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来历 土家人是由巴人演变而来的吗

   2020-06-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土家族在中国五十多个民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土家族有802.81多万人,集中散居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的武陵山区和湖北宜都以上的长江沿岸,其中主要在湘西的保靖、永顺、桑植、永定、古丈、凤凰等县区,鄂西的长阳、五

土家族在中国五十多个民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土家族有802.81多万人,集中散居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的武陵山区和湖北宜都以上的长江沿岸,其中主要在湘西的保靖、永顺、桑植、永定、古丈、凤凰等县区,鄂西的长阳、五峰、恩施、利川、来凤、鹤峰、咸丰等县市,渝东的石柱、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区,黔东北的印江、德江,沿河等县。

土家人是巴人演变而来,是巴人的主体后裔。巴人是中国西南的远古民族,形成和得名于夏商之际,活动于商代后期到南北朝。在此之前,巴人中某一核心民族可能出自东方部族。相传,远古时期,武落钟离山上(今湖北长阳县夷水河畔)有赤黑两个洞穴,住着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姓人家;巴氏之子生于赤洞,名务相,其未四姓之子生于黑洞;五姓人家渔猎为生,没有首领,五姓之子共掷剑于一石洞,中者为首,巴氏之子独中,众子惊叹。又令各乘船,浮者为首,惟巴氏之子独浮,其余四子皆沉。于是共立巴氏之子巴务相为首领,称“廪君”。五氏联盟,形成了巴人最早的部族。廪君乘土船逆夷水(今清江)而上到盐阳(今恩施),盐水女神告诉廪君,此处出鱼出盐,要与廪君长守共享,是夜要与廪君同宿,廪君不从,女神变成虫子群飞,掩天蔽日十余日,廪君射杀虫子,战胜了女神。于是廪君帅巴人定都恩施,形成了远古巴人部族最早的都城。

早期巴人以恩施为中心,活动于鄂西,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巴人在清江流域繁衍。随着势力不断增强.兴盛时期,势力范围发展到西至四川的阆中,北至陕西的汉中,东至宜都下面枝江,南至黔东北与湘西的整个武陵山区,方圆数千里,巴人随着活亏领域不断扩张,一面由清江往上到利川入石柱,一面沿清江东行到宜都入长江,再顺江而上。同时,巴族也受到兴起的楚人的压迫,被迫向西面迁移、渐次将都城即中心区域迁至“枳(现在的涪陵市),再后迁移至重庆,西周时期,公元前1122之年,能征善舞的巴族参加周武王举伐殷商幕君的战争,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表现勇锐顽强,不但产生了“武王伐纣,前歌后舞”的世称同时增强了巴人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巴族社会的发展。于是巴族在汉中立为“巴国”,属于周王朝在南方的诸候国。从此有了“巴国”著称于史。

巴国和楚国是最重要的邻国,巴楚斗争几乎贯穿巴民族全部历史。随着楚国势力的不断强大,巴国受到压迫越重,巴成了楚的附庸国.这也是巴国势力范围从汉水.清江一带逐渐向西南重庆迁移的重要原因。入川后,巴国与蜀国因统治者族属相同,发展友好。不料与此同时,川北面的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国家很快强大起来,就在公元前316年,秦国伐蜀,蜀国灭亡,秦国随及挥师东进,俘虏巴王,灭了巴国。至此,巴国历史结束。

秦灭巴蜀后,巴国作为政权消亡了,但以族人依然存在,势力还相当强大,秦国一时难以全部控制.为稳定政权,对巴人贵族在赋税,刑法等方面给予极大优待,在巴国故地设郡,对归顺的巴族首领委任地方宫职。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巴人为挣脱北方和中厚秦楚的压迫,又逐渐向湘西、鄂西、渝东南、黔东北交界的武陵山区一带推进,回到巴人起源的地方。武陵山区山大谷深林茂,沟壑纵横,崎岖险要,适合人的生活习俗。巴人在这一广袤地带火耕水耨,渔猎山伐,生息繁衍,在漫长的演变中“巴人”一词逐渐淡化,被称为“蛮人”,如板楯蜜、五溪蛮、武陵蛮、巴郡南蛮等。

到了唐代以后从梁、唐、汉、周五代起,原来意义上的“巴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土”字作称,如土司、土民、土人、土家等,亦或土、蛮混称或交替使用,“蛮”是侮称,土要客气一些,后来“土”就成了“蛮”的别称。

公元1206年即从元代起,由于大量汉人和其它民族如苗族、侗族、仡佬族人的迁入,“土”逐渐转化成了土家族的专用名称,以用于“土”与“汉”以及“土”与其它民族的对称和识别。

综上所述,巴人与土家族根据空间、时间和人群的吻合,得出结论:春秋战国时期活动在渝东、鄂西、湘西的巴人,汉魏时期演变为“五溪蛮”;五溪蛮分布生活于武陵山区的酉、辰、巫、武、沅五溪地带,生存绵延千年至宋代,民族特征稳定;之后,这支以巴人后裔为主体的五溪蛮融合少数民族和部份汉族,经历漫长的岁月,逐步形成了土家族。

 
标签: 土家族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土家族婚俗 土家族婚俗的八大怪是什么
    土家族婚俗八大怪土家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成就了土家人特殊的婚俗文化——即相传的土家族婚俗八大怪,成为旅游一景:一、摸把锅灰表示爱土家族年轻人有着独特的示爱方式:如果姑娘爱上了小伙,就会选择机会将烧饭铁锅反面的黑灰抹在对方的脸上。二、许亲反把媒
    12-07 土家族
  • 土家族歌舞 土家族的摆手舞有什么文化内涵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活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外来文化的渗入,形成了以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化局面,使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土家摆手舞是一个以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为主体外来文化不断
    10-24 土家族
  • 土家族服饰介绍 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传统服饰及其文化象征摘要: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象,是民族无声语言的艺术传承,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土家族为表达民族的共同信仰与文化因素,创造了集纺织、绘画、扎染、刺绣、挑花等民族手工艺术为一体的,
    09-24 土家族
  • 土家族的人口有多少 土家族的分布地在哪里
    土家族的人口数量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居毗连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土家族人口数量约为8,353,912人,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排名第七位,仅次于壮族、回族、满族、维族、苗族、彝族。分布
    09-24 土家族
  • 土家族的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是什么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土家族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在社交活动与家庭生活中,特别重情尚义,讲究礼尚往来和文明礼行。土家族这种古朴淳厚的礼仪之风,不但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风范,而且还世代相传,不断地发扬光大,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深
    09-02 土家族
  • 土家族舞蹈 毛古斯舞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活化石
    毛古斯舞,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被称为“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最远源头”、“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活化
  • 土家族旅游 土家族老司城是珍贵的人文景观
    老司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东18公里处的司城村。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
    03-05 土家族
点击排行