教导,甚至没有人看好他这次行动,但他有决心,曾经的平凡只为造就宁远这场战斗的不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努尔哈赤仓促迁都之谜 要保大清龙脉?
    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满清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最后一步。380年后的今天,国内一批知名学者为纪念沈阳故宫的创建,近日举行了学术研讨。由于史料缺
  • 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之谜 他为什么要起兵反明呢?
    一位西方学者曾说过,西方人最关注的中国古代英杰是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父祖都曾在明朝担任官职,他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之初的最高理想,大概就是与大明朝分据东西吧。他为什么要起兵反明呢?1559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生于明建州左卫
    12-31 努尔哈赤
  • 努尔哈赤皇后阿巴亥怎么死的?阿巴亥活了多少岁
    努尔哈赤皇后阿巴亥是怎么死的?阿巴亥活了多少岁?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穆麟德:Abahai),乌拉部满泰贝勒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
  • 努尔哈赤身上的诅咒氏什么?诅咒真的很灵验吗
    努尔哈赤全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一生征战无数,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他凭借着铁血手腕征服女真各部,一手创建后金,随后誓师征明。皇太极就是凭借努尔哈赤打下的基业,带出来的雄师才能创建清朝,甚至打败了明朝,入主中原。这个铁血勇猛的首领,
    12-28 努尔哈赤
  • 努尔哈赤定都沈阳传说 沈阳不会发水不会地震
    萨尔浒之役后,老罕王努尔哈赤势力大增,随之便将都城由赫图阿拉迁到了辽阳,起名为东京。可是定都刚刚三年,突然又决定迁都沈阳。努尔哈赤为什么执意要迁都沈阳城呢?长久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有一天,努尔哈赤跟王公贝勒们一起议事,突
  • 李成梁守卫大明边疆40年却当了努尔哈赤的干爹
    万历朝的边事历来为历史学家们称道,一度颇有成效。这有赖于边关的两大名将: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戚继光是中国明代最伟大的抗倭英雄,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他
  • 努尔哈赤戎马生涯 为何总是能以少胜多?
    努尔哈赤在历史上曾有两个谥号,分别为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时所加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即“太祖武皇帝”),和康熙元年(1662年)所定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高皇帝”(即“太祖高皇帝”)。后
    12-23 努尔哈赤
  • 努尔哈赤为何会遭到大炮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为人慷慨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扼塞情形,以边才自许”。天启二年,他由邵武知县任上入京述职,为御史侯恂推荐,破格拨用,升为兵部职方主事。广宁溃师,无数明军明将败撤于关内,惟
    12-23 努尔哈赤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何杀掉屡立战功的长子?
    褚英是努尔哈赤第一个大福金(后称元妃)佟佳氏所生的长子,骁勇多谋,能征惯战,军功累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正月,努尔哈赤命幼弟巴雅喇、褚英与噶盖、费英东,领兵一千,往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此时,褚英只有十七岁,但他不畏险阻,披甲上阵,
  • 努尔哈赤到底姓什么?真的是爱新觉罗吗?
    众所周知中隐藏的疑问努尔哈赤和他的继任者姓爱新觉罗,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满族语中,爱新觉罗为“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之意,“爱新”意为“金子”,“觉罗”是地名,在今天黑龙江省依兰一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最早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说所
    12-19 努尔哈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