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凉是怎么来的 南凉也有和亲吗

   2020-04-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在淝水一战中遭遇惨败,跟随苻坚一同出战的末代前凉王张天锡乘乱逃到了东晋,虽然被加封为大夫,但是却一直受到东晋大臣们的嘲讽和讥笑,以至于晚年凄凉,最终病逝在东晋。张天锡的儿子张大豫是个有主见的人,虽然他也受到多年的儒家

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在淝水一战中遭遇惨败,跟随苻坚一同出战的末代前凉王张天锡乘乱逃到了东晋,虽然被加封为大夫,但是却一直受到东晋大臣们的嘲讽和讥笑,以至于晚年凄凉,最终病逝在东晋。

张天锡的儿子张大豫是个有主见的人,虽然他也受到多年的儒家教育,但是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他父亲所遭遇的境况他早就预见到了。他断然拒绝父亲,没有跟随父亲一起逃往东晋,而是从父亲那里逃跑,藏到前秦长水校尉王穆那里。两个人又乘着撤退的机会,一起来到了逃回了老家河西地区,投靠秃发鲜卑,准备重建前凉国。

思复鞬在公元365年即位,此时已经十八年了,在他小心谨慎的领导下,秃发鲜卑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势力范围扩大,而且人口和军队的数量也增多了,具有了较强的实力。张大豫的到来,激起了他心中隐秘的一个愿望——那就是要借机回复树机能时代的疆域。

当时,思复鞬部落的活动中心在广武郡(今甘肃武威东南)。张大豫、王穆投奔秃发思复鞬后,思复鞬将他们安置在魏安(今甘肃武威东)。张大豫家族十几世统治这一带,财产又丰盈,在这里招兵买马很是顺利,同时等待时机准备攻占凉州。

时机终于来了。公元386年2月,魏安人焦松、齐肃、张济等起兵数千,在揟次宣布(今甘肃古浪附近)迎立张大豫为首领。张大豫已经招募了一部分军队,又得到上述军队,力量强大了起来,于是他迅速和思复鞬商议,联合进攻进攻凉州,开始了自己的复国大计。

不过令张大豫也是令思复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前秦大将吕光,远不是其他人可比,此人,在《十六国英雄榜》当中,名列前五名。

这个吕光,公元337年出生,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南)人,氐族。他的父亲是前秦重臣吕婆楼。据说吕光“目有重瞳”,与西楚霸王项羽一样。真正造成前秦强大的人是丞相王猛,他就很欣赏吕光,认为他能成大器。事实上吕光也不负众望,东征西伐为前秦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383年正月,前秦王苻坚派吕光率领步兵7万,骑兵5千人讨伐西域。当时的西域狯胡、温宿和尉头等,集合联军70万来对付吕光,吕光镇定沉着,使用奔袭加偷袭的手段,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人们认为根本不可能通过的沙漠里突然出现,并且立刻勇猛冲杀,将西域联军打得大败。

很有意思,他的主人率领的70万大军,正好被东晋的5万军马打得大败,他以7万人马将叛乱的70万西域军队打败。可以想一想,如果不是派吕光去征讨西域而是让他指挥攻打东晋,历史可真的改写了。战胜后,西域30多个国家全部投降吕光麾下。如果不是苻坚在淝水惨败后召他回国的话,吕光驻守在西域很有可能成为继东汉班超之后的又一位西域名将,甚至做出更大的贡献。

吕光回到了凉州,苻坚已经死去了,他迅速控制了凉州大部。当时的信息不是很发达,张大豫并不了解吕光。他怀着复兴前凉的梦想和一腔激情开始进攻了。他首先攻占了吕光的昌松郡(今甘肃古浪北),并活捉了太守王世强。吕光派辅国将军杜进反攻,也被张大豫击败。张大豫乘着连战连胜的势头,率领军队逼近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准备和吕光决战。

这时,一直跟随张大豫的并且有着丰富经验的王穆说:“吕光兵精粮足,姑臧城市坚固,现在就和吕光决战不是上策。我们应该先攻占岭西的各个郡县,然后训练军队,积蓄粮食,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再进攻吕光。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控制整个凉州。”但是,张大豫由于之前接连胜了几场,心理轻视了吕光,此时又急于求成,因此没有采纳王穆这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他先自我膨胀,自封为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同时封王穆为长史,派他去说降凉州以西的各个郡县。不久,建康太守李隰和祁连都尉严纯都起兵响应张大豫,张大豫的军队迅速扩充到了3万人。

 
标签: 和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靠什么来化解血腥仇恨 古代公主的漫漫和亲路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和亲”是一朵独特的“奇葩”,蕴含着中原皇室的几多无奈,几多屈辱?可以想象,一个泱泱大国的外交要靠一位柔弱的女子去承当,这是何等地卑贱和可悲!汉武帝时代,国势不可谓不强盛,可也上演过“和亲”的悲剧:汉武帝的女儿细君公
    12-29 公主和亲
  • 隋唐时期和亲的目的是什么 和亲的目的达到了吗
    隋与突厥的和亲一方面为了稳定局势,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婚姻关系将突厥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纳入隋的统治范围,扩大隋的疆域;就突厥而言,由于经常出现矛盾,与隋联姻,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巩固其统治地位。和亲双方基本上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隋唐时期和亲的
  • 最可悲唐朝和亲公主 一辈子做妾未得到唐朝支持
    印象中唐朝总是无比优雅无比强大的,雍容华贵之风,开放包容之态,都足以让后世的人们怀想,只是美轮美奂的历史光环之下,却掩不住个人的悲凉,哪怕是身为公主,也依然活得没有任何尊严。小宁国公主,李唐荣王李琬女儿,在大唐和亲的公主之中,身份不算低了,
  • 五代十国也和亲 五代十国时期有哪些公主外嫁?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其各国的割据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
  • 为何说文成公主的“和亲”是历史最赔本的一次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女儿称为“宗室出女”,临到异邦要来讨人了
  • 为何文成公主进藏成唐朝最赔本的一次和亲
    高祖李渊有女儿十九人,太宗李世民有女儿二十一人,除了早夭者,全部下嫁有名有姓的本朝臣子,没一个出国的。显然按唐时的观念,嫁给外国的国王,还不如在国内招一个驸马。那时哪有那么多守节的破规矩,嫁一个觉着不好,和老爸说一声,立刻可以改嫁。因此唐朝
  • 汉朝三大美丽和亲公主 三大和亲公主结局是什么
    汉朝公主远嫁西域和匈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汉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战争与和亲是处理对外关系最重要的两种手段。这些女子忍辱负重远嫁西域,经历了种种苦难,为缓解中原王朝的统治危机和汉朝发展做出很大牺牲,也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公元前20
  • 历史上参与汉匈和亲的汉朝公主都有哪些
    汉匈和亲,是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通过联姻,加强相互关系的一种外交策略,由于双方地位,社会环境的不同,汉匈和亲的背景赋予了汉匈和亲不同的意义,在西汉政权刚建立时,北方的匈奴也在日益壮大,但是西汉政权是经过秦朝末年的连年征战建立的,百业待兴,迫
  • 五代十国也和亲 五代十国有哪些公主外嫁呢?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其各国的割据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
  • 历史上比较少见的世代和亲的两个国家是谁
    回鹘原来是北亚的游牧汗国,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时,回鹘的别将句录莫贺乘内乱之机,勾结黠戛斯阿热可汗合兵十万攻杀回鹘可汗,“焚其牙帐荡尽,回鹘诸部逃散”,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
    12-17 和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